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焱
摘 要: 通过建立人才智库、升级培养模式、开发精品课程,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建设事业中,发挥高校在人才、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益于补充政府职能,推动社会和谐共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人才 教育 培训 使命担当
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长期致力于中俄文化艺术交流,艺术实践作品积极参与地区重大文化活动,为本地区不断培养和输送高水平艺术人才,倾心打造中俄边境高水平美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陆续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教学质量工程示范单位、一流专业建设单位等系列教学质量工程。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性、应用型的转型发展,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主动参与社会组织的建设,立足学科优势,开发职业和公益培训项目,完善全民教育形式,补充内容,彰显高校在文化戍边中的“使命与担当”。
一、建立人才智库,打造美术教育办学品牌
普通高等院校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人才智库,拥有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文化占有率的优势资源:高水平专业人才、高精度实验设备、高标准管理体系、高层次运营模式、高频率合作契机、高密度媒体宣传。因此,占据了“六高”制高点的高等院校,必须在转型发展中兼顾社会反哺义务,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依托多项国家、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支撑,先后利用黑龙江省艺术实践教学中心、中俄大学生创新创意产业园区、校外22个实习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服务地方、教学成果转化的有力途径,不断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在社会化学习与实践探索中主动积累办学经验,通过艺术创作等形式帮助黑河地区中小微企业进行公益宣传与文化扶持,同时与属地政府建设需求对接,在环境工程设计上积极参与政府亮化改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在企事业单位艺术人才需求时选派优秀实习生进入用人单位实习或定岗支教,全方位发挥美术教育人才智库对地方文化事业、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选派院内学科骨干、专业带头人为包括瑷珲历史陈列馆在内的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创作专门绘制历史题材作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公益性捐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成果转化,全口径参与区域文化建设,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逐渐成长为中俄边疆艺术人才智库平台和美术教育办学的明星平台。
图1 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戚锋油画作品《两国一城》被爱辉历史博物馆收藏
二、升级培养模式,对接社会化培训需求
普通高等院校的应用类专业和学科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作为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地,高校有能力也有义务开展社会化培训项目,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全民教育当中,在关注校内学生群体就业需求的同时,开发能有效增强社会群体的职业素养能力的教育模式与手段,全面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体现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性与历史性。依托黑河学院中俄大学生创新创意产业园,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与“东软睿道”教育机构合作实施“协同育人项目”,拓展了宽口径人才培养渠道,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布局,实现了教育与行业对接、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对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全面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围绕具体项目指导教师对所属工作室的学生开展实际项目中所需的技能培训与专业指导,以项目计划为蓝本、以项目实施为约束、以项目成功为检测质变,全方位培养工作室学生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提前让学生进入工作状态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与此同时,从当下相关行业追求的“工匠精神”角度出发,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带头创新,率先开启从课程制到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性改革实验。美术与设计学院依托黑龙江省艺术实践教学中心设有的漆艺、陶艺、桦树皮艺术、纤维艺术等工作室教学培训基地,加快推进产教融合的实践步伐,陆续推出面向中小学、大众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组织、社会各界艺术团体和协会、老年大学、乡村支部委员会等各所属单位人员的公益性讲座及职业技能项目培训,将高校的精品课程逐渐轉化为全社会共享性质的公益培训课程,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这些社会化培训项目的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社会的积极反馈和一致好评。
图2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东软班”开班仪式
三、依托精品课程,实施文化精准扶贫
普通高等院校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应该有意识地开展以文化扶贫为主的精准扶贫工作。比如在民族地区开展“非遗工作坊”等类型的文化扶贫工程,通过对民族地区教育、收入水平双低人员开展手工艺培训,实施文化技艺方面的精准扶贫,增强这一群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立足高校技艺传承的专业优势,努力搭建民族地区手工艺人的双创孵化中心,真正做到对培训者“授之以渔”,确保扶贫效果持续、有效。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长期开展中俄联合办学的过程中,主动汲取国际化优质办学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在对俄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响应国家向各行业发起的“扶贫攻坚”号召,从自身领域积极谋划文化扶贫的方法和手段。
2017年美术与设计学院引入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桦树皮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陶丹丹担任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和桦树皮工作室指导教师,同时启动申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技艺传承公益培训基地项目,旨在开展针对特殊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陶丹丹老师在20余年的非遗传承过程中,先后培训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各类社会优抚对象千余人,受聘为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后,依然热心公益事业,经学校各级部门的批准和支持,陶丹丹老师借助黑龙江省艺术实践教学中心优越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主动开展针对黑河市民间手工艺者、下岗再就业者、低收入者的公益培训。在黑河市政府和黑河学院的共同努力下,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爱辉镇创建黑河市瑷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面向全社会开展助力打造非遗传承的精品课程和精准扶贫公益课堂。与此同时,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画专业联合各专业教师为附近村镇设计墙绘,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以“文化育民”的理念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图3 黑河学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培训班
图4 黑河学院桦树皮手工艺品社会再就业人员培训班
四、营造艺术氛围,实施文化育人战略
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座城市的魂,是人类创造幸福家园的精神保证。高等院校在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应当开拓创新,立足学科专业优势,发挥民族文化艺术的引领作用,作为国家和城市文化建设的补充力量,努力实现高校主体文化育人的战略目标。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领域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四二一家庭”的养老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问题,居民社区和谐文化构建问题等逐渐演变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上社会问题需要国家制度层面的总体部署,但在社会文化领域,仍需要发挥社会主体的引导作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系统,传播正能量,引导国民正确对待精神领域、物质领域面临的社会问题。
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多年美术教育中始终坚持文化自信的发展道路,认真研究文化艺术对提高公民素质的积极作用,逐渐扩大美育的影响力,通过营造艺术氛围,不断践行文化育人的教育战略。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在黑河市美术家协会、黑河市油画协会、黑河市水彩画协会、黑河市国画协会等重要艺术类组织担任主席、会长、秘书长等重要职务,发动教师以创作优秀作品、举办展览的形式积极参与黑河市艺术氛围打造与城市文化建设。在黑河市举办的(2015—2019)“中俄文化大集”“2019中俄油画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国家级重大艺术交流活动中担任中方艺术作品展的承办单位,师生作品一经亮相,受到中外政府领导人、国际专家、高校同行及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为黑河市政府建设国家级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黑河市举办的第三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营造了浓郁的城市艺术氛围。与此同时,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依托专业优势以绘画形式参与社区文化氛围营造,组织针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养老院、孤儿院的优抚展演活动,利用节假日义务开展面向市内中小学生的艺术研学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教育、引导、凝聚、塑造作用,在文化“育心”“育能”“育行”“育美”上下功夫,為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行动保障。
五、结语
普通高等院校不但要具有传承、创新文化与技艺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而且要有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的使命与担当。应该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建设事业中,发挥高校在人才、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意识地补充政府职能,推动社会和谐共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创新创业教育下的美术教育改革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5).
[2]王晓珍.美术教育让民族文化由“遗产”转向“资源”[J].美育学刊,2020,3(20).
[3]王欣欣.高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0).
项目来源:201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创建中俄边境民间美术教育基地的模式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JC1318064);2018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18-KYYWF-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