李林哲
一、女排精神的实质与内涵——线性时间流变中“守诺”的身份
纵观《夺冠》整体的电影文本叙事,导演将“女排精神的诠释”置放在具体并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三段历史事件中。从1981年的初次问鼎,到北京奥运的折戟沉沙,再到里约奥运的经典逆袭,三段历史、三代人物、三种场景,在电影文本与大众影迷的目光交织与视域融合中,女排精神成了此种聚焦的焦点,虽无形,但早已植入心底;虽不可见,但早已感同身受,女排精神早已化为一种精神信仰与依托。对于女排精神的诠释,单纯运用国家与民族情怀的精神主题进行阐释无法深入到女排精神的实质,更无法使女排精神具备具象化的理论内涵;女排精神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复杂而深邃,更难以用贴切的语言将其定义囊括其中,有鉴于此,将女排精神回归到个人身份的认同与追寻,既可以深入到女排精神的核心与实质,又可以挣脱从传统的国家情怀主题下对女排精神的类型化诠释。具体就电影整体的叙事文本而言,导演将对女排精神的诠释作为电影整体的叙事轴心。女排精神作为一种集体信仰,是由若干个体的“合力”表现而形成,这种合力表现所体现出的正是个体追寻身份认同的具象演绎。由此,身份理论的介入既为诠释女排精神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中介与叙事支点,又为阐释女排精神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女排精神历经数十载,至今仍经久不衰,将女排精神的实质化约为主体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一方面为女排精神的诠释提供了具体的叙事动力机制;另一方面,在对其叙事化的过程中,身份认同必将进入线性的时间洪流,并将接受其严格的检验与评判。就女排精神而言,它通过了历史的检验,获得了保罗·利科意义上的“同一性”。具体而言,在实现主体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女排精神实现了一种叙事学意义上的“守诺”①[1]。对于此概念,利科曾在《虚构叙事中的时间塑形》中说:“对于具体的人,我们拥有两种体现出在时间中持久的模式:个性与守诺,它们是一整套的持续的性情,是我们持久的倾向和气质的总和。”在持续性的时间中,女排精神将其自身表征为主体身份的认同。另外,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进行回溯,缘何女排精神可以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恒定,在整整35年的时间跨度中其影响仍经久不衰,针对于此,再从具体的身份认同理论出发进行分析。
不难看出,女排精神所表征的是整体的国族性身份认同,在这一整体性的身份认同在场下,女排精神获得了一种恒定而久远的身份存在,此即为守诺性身份的存在。由此,在整个电影文本的叙事过程中,便有了一条清晰而严整的逻辑线条:1.身份认同是阐释女排精神内涵的总体性叙事源动力;2.时间亦或历史的绝对在场使女排精神获取了一种守诺性同一身份;3.这种守诺性同一身份的实质代表了女排精神所蕴含的国族性,即女排精神代表了对国族性身份的终极追寻。此三条逻辑主线彼此交相呼应,使其叙事文本成为了一台运作良好的精密仪器,从隐匿的同一性守诺身份的展演到终极的显性国族性身份的实现,在时间结构的牵引下使此电影的叙事文本形成了一个结构严整的闭合回路。在此闭合回路的叙事样态下,其电影文本的叙事主旨、叙事语言与叙事结构相得益彰。
二、身份认同的变奏——空间转换下的话语构境
由于時间的绝对在场,在将女排精神化约为身份认同的过程中获得了同一性的守诺身份,这种在时间中永久贮存的守诺特性便是女排精神的实质与内核,是保罗·利科意义上持久的倾向与气质的总和。因此,女排精神的实质在历时的维度获得了确证。但另一方面,实现同一性守诺身份的认同最终代表着有集体象征意向的国族性身份认同,此终极目标的实现虽然代表着身份问题从历史性的维度获得了明证,但却不能从此维度中透视出其生发与实现的过程。具体而言,从个人性的主体身份认同到集体性的国族性身份认同这一过渡的具体过程需从横向的空间维度使其明见与显形。在电影文本的三段历史叙事中,导演还原了先前时代的基本时代背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通过不同的空间区域展现,可以将其身份认同过程的无形而缥缈的细微变化实现为有形而具体的具象演绎。影片中出现的三段具体的历史场景便是各自独立的三层叙事空间,在这三重叙事空间之内,精准地反映了身份认同的具体发生过程及其所具有的深刻理论内涵。在第一段的叙事场景中(1981年的初次问鼎),女排教练的一句“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我们需要这个冠军,我们的国家更需要这个冠军”,这句话体现了先前的时代背景特点,更反映出此叙事空间内的具体话语构境。由此,时代的空间背景与具体的话语构序为具体的电影叙事理清了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1.身份认同代表着一种话语构境方式①,即身份与话语的同质特性与辩证关系;2.话语的构境方式依赖于空间场域的具体设定,换言之,具体的叙事场域与背景限定了话语的具体情态;3.由上述可知,身份认同的具体方式也被具体的空间场域所限定,空间由此成为了文本叙事的绝对“逻各斯”。
