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知人论世”上要“盲区补位”

2021-06-28 13:46张宏
文教资料 2021年6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勤学

张宏

摘   要: 大学生虽然从年龄上看已是成年人,但在心智上未必真正成熟。进入大学之后,一些同学会放松,导致大学期间没有获得充分的学习与成长。在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这个阶段要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补位”,在“补位盲区”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升级”。

关键词: 知人论世   盲区补位   勤学   达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中,文学作品和作家占的比重非常大,一方面是文学作品较别的文化形式(如音乐)较易流传下来,另一方面很多文化本身就是以文学为载体得以保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对我国历史的触摸与解读,文学作品中浸透了作者的胸怀与抱负,文化创造者的人生经历与作品的思想风貌息息相关,都能作为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课程思政的素材,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文学文本和作家生平思想的解读难度颇高,需要调动大量文史背景资料信息参与,才能真正做到“知人论世”。需要对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有充分的认知。此外,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思想立场和创作机缘,都会影响作品呈现出来的面貌。

目前教学中,对于作品的讲解设计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作家及写作背景的选取和讲解没有固定的范式,没有“思政元素”挖掘的“规定动作”,长期以来,都是教师凭个人喜好进行繁简不一、侧重不同的讲述。

导致有些教学设计在素材选取上没有侧重,或侧重方向不够准确和精确,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思政”,难以在第一课堂取得最佳育人效果。其实是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教师没有意识到应该努力的方向,形成了“盲区”,也没有意识到大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补位”,并且要在“补位盲区”的基础上更加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升级”。

针对这种情况的具体思路是教学设计更加注重“知人论世”,并且侧重于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爱国为民、积极影响、造福社会等板块内容。

一、继续强化勤学坚韧等优良品质

大学生虽然从年龄上看已是成年人,但在心智上未必真正成熟。即使进入大学前勤奋学习,但大部分是“被动”的勤奋,是由于高考不得不勤奋学习。进入大学之后,部分同学往往会放松,导致大学期间没有获得充分的学习与成长。并且,大学阶段的学生管理和进入大学前不同,相对来说学生的自主权更大。大学生往往离家住校,家庭对其督促作用极其有限。因此,绝不能因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就放松对勤奋学习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这个阶段是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的关键时期,起到的正是“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作为这个板块教育素材的内容比比皆是。

在讲授诗人生平时,可以选取刻苦读书立志为国的内容。在很多课堂教学中讲到李白,突出的是他成名之后的放任不羁、才华天纵,这个侧重是值得商榷的。李杜诗篇万口传诵,艺术才华与不凡个性人尽皆知,不需要教师多费唇舌。对于其光鲜亮丽的一面,学生已经熟知,大学之前的语文课已经讲过,可谓“前人之述备矣”,大学老师再讲,未免“叠床架屋”,并且占用既定的教学时间讲述“此”,必然没有时间讲述“彼”。

教师的意义在于教授给学生不知道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没想到过的观点,而不是在学生已经熟悉的范畴继续添砖加瓦。这就要求在学生的认知“盲区”进行“补位”。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该侧重介绍李白少年求学之坚定、之刻苦、之持之以恒。

《酉阳杂俎》记载:“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辄焚之,唯留《恨》《别》(二)赋。”[1](900)李白之“三拟《文选》”,也就是对700余篇诗歌文赋进行仿写。需要先读懂这700余篇,还要读熟、读透,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三拟”之“三”,可能指多次,并不限于三次。就按三次计,连上学习原篇,那也是两千八百多篇,即使每天学习或仿写一篇,也要投入专心致志、呕心沥血的八年时间。公认的天才原来是这样取得成功的,由此可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正是因为李白早年的闭门读书,才有了后来到京城“金龟换酒”的惊艳。印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简明扼要的警句未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一味说教更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但通过这些例子、数据,学生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

二、文化传承上的巨大人格影响力

如白居易,除了在学生熟知的内容(纵向的文化传承)上有巨大的成就外,还在文化交流(横向的文化传播)上起了积极的影响,加深各个文化体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达观的处世态度对后世诗人起到了重大影响。

深受人民喜爱的伟大诗人苏轼,被贬黄州后号“东坡”,除了躬耕于城东坡地以外,还受到同被贬过的白居易的影响。苏轼曾多次表示自己仰慕白乐天,白居易有不止一首关于“东坡”的诗,如《步东坡》:“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又有《东坡种花》:“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中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别东坡花种》:“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苏轼游览庐山,留诗《题西林壁》,读者往往把此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相提并论,并认为李白诗重写景,苏轼诗重言理,二诗可作为唐宋诗不同特征的代表。其实苏轼《题西林壁》与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关系更密切。

