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路径探索

2021-06-25 03:48周贤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了社会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技术革新,小学作为社会基础教育也应该迎合社会的潮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达到提升学校效率的目的。小学校领导应该结合本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梳理教改思路,正确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收益,实现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本文通过阐述小学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际意义,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引言:

早在2011年7月国家教育部便提出了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并要求小学基础数学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课堂的教学时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全的学习资源。近些年,小学数学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并没有结合数学课程特点进行有效的整合,这也是未来需要重点探讨的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际意义

(一)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小学所有学科中理性思维最强的一门学科,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太长,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利用一切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加课堂的互动,并不是在学习中敷衍了事。信息技术将互动效果发挥到了极致,让思维活跃的小学生在课堂中一直保持兴奋的状态,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学习效率自然得到了保证。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凸显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的角色,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在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明显是落后的,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把主体地位留给学生,自己担任的是导演的角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后能够让这种教学理念得到更好的发挥,新型多媒体设备能够给学生创造出交互性学习的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小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的效果也更加有保障。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结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教育主管机构对此项工作没有明确的指导文件

教育部作为国家教育的主体构建者并没有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只是在精神层面倡导小学数学教师结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 改革。另外在具体评价指标上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在具体的信息技术项目上,范围比较宽泛,没有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影响了最终的评价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过程中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把信息技术简单的理解为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把板书改变成PPT课件而已,这种观念明显是不对的。在信息技术的新时期要求教师不仅仅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还需要学会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准确的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

(三)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不高

受到传统学习理念的影响,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足,不能达到与课程想整合的目標,在加上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面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引诱容易形成网瘾,很多家长都会控制小学生对电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还有一些农村的小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信息技术的领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课件制作效率,提升教师备课效果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按钮和触发器等设置,虽然这些设置在最终呈现的时候会很好看,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制作这些“花样”却浪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教师还做一些FLASH动画进行植入去达到目的,这些操作技术含量很高,对老师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每一个教师的技术水平都能达到的。学校若是能够引进目前较为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来上课就能大大的降低课件制作的难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仅仅就需要找到学习素材,不需要插入到PPT课件中,若想使用哪个学习元素,拖动一下即可达到效果,大大的提升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例如,在讲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虚拟白板中拖动20名虚拟小人,让学生上来费他们分成3组,可以任意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学习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教师的备课压力,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采用可视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整理,拓展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一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讲到“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关于圆形物体的图片和视频,让小学生感受到圆形物体的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如果是椭圆的或者是三角形的可不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让学习的过程更加的轻松,学生的发言也能够激发想象力,课堂中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知识竞赛,增加课堂的竞争感,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可视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加直接的刺激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的记忆更加的深刻,改变了数学课堂的乏味和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新技术为课堂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可能性。国家已经逐渐重视信息技术和小学课堂的融合问题,每一所小学,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的学习创造出更加使用的方法,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虽然目前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只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就一定能够获得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赵淑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所引发的思考[J].学周刊A版,2019(16):141-141.

作者简介:周贤(1992-03)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