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时期模仿力很强,无论家长做什么说什么他们都会不知不觉的学习。培养好的行为是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好的性格行为包括乐观向上、勇敢、奋发图强,拥有这样良好的性格无论在以后工作中还是学习中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能积极的面对。相反,如果一个人拥有不好的性格,比如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导致不讲理、任性、爱发脾气、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做等等。这样的性格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是不利的。遇到问题不能积极的解决,这样的话对以后的家庭和社会是没有帮助的。幼儿的良好行为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本文列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类型与行为特点。
关键词: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类型;行为特点
一、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
(一)民主权威型
合理的爱和节制是民主权威型的主要特点,其次是能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对待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友好的进行沟通,对孩子提出的意见能合理的接受,家长与孩子互相爱护,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有思维,自尊心,家长应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并做他们兴趣的引路人。
(二)绝对权威型
绝对权威型的家长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完全不管孩子的想法,无论孩子做什么都极力反对,认为只有他们的做法才是对的,孩子还小,做什么都是错的,必须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情,对幼儿的想法一律不采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常常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硬性规定,要求孩子必须遵守,没得商量,态度恶劣,要求过于苛刻,而且认为这是家长的权威。
(三)娇惯溺爱型
娇惯溺爱型的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无理由的接受,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只要孩子想要家长都会义无反顾的满足,哪怕是错的也不给予纠正,给孩子无限的爱,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对孩子过于溺爱,很怕孩子身体受到伤害,心灵受到打击,对孩子过渡保护。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就是一切,任何事都以孩子为中心,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让孩子自己做,都由家长代做。
(四)忽视冷漠型
忽视冷漠型的家长对孩子莫不关心,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只要不哭闹干什么都行,对孩子的爱也很少。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少关爱,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的态度,对孩子的行为不予过渡的干涉,对孩子的需求一概不知,和孩子很少沟通,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一律不管不问。。
二、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行为特点与纠正建议
(一)过分追求结果,而导致幼儿急功近利
把事情的结果看的很重是大部分家长的特点,其实这样是错误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同样重要,不能仅仅因为一次考试结果不理想来判断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否,而是要多关注学习的这个过程给孩子带来的乐趣,并在过程中找到失败的原因,并能收获快乐,在过程中幼儿的感受也非常重要,应多给幼儿一些鼓励,让他们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不能只看结果来奖励孩子,也要把学习的过程重视起来。比如孩子在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领悟到了哪些道理等等。家长可以通过赞美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在失败中找到原因,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让孩子找到自信,不错过和孩子交流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坚持这个态度,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在以后生活中才能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及解决。
(二)家长脾气易怒暴躁,而导致幼儿胆小懦弱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愿意和脾气暴躁的人相处,孩子也一样,如果家长的脾气暴躁孩子也会对你拒而远之,不仅这样,对他们的成长也会带来影响,家长在发脾气时,孩子就会想是不是我又做错事情了,而且也会对大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对幼儿的心里带来压力,这种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家长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性格暴躁孩子就会学习这种性格,而且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智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样反而会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样的结果都是脾气暴躁导致的。要想孩子好,就要从自身做起,改变暴躁的性格,孩子也会随之改变。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冷静过后,再沟通再行动,向对幼儿有益的方向进行引导。
(三)家长对幼儿过度保护或迁就,导致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孩子在生活上不能自理,无论做什么都需要大人陪同,不敢让他们自己独自做事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孩子要求什么家长就会做什么,这样会给孩子的性格造成缺失,從而导致孩子无理取闹、不懂得分享,冷言冷语,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会造成幼儿对待事情消极的态度,离不开父母,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为了避免这些不良的性格,家长应采取公平的原则,使得幼儿个性发展为大方、率真、勇敢等等。
(四)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跟幼儿说话,使幼儿缺乏自主意识
大部分家长认为管教孩子是他们的权利,孩子就该听家长的,而且总是命令孩子做某某事情,如果效果达不到就会把原因赖在孩子身上,这样会导致孩子小心翼翼的性格。孩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尊,所以家长要公平的对待孩子。当家长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时,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抗情绪,而且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孩子的内心会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自卑的性格。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这样孩子才能改变。要尊重孩子,尽量避免家长偏激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个性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结语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类型的孩子,想要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就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观念思想、结合正确的家庭理念正确教育孩子。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举止、言谈都要做一个正确的榜样,良好的示范。和谐的家庭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李南.母亲人格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2):26-27.
[2]郭春涵,李彩娜.从我国家庭教育现状透视幼儿的自我效能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05-106.
[3]林琳.论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4(02):58-59.
作者简介:朱远花(1976-02),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人,民 族:汉 职称:小高,学历:大专,代写方向:有关学前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