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帅 贾博雅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以“城乡交叉地带”为题材,全景式反映中国当代城乡社会巨大历史性变迁的史诗性小说。路遥奉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深刻揭示人与人关系的创作观和建立饱满立体人物的人物观的指导下,路遥塑造出众多典型的、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人物。
有沉稳精明、艰苦奋斗的孙少安,自强不息、精神充盈的孙少平,勇敢善良的田晓霞等众多饱满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一个容易被常人忽视的人物——王满银。王满银的祖上曾有些名望,之后开始衰落,父亲成为当地有名的“二流子”,父母双亡后独自生存,逐渐形成投机倒把、游手好闲的人,与孙兰香结婚后不承担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喜欢走南闯北,仅在过年时回家看望妻儿,但同时又坚守一定原则,最后幡然醒悟,回归家庭。王满银的出场仅有少数几次,人物情感色彩也是负面多于正面,总体是一个不太吸引读者的角色,但从作品整体来分析,王满银发挥出独特的艺术作用。
一、自然连带人物出场
对于人物出场方式的安排是长篇小说创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关乎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情节的流畅程度。“实际上,所有高明的‘出场都应该在情节的运动之中,人物的‘亮相和人物关系自然,让人物一无遮拦地直接走向读者,和他们融为一体。”路遥认为经典作品的人物出场方式应该是让读者无意识地接受人物,感受不到情节的停滞,读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切。“所有的人物应该尽可能早地出场,以便有足够的长度完成他们。”路遥对小说人物出场布局的主要观点是人物要自然流畅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并且所有人物尽可能早出场,以便于在细节处增加对人物的刻画,使所有人物都能丰富而完整。依据路遥安排人物出场布局的观点,《平凡的世界》中王满银对小说人物的出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说伊始从孙少平在县立高中操场上打饭开始叙述,前三章只涉及四个人物,第四章开始描述孙少平周末从学校回家,回家路途中经过大姐兰花的村庄——罐子村,遇到妹妹兰香在罐子村路口焦急的等人,孙少平通过兰香听到姐夫王满银贩卖老鼠药的事情后立即回家寻求事情的解决办法。作者巧妙的借着王满银贩卖老鼠药事件,把小说逐渐拉开序幕,众多人物一一登场,双水村这个故事起源地的面貌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孙少平回到家后发现家里乱成一团,作者借机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方式详细叙述孙玉厚一家人的具体情况以及神态行为,表现出一家人中各不相同的性格。兰花和母亲当自家男人不在时六神無主,奶奶年老瘫痪,只能从家人神态中推测家中是否发生灾难,虽然是妄加揣测但对亲人的关心与爱护跃然纸上。兰花虽小但已经懂得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人分忧。孙少平悄然中已经长大,成为家中的顶梁柱,面对家中混乱的情况仍然井井有条地给姐姐和母亲安排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去做,暗示出孙少平并非“池中之物”。孙玉厚回家后看到儿子的所作所为内心稍感欣慰,看到自己的子女懂事明理,暗自为子女感到骄傲和自豪,表现出孙玉厚呵护家庭典型的老家长形象。在孙少平傍晚为王满银送晚饭和被褥途中,作者借用孙少平所思、所见、所想勾勒出双水村的空间布局、人口分布、河流名字来源。
孙玉亭对孙玉厚说晚上公社开批判会时,作者继续运用全知叙事模式,向读者介绍孙玉亭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表现出孙玉亭物质财富匮乏,精神世界愉悦,只会用空头的革命理论裁定周围一切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对孙玉亭有初步的感官印象。晚上的批判大会聚集了整个公社所有村的村民和公社领导干部,村民百态在会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批判大会结束之后,王满银事件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小说的视角转到孙少安身上。
孙少安这一天恰巧到邻镇,对村里的事情一无所知,孙少安返回村庄听到金俊武向他说王满银贩卖老鼠药的事情后,不想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慌张的样子,哪怕内心十分着急,但外表装作不在乎。回到家后自觉担当起家中主事人的责任,对王满银的事情一筹莫展时,不由想起儿时最好的玩伴——田润叶。故事线由孙少安转移到田润叶,两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深厚,由于命运的捉弄,长大后接触减少,但是田润叶对孙少安的爱意不减当年。田润叶有力的出场不仅表现出人物个性鲜明,勇于追求爱情,性格温柔执拗,而且加深对孙少安面对爱情时畏手畏脚的刻画。田润叶在听到孙少安的困难后,立即主动请缨帮助孙少安解决困难,向二叔田福军引荐孙少安,田福军听到双水村错综复杂的事情后,对孙少安保持高度赞扬并向公社领导写信要求放掉正在劳改的王满银,体现出田福军正派的为人,想农民之所想的正面官员形象,之后又串联出白明川等公社领导。
