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娥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中,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是当前的教育核心。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关键内容则是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根据各种教学方法,在吸收基本理论的同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探讨当前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信息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当前互联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对小学语文写作兴趣偏低,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不利[1]。因此这就要求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小学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结合小学语文写作内容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丰富小学语文课堂写作教学内容和氛围,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目前小学生语文写作过程中面临的难点是学生体验较差,缺乏写作想象力,导致写出的文章缺乏深入性以及自我思考性,整体写作水平较差。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写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写作信心,进而影响其写作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形象、具体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对写作内容形成基本认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写作体验,为写作内容提供相应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对写作对象和内容进行理解,创新写作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进行“记叙文”类型的写作教学指导时,首先,教师可通过网络寻找内容丰富的图片,并让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事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确定记叙文写作的主题。其次,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对自身与主题相关的事件进行分享,并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写作提供相应的素材。教师通过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转变传统写作教学方式,满足了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通过信息化教学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对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以及写作素材积累能力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写作能力
转变小学语文寫作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应用教育体制改革下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自身在写作课堂中的指导地位,不断促进学生在写作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提升学生综合写作能力时,还需要教师能够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水平,并让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挖掘更多写作素材,为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在展开关于“动物或植物”等类似说明文的写作教学时,首先,教师在课前可布置相关的写作准备任务,即不同学生喜欢的动物或植物等,让其课前在家人指导下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及时收集整理。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身喜欢的对象结合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对其他学生进行讲解,并能够引导其他学生也喜欢自身喜欢的对象。最后则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并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写作[2]。这一教学方式主要依靠学生自身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写作素材进行收集,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写作综合素养的培养。
三、积极构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强化写作训练指导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写作能力,还需要教师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为学生建立相应的写作训练平台,对学生进行专项写作练习,提高写作练习的针对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需要长期坚持,因此在对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时应能保证学生长期得到训练。而在写作训练网络平台下教师一方面可布置种类丰富的写作练习指导,如扩句、仿句以及改句或续写等类型的写作内容,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各方面写作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提高写作训练的针对性,即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写作薄弱点进行专项化练习,促使学生写作水平能够快速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在写作训练网络平台中定期放置优秀的文章,让学生发表读后感进行学习理解。
总之,小学这一阶段的语文写作学习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综合水平以及对知识应用水平。但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还需要教师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语文写作的趣味性,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参与到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发展,积极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针对化写作训练。
参考文献:
[1]孙元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49.
[2]付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J].写作(下旬刊),2018(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