白居易被贬江州,为闲官司马,心情低落自不必说,《琵琶行》就借来自京城而今沦落的琵琶女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悲叹。他为什么能够走出心境的低谷,和他的学养见识密不可分,也和他游覽庐山,通过自然物候的转移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有关。白居易在此写下《江州司马厅记》,指出即使处在闲官之位,“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善者处之,虽终身无闷”。他对于做官的偶然性看得很明白“官不官,系乎时也”,同时指出了心态很重要“适不适,在乎人也”。

白居易最初被贬至江州做闲官司马,生活上面临不适应,住在地势低而潮湿的湓江,不仅心灵感到孤寂和痛苦,在美好的春朝和秋夜只能取酒独倾,以往熟悉的丝竹管弦也无缘聆听,在这个穷乡僻壤,只能听到呕哑啁哳的山歌村笛,间或还有令人心碎的杜鹃猿猴的哀鸣。

后来他的认识渐渐开阔,认识到此地并非一无是处:“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并且刺史等官员忙于吏事无法尽情暇观,他作为“司马”,却可以有大量的闲暇“从容于山水诗酒间”,于是庐山的一切名胜,包括“东西二林寺”,都在他的寻访之中。

在游览大林寺时,盛开的桃花和他的人生感悟不期而遇:“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原来代表世间一切美好的“春”并没有消失,只是出现在了另一处,这不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吗?如果不登上“高处”,怎么能知道“春”其实还在?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爬山的过程,是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为什么只有很少人如白居易一样领略到这种境界呢?

白居易此行写了《游大林寺序》,指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其实“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数十年无人问津,白居易慨叹“名利之诱人也如此”,竟令人忙于俗事,无心到达这“匡庐间第一境”。白居易的心灵豁然开朗,“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于是就有了这首精练隽永富有哲理的《大林寺桃花》。

苏轼被贬黄州,量移至汝州之前特意登览了庐山,并且和白居易一样和僧人同行,至西林寺,在墙壁上题写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不仅指出了随着“高度”的提升,会对事物有新的认识,还明确点出了随着视角的不同,水平方向和距离远近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认知。那么怎样不受这种局限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要不身在此山,超脱出利害关系,就可以认识本元。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后来又被贬至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偏远凶险,他为什么能安之若素保持旷达?和他的思想境界之超脱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一个文化上的巨人影响了另一个文化上的巨人。

大学生的一生还很漫长,未来的路未必一马平川,对学生多介绍这些伟人心灵上的成长是有必要的。

三、课程思政素材“补位盲区”的综合性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素材有多方面的意义,如“白居易”放“补位盲区”的“文化影响力”板块,不意味着他只具备这个素材的意义,事实上,各个事例都具备几个方面的“课程思政”意义,只是为写作方便,有所侧重地归入某种素材类型。

如白居易少年苦读,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眼前有“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旧唐书·白居易传》载:“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2](4347)

现在的莘莘学子,又有几位能如白居易勤学苦读呢?

白居易殁后一千多年后,有医生专门以其眼疾为切入点,对其咏病诗进行研究并发表。根据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2](4347),这位医生判断白居易所患为飞蚊症,有玻璃体浑浊和水晶体浑浊现象。从白居易当时的年龄来看,应是过度疲劳后产生的症状。从“蒙笼物上一重纱”来看,这种症状不仅是单纯的飞蚊症,还是裸眼近视症。

正是白居易的少年勤学,所以他的人生“先苦后甜”,不仅生前“冠盖京华”“相知满天下”,还真正获取了“千秋万岁名”。

白居易的另一位粉丝苏轼也是苦读勤学的,即使成名之后也是如此。

郑燮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中勉励其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3](228)

司农朱载上曾拜访苏轼,正值东坡做每日例行的功课:抄写《汉书》。朱司农不解:以苏轼的天资,开卷一览便可终身不忘,为什么成名以后还亲自抄写呢?苏轼答其已三抄《汉书》,并且请朱司农“试举题一字”,苏轼“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后来朱司农教育其子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

以往讲授李白、白居易、蘇轼时,多提其天才一面,作为常人对此感兴趣无可厚非,毕竟人的天性就是喜欢轻松成功,但作为“教师”这样做有待商榷。天才与否不是凭借主观愿望决定的,刻苦用功、持之以恒才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在努力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心志,形成坚定强韧的意志。这才是“教师”——育人者应该引导的。

“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在这个岗位上应该有职业意识,要区别“教师之我”与“本来之我”,而不是从未意识到这一点,“无意识”地按照“本来之我”进行备课与授课。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上起引导作用,方向的指引非常重要。教师的行为,在学生那里会放大到十倍、一百倍,引导教育角度一定要找对、找准,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补位”,并且要在“补位盲区”的基础上更加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升级”。

参考文献:

[1]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郑燮.郑板桥诗词文选[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勤学
传承革命精神,立志勤学成长
蹁跹
杨愔勤学
同台竞技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勤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