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师生互动 提升英语课堂魅力

2021-06-25 05:17王科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有效性课堂教学

王科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的现象,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观察和教学反思,分析和归纳了当前师生互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和产生原因,从而进一步反思如何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让课堂教学因有效互动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已经逐步活了起来,我们教师也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具体做法上还存在很多误区。他们尽管在备课中设计了此类的互动活动,但活动往往在课堂中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很多时候课堂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的互动、表面上的热闹,未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教学目标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本人近几年通过对各级各类公开课和常态课的观察和思考,发现总结了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动不起来”的师生互动。

我经常在一些听课过程中發现,整堂课听下来好像听到的都是老师的声音,而很少有学生的声音,或者就是学生简单的回答Yes或No。有的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认为师生互动费时费神,很少用,在公开课或评比课中为了营造课堂热闹气氛而临时开展,结果学生因为没有这个习惯,往往动不起来,效果很差。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反应或未能及时响应,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教师只有自问自答,课堂气氛相当沉闷。以上这些课堂中存在的现象,表面上是师生互动,实际上只有教师在“动”,学生并没有真正“动”起来,更谈不上互动。

(二)表面化的师生互动

很多课堂互动活动表面上气氛热烈,形式花哨,但缺乏有效性。如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在完成一个步骤后,总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或Are you clear?,学生总会异口同声地回答No和Yes., 于是皆大欢喜,教师便迅速地转入下一个任务。这种虚假互动现象,忽视了学生发言的多样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缺乏与学生共同分享课堂生成的愉悦。这样的师生互动表面看似很热闹,其实却未必有效。因为这样的互动根本无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冲击,更碰撞不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还有课堂上经常使用的Discussion活动,学生开始时讨论热烈,随着问题难度的深入,学生讨论不下去,就用汉语交流、讨论,或偏离了教师的活动设计目标。这样的英语互动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运用所学语言,所以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无效互动。

(三)形式单一的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应包含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整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小组与小组等之间的活动。但现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的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缺乏。绝大多数师生互动还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模式。Pairwork和Groupwork也只是象征性地开展一下,教师偶尔让一两组学生表演对话或叫一两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做报告,也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大多数学生仍是无事可干。这对大班集体教学来讲,效率就不是很高,学生的参与面不广,也容易造成更大的两极分化。

二.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一)有效的教师指导

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离不开有效的教师指导。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不仅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同时也是组织者、参与者。有效的教师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合理有效的语言交流。

Warming-up语言要轻松,亲切,真实。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时间,一上课马上就进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失去与学生交流心声的机会,也失去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使课堂气氛从一开始就沉闷下来。所以我们每一节课走进课堂,都要运用恰当的问候语言热身。如:Hello, boys and girls!(边做手势),Oh, youve got a new hairstyle. Its really nice. 或对生病回来的学生说:Hi! Long time no see! Are you feeling better today?等等。也可以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外话,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如:Do you like watching TV? Yes , I like it ,too. /Do you think my new coat is beautiful? 等。这些看似无效的语言都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下面的新课导入做好铺垫。

课堂指令性语言要简洁,明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所用的语言要简洁易懂,不能啰嗦复杂。免得学生不明白又要花时间去解释说明,甚至用中文去解释。有些老师自身语言水平很高,课堂语言很流利,但学生却听不懂,又有何用?在近期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老师借班上课,有位老师由于课堂指令语言不清,连很简单的Pairwork活动,学生都不明所以,在老师布置后,竟拿出笔来自己写,没有进行口头对话,更不用说“互动”了。

引导语和提示语要真诚,温馨。一堂课能否流畅进行,课堂活动能否有效开展,与教师的引导语和提示语的有效性是分不开的。如果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我们没有必要马上帮助学生回答出来,首先要给予他充足的时间思考,然后加以适当的语言引导、提示。教师可用一般疑问句或相关解释来提示学生如:Is it ... or... ?Are they..? Can you say it in another way? 或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让他们继续想下去,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如:Come on, you can do it!/ Take it easy. /You may sit down and think it over. Who can help him/her?等等。

2.真挚自然的情感交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的情感发生共鸣,教学互动才能达到最优化。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还是讨厌你的英语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有没有融洽的情感交流。在教PEPBOOK6 Unit 6Work quietly!过程中,我就站在学生的角度与他们平等地就一些他们认为不合理的school rules展开热烈的讨论,不以教师的权威强制他们接受。在讨论过程中,增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他们学会相互理解,理智看问题。所以互动式的课堂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通过亲切和蔼的教态,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创造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英语课堂效益就会大大提高。