在具体的文本叙事中,影片中第一段历史叙事所处的具体空间背景使人物之间的对话呈现出此时代特点的具象演绎方式,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分析,此时的主体身份由于此空间视域的限定,最终被国族性身份认同所笼盖。而此时话语的构境方式也呈现出宏大叙事的本质特点,这正与影片所塑造的具体空间背景相契合,空间、话语、身份由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线性逻辑关系。换言之,在电影所设定的具体语境中,此叙事空间内的女排精神被诠释为国族性身份认同的实现。
影片将第二段叙事的空间背景设定在北京奥运会的“中美大战”的五棵松比赛场馆,在此空间背景下,话语的构序方式也随着场景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具体的人物对话中,不难看出,文本从先前的整体性宏大叙事中抽离出了微观的个人化叙事,而个人化叙事便直接反映在这种身份认同的转变中,即由先前的国族性身份认同过渡为代表个人的主体性身份认同。在这种转换之中,导演用最为朴实的话语演绎了此种转换的发生。而导致这种演绎与转换的发生并不是此单一空间场域的话语限定结果,而是与整个时代大背景的空间视域相结合所共同产生的限定结果。具体而言,在此期间,国家的整体面貌与经济状况与先前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其文本整体叙事样态的嬗变,即叙事的轴心从先前宏观性的国族性身份认同转演为微观性的主体身份认同。纵观整个电影文本,导演将此转换在“中美大战”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比赛中推至高潮。在中方教练对队员的训话中便可明晰此点,“你们不是为我打球,不是为任何人,而是为你们自己,给我一分一分地咬下来”;而在隔网相对的美国教练席,时任美国队主教练的郎平同样也对她的队员说道:“Show yourselves,give them a final hit”。这两段简短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在新的空间背景下赋予了女排精神新的阐释维度,而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而言,女排精神在此时被诠释为“个体价值的充分实现”。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一叙事情态的转变,其话语的整体构境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而导演在构序文本整体对话逻辑的过程中也以精确的叙事还原了其源发性的整体叙事情境,即其整体的话语构境情态与文本的整体空间背景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无间隙的自发线性逻辑关系。
在影片最后,导演将整体的敘事空间聚焦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在此空间视域内,在身份认同理论的依托下,对女排精神实质的阐释又发生了另类的变化。而其中所发生的变化同样也潜藏于叙事文本之下的具体对话之中,即同理于上文所理清的逻辑线条——通过具体的话语构境方式反映女排精神所蕴含的身份认同的状况与情态。具体而言,在第三段的历史叙事中,导演用最长的时长去构序这段经典的奥运逆袭,同时,导演也使用了大量篇幅为这场逆袭的发生做出有效的铺垫。首先,在情节安排上,导演采用倒序的手法将此空间背景下的各色人物形成一组组有机的质性结构,即格雷马斯意义上的“行动位模型”。①[3]笔者借助两组模型演示其文本内的人物逻辑关系。1.发者(教练)—客体(女排精神)—受者(女排队员);2.助者(排协领导,大众球迷)—主体(中国女排)—对手(他国女排)。从上述模型可知,处于中心位置的主体和客体是从两端对立的矛盾体中生发出来的,换言之,对于第一组模型的女排精神而言,它是连接发起者(教练)与受动者(队员)间的桥梁与纽带,同时在此间两者的空间间距之中蕴含着女排精神的实质,即发起者与受动者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使女排精神的实质得以显现。此处导演仍然延续上述两段历史叙事所采用的叙事逻辑,即空间在场—对话所形成的具象话语构境—身份认同理念的显形。而在具体的空间设置中,教练与女排队员所进行的对话则进一步凸显出其女排精神的实质为个人身份价值的实现,而这种价值的实现所体现的复杂构境情形,汇聚在一句“做你自己”的简单话语中。在影片中,这是现任女排主教练郎平对其队员朱婷的寄语与期望,这种期望是对第二段历史叙事中个人身份认同主题的进一步延续与深化,同时也通过第一组筑模凸显出空间对身份塑造与形成的主导性地位。通过第二组筑模的演示可以看出,“中国女排”的主体性地位是在助者与对手的综合作用之下形成的。从文本创作叙事学的角度出发,此种对应关系反映了“他者叙事”[4]对于主体身份建构的中介作用。对于此类构境,利科曾说:“自身之维存有待于他者的召唤,也有待于对自身之不可推卸亦不可替代的责任。”可见,主体身份之维的呈现有赖于“他者”的推动,换言之,即是“他者”的在场造就了主体身份之维的明证。针对于此,在具体的电影叙事文本内呈现出此种构境设置:1.叙事文本的绝对在场;2.“他者”与主体关系之关联是为一种叙事学上的情节化运作;3.这种具体的情节化运作最终演变为一种传统的“图形化”构序。②[5]而这种图形化构序意味着情节化构型活动背后所展现的认识论性质,是一种总体化叙事。结合具体的电影文本不难看出,此整体性的图形化叙事代表着身份认同的最终实现。就此而言,在此筑模中女排精神的实质又回归到了国族性身份认同的实现。这两组筑模意即代表此段叙事的两层叙事空间,由此两层叙事空间所展现的两条叙事主线将女排精神所具有的双重身份认同特性呈现出来,即通过不同的叙事空间展演,通过各色人物的空间排位将女排精神所特有的真实的身份双重特性生发出来。