王满银贩卖老鼠药事件至此接近尾声,作者通过此事件,使全书一百二十多个人物中的七十多个人物如顺水推舟般非常自然地出场,实现了自然连带人物出场的作用,避免简单粗糙式人物出场,成为长篇小说安排人物出场的典范。“路遥把‘王满银贩卖老鼠药事件向前向后分别延伸了一点,大体使用了七万字的篇幅,就在运动中使全书几十号人物合理地出场,并初步交叉起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关系,从而使小说平顺与自由地交织矛盾,进入表现阶段。”
二、体现劳动实现个人价值观念
路遥从小便生活在农村,放学回家后也得到山上砍柴,与劳动结下不解之缘,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路遥所指的劳动并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抽象意义的劳动,简单来说就是“干正事”,对于作家来说他的劳动就是创作,对于那时陕北农民来说劳动就是在土地上挥洒汗水。在路遥的思想观念里只有劳动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能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小说中塑造了孙少安、孙少平等众多热爱劳动、享受劳动、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物形象,如孙少平“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但是如果小说只塑造诸如孙少平之类奋斗者形象就会略显单薄,不能充分地体现出路遥对劳动的态度与看法,因此,作者又塑造出王满银独具特色的“觉醒人”形象,与热爱劳动的奋斗者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王满银全年在外闲逛,只有春节时回家,用全年的积蓄给孩子买些新鲜玩意儿,独留兰花在家耕种、照顾孩子,春节过后不久便又出走家乡“云游四方”,不在家乡的土地挥洒一滴汗水。最后王满银漂泊四方,处处碰壁后在上海一个小旅馆照镜子看到自己眼角的皱纹和苍白的白发时幡然醒悟,回归家乡,拥抱家庭的温暖并且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跟随妻子兰花共同下地劳动。孙少安为了增加姐夫家的收入,让姐夫王满银到砖场的伙房帮忙,王满银亦是认真干活,晚饭后在公社接孩子回家,与老婆孩子共享天伦之乐,王满银在小说中也有圆满的结局。
正如路遥所说,“往往一个极偶然的因素,就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人的一生总应有个觉悟期,但这个觉悟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王满银最终觉悟,皈依劳动。路遥用王满银从反面充分体现了对待劳动的看法——只有劳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三、揭示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小说时间跨度的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其间充满了密集的重大事件。路遥想真正体现出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功能,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特定社会大背景下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路遥对这十年重大事件的悉知加之他本身就是在这个“大转型期”由中國最底层农村一步步奋斗到城市的作家,熟悉那个时代的品性和气质,因此,他在发现市场经济显著优势时也看到了一些弊端,通过王满银这个人物便可以十分完满地展现出来。
王满银没有回家过春节的路费,大年三十夜晚在省城火车站度过,吃着市委书记赠予的慰问水饺,旁边有一位和他一样吃水饺的外地妇女,两人很快成为知音。一番交谈后王满银得知这位外地妇女有一手提包塑料芯电子表,这种假电子表外观看起来和其他表没什么两样,实际只能运行半年,而且这种电子表在黄原这样相对闭塞的地方能卖出很高的价格,王满银和外地妇女决定共同到黄原高价出售这种假表。事后有人发现假电子表,开始查问电子表的来源,王满银带妇女回到家中躲避风声,夜晚在同一盘炕休息。兰花由于丈夫终于在外归来内心欣喜而失眠,深夜却看见丈夫正悄悄地向外地妇女爬去,兰花这才明白王满银和外地妇女的龌龊之事。小说中外地妇女是典型的 “市场经济式”人物,王满银在外地妇女的影响之下忘却传统伦理道德。
路遥观察到,在市场经济兴起背景下,有人利用农民信息闭塞贩卖假货,自由交易的商品质量没有保证。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孕育于具有深厚底蕴民族五千年文化,无形生成一些优良的乡风乡俗以发挥道德约束的作用。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在带动生活质量与经济建设大幅增长的同时,多种意识形态对传统道德产生巨大冲击。基于对以上两方面对于新兴市场经济的认识,路遥通过王满银的经历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王满银这个人物虽然常常容易被人忽略,但是仔细分析之后便会发现,王满银是一个含有“回归者”与“觉醒者”双重特点的丰满的人物形象,肩负着路遥对小说独具匠心的构思,在《平凡的世界》中发挥着独特的艺术作用,是作品完整框架中不可缺少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