3.丰富得体的评价语言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所以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尤其重要。一堂课中,不能再是单一低效的OK. Good.或Right, wrong,这种评价已经没有新鲜感,失去了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注意评价语言的丰富性、激励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做出个性化的評价,使课堂评价真正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催化剂。如: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我们可以这样说:It sounds good, but who has a different idea?或It doesnt matter. Try it again 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们可以说:Great! You did a good job! /Oh, he did very well. Lets clap./Youve got it. Bingo!/ Give me five.(与学生击掌庆贺)等。评价可以是针对个体,也可以是针对小组或全班学生。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以促进生生互动,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的学生参与

有效的师生互动除了需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虽然所有教师都知道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中偏向某一些学生。如我们教师总是习惯性提问前面的学生与后面的学生要多,提问优秀学生比一般学生多,提问外向活泼的学生比内向声音低的学生多。这样就会使师生互动面受到限制,学生的参与面不广,互动因此失去了平衡。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游戏、讨论、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交际活动中,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有效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换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尤其是对差生,教师更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并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帮助他们重拾信心,从而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美丽得体的打扮、地道流利的口语、漂亮规范的板书、幽默风趣的语言,都会深深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

其次要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环境,发挥学生参与互动的主动性。英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环境,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英语。例如在教PEPBOOK3 Unit5 Dinners ready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把自已在就餐时所要注意的哪些礼仪先回忆一遍,接着通过观看有关西方就餐文化的电影片断,了解英美国家与我们不同的就餐文化。然后让学生就东西方不同的就餐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模拟表演。中国人习惯使用chopsticks就餐,而外国人则更喜欢使用knife and fork。通过讨论和表演,学生不但对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型能熟练地运用,而且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有了深刻的理解。

再次要多鼓励小组互动合作,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有效性。在授课中,教师提问时,一些害羞内向的学生总是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老师叫到,也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发挥不好,造成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越来越沉默,失去了很多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在我们语言课中大量使用的Pair work和Group work中,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他们就更加有安全感,不必担心出错,敢于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教师应多开展有利于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的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在多向的合作、竞争、共享中得到直接高效的收获。

(三)有效的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是师生互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同时要合理安排活动所需时间、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使活动具有有效性。

1.活动设计要有科学性。互动活动的设计是否有科学性是决定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关键。首先,活动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其次,活动难度要适中。过于简单,学生的互动就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上,思维就得不到拓展,能力得不到提高。活动过难,学生又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开展不下去。所以,教师在设计互动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生活体验和心理特征,这样大部分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有,活动设计应具备可操作性,这样活动才能顺利开展。例如,进行小组互动时,小组内应该有明确分工,每个学生都有具体任务,否则就会出现课堂混乱,纪律失控的现象,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就会自由讲话或做无关的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大大降低。同时,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动态的互动过程中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2.活动设计要生活化。《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已知的生活体验,创设生动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下得到有效互动。如在教PEPBOOK3 Unit5 Dinners ready B Lets do Make a salad这一部分时,我就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的沙拉,让学生根据图片想想制作沙拉需要什么原材料。大家非常有兴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potato,banana……,让学生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相关水果及蔬菜的词汇。这时候我再拿出制作salad所需的各种原料和工具,边演示制作过程边用英语解说制作步骤,操练了 pass,cut,use,随后把制作好的salad分给学生品尝。最后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边说边做,边品尝边交流,使他们就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习得了知识点。教师、学生就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在真实自然的语境中得到了有效的互动。

3.活动设计要趣味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的设计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索,创新。所以,课堂活动应力求趣味性。

4.活动设计要多样化。互动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形式多样,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我们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有效互动活动的形式有:聊天(chatting)、头脑风暴(brainstorm)、小组讨论(discussion)、正反方辩论(debate)、猜谜游戏(guessing games)、同伴对话(pair work)、调查(survey)、采访(interview)等。在一堂课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参与积极性。但同时我们也要力求使活动多而不乱,不能只图热闹而失去它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之,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互动过程,只有在动态的课堂环境中,通过师生间心灵火花的撞击,建立积极、和谐、有效的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所以教师还需不断总结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运用各种策略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让互动成为英语课堂上美丽的风景线,让师生在和谐互动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高國瑛.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1(26):84-85.

[2]周玲玲.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59-60.

[3]李鹏荣.如何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校园英语,2020(47):159-160.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