在此,女排精神的实质代表着个人价值实现的主体性身份认同与具有民族国家特性的国族性身份认同的结合。而此种混合特性在具体电影文本的支撑下,通过不同的叙事空间展演将此混合特性呈现开来。于此,身份的认同便在横向的空间维度中得到了明证;同理,女排精神的实质也获得了相应的空间向度。就文本的整体逻辑结构而言,女排精神的实质蕴藏在具象化的整体叙事话语中,换言之,具体叙事空间内的话语情态最终呈演出女排精神的实质——身份认同。而对于呈构女排精神实质的话语情态而言,一方面,它与女排精神的实质(身份认同)形成了一种互为辩证的同构关系;另一方面,就理论层面而言,具体的叙事话语与特有的空间视域形成了一种互为限定的质性关系。对于此种限定关系,米歇尔·福柯在其重要著作《知识考古学》中说:“几千年以来,由成千上万的人说出的无数的物不是仅仅按照思维的规律或者仅仅由于境遇的作用出现的,这些说出的物不仅仅是那些在词语性能层次上能在精神构序或者物的构序中展开的东西的符号,而是,它们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各种标志着话语层次的关系所起的全部作用,这不仅不是一些被偶然地移植到了静默的过程上来的外来形态,它们是根据一些特殊的规律性产生出来的。”[6]这是福柯对话语构境观念的详细论述,首先,叙事话语的具体意指是在某种特定的话语构境层面上所产生,是在话语与话语间的差异与距离中产生;其次,这种话语之差异关系所形成的是一种具有空间特性的话语场境,此场境决定话语间的构境方式;最后,话语间的构境特性其实质是福柯意义上的“话语实践”[7],此实践特性意味着话语意指的立体性状,即话语的意指是具有历史与空间的双重特性。在电影文本的具体形构中,对于女排精神的身份认同内涵而言,一方面,身份认同由具体的叙事话语所呈现,而具体的叙事话语代表了话语实践的具体构序,由此,女排精神与话语实践形成了明确的逻辑关系,即具体的叙事话语实践表征了女排精神的实质(身份认同)。但在此历史文本视域的限定下,这种理论上的话语实践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福柯式的话语实践,它并不具有纯粹话语实践的绝对自由,因为处在文本之内的叙事空间受制于绝对严肃性的“历史事件”的制约,而由此所形成的具体话语实践便有了在此空间内的确定意指,即历史文本空间下的话语构境。另一方面,身份认同(女排精神)被表征为具体的话语实践,而此话语实践又在“真实历史”在场下体现出具体身份认同的构境特性,换言之,这种具有空间特性的话语实践展演出了具体身份认同的流转与变化过程,而这种无形变化是从宏大的历史维度中所无法明证与显现的。在此,身份认同问题已经从先前的历史性守诺转演为空间化构境。
结语:身份认同的双重构境——《夺冠》电影的理论意义与创作启示
通过上述论述,不难看出,导演通过历史与空间两条叙事主线对女排精神的实质与内核进行系统诠释,在纵向的历史维度中,将女排精神的实质表征为守诺性的国族身份认同,而在横向的空间维度中,通过彼此相异的空间构境将时代变化下身份认同的具体构境层面展演开来,并使其在空间流转下的微观变化得以呈现。就此,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到电影文本的具体叙事中,一方面,将身份问题作为阐释女排精神实质的中介,从而将女排精神从国家情怀主题的单一性阐释中解放出来,并赋予其新的阐释维度;另一方面,从电影的整体文本叙事艺术而言,身份认同理论的介入既体现了导演精湛的叙事艺术,也体现了电影文本的理论意义,而此理论意义对今后我国体育类题材电影的创作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1.对于体育类题材电影而言,身份认同亦或身份追寻是其恒定的叙事主题与叙事动力源,因此,身份理论可成为此类电影文本的有效借鉴理论;2.在文本表达身份认同主题的过程中,要通过历史与空间的双重维度进行相关的叙事展演,打破身份叙事的单向维度亦或单一特性,即体现身份问题的立体特性;3.在身份认同理论与主题的导引下,在叙事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也应注重表达“他者叙事”的关键作用,即体现出主体身份认同严密而完整的发生与生成过程。综上所述,电影《夺冠》为后期的体育类题材电影创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框架与叙事蓝图。
参考文献:
[1][法]保罗·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M].王文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5.
[2][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5.
[3][法]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蒋梓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21.
[4][[法]保罗·利科.作为一个他者的自身[M].佘碧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46.
[5]刘惠明.作为中介的叙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56.
[6][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23.
[7]张一兵.回到福柯——暴力性构序与生命治安的话语构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