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姝含
摘 要: 将地域乡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环境创设中,可以为接下来展开的乡土文化教育活动起到良好的开头作用,也为乡土文化的展示提供平台和支持。教育环境的创设虽然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在现今学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教育地位。能让幼儿易于接纳乡土文化教育,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探究并热爱,积极探索并传承,热情展示并心之向往。
关键词: 乡土文化 幼儿园教育环境 环境创设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将乡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当中已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传统习俗、文化记忆和历史传承。根据地域特色、地方文化特性,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地域乡土文化教育是有效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传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一份责任。
一、乡土文化教育内涵
乡土是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也是自然、人文与社会教育环境的综合体。乡土文化中不仅包含人与土地的依存关系、人与自然的获取关系,还包括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礼俗关系,人与社会的共存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丰富的民俗活动中,深刻地印在人与人之间的记忆中。乡土文化承载着祖先的智慧,有广阔的人文资源。乡土文化教育是人格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世界观的教育。乡土文化教育归根结底是情感教育,传递的是对家乡的认同和热爱,是在乡村中、在城市中、在大街小巷中、在当地人的记忆中的浓重的乡情,是在当地建筑、艺术、历史中可以亲身感受的人类文明。这种教育更贴近于生活,这种贴近生活的教育形式符合幼儿的发展状态,幼儿处在未成熟状态,由于受认知水平的局限,与空谈书本知识相比,对生活中频繁出现的地点、景观等真实的事物更易接受,更易产生认同感。教师从乡土文化角度教育和引导幼儿,更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育中将属于家乡的民俗文化、人文精神、历史记忆带入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在教育中建立幼儿的文化自信,激发幼儿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家乡的归属感。
二、乡土文化的地方特色及教育现状
我国疆土辽阔,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历史悠久,针对文化的保护,国务院自1982年起先后确立了135个“历史文化名城”,并按照城市特点将“历史文化名城”划分为历史古都、传统风貌、一般史记、风景名胜、地域特色、近代史迹、特殊职能七大类。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特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风俗,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种文化记忆出现在每一个当地人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的发展。优秀的乡土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形式,影响人们的认知水平,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融合越来越普遍,对传统乡土文化是一种冲击。但是这种乡土特色的地方文化不应该在人们的繁衍发展中被遗忘。优秀的、带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对于当地人是情感教育,应该作为教育内容呈现在大众视野中,在人们的记忆中传承。
以笔者所在的城市长春为例。长春,在2017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中国老工业基地,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这里,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56年从这里产出,被命名为“解放”,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生产汽车的历史。长春也是艺术的发源地,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是新中国第一家電影制片厂。长春具有众多工业遗产、文化遗存和历史古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浓重的艺术气息,以及现代的工业技术。结合地方本土特色,可以有效开展幼儿教育活动。
实地调查发现,幼儿教师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乡土文化方面的教育。表明教师都认识到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利于幼儿建立文化自信,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同时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但实际参与过乡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教师人数却并不乐观。由于教师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不尽全面,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学,知识的获得往往是依赖教师的设计和引导,对于教授的内容并无硬性要求,因此,教师对乡土文化知识的缺失,势必导致幼儿的认知缺失。教师对于乡土文化及乡土文化背后的教育意义的了解和认识,对幼儿教育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培养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和应用乡土文化资源的意思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树立科学的观念,着力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依据当地特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幼儿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在日常的教育环境中,在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中,以儿童生活的世界为出发点,展现本地特色的乡土文化,切实可行地将乡土文化融入教育生活中。
三、结合地域乡土文化创设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古有“孟母三迁”,说明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幼儿天生对环境有强烈的易感性,教育环境的浸染和熏陶,对教育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结合生动的教育活动可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创设幼儿乡土化教育环境,可以把幼儿生活地域的建筑、艺术、历史等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教育素材,在教育环境中营造乡土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三维空间(墙面、走廊、空间)的作用,力图用教育环境“说话”。首先,创设公共区域教育环境。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城市最突出,最能展现乡土文化和人文情怀的特色在于汽车文化、电影文化、历史遗迹。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并不适用于幼儿教育,它会破坏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主动接受和被动灌输的教育成果相差甚远。抓住幼儿的兴趣和喜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切入点。玩具车和动画片都可以作为教育环境创设的主题。正确引导,玩具和动画片也可以用作教育用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用幼儿的兴趣点作为教育主题意在吸引幼儿注意,由浅入深,从生活入手,在幼儿心中深埋下乡土文化的种子。
以本地汽车文化为例,动画片为教育环境创设提供了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静态的教育环境可以布置在公共区域中,既生动可爱又激发幼儿兴趣。公共教育环境的创设不但可以美化教学环境,而且带有主题的教育环境布置更易于让幼儿接受教育主题,无形中影响幼儿的关注点,并以此开展教育活动。其次,要有计划性地依据公共教育环境的乡土文化主题展开各个班级的主题教育环境创设。教师可以收集与汽车文化相关的历史演变过程、本地区汽车发展的历史,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收集老物件,例如本地汽车集团的老照片、工人的工作服、汽车模型、轮胎碎片、汽车品牌的标志等与汽车相关的元素,引导幼儿共同制作具有乡土特色的班级主题墙。还可以让幼儿在多元的教育活动中亲身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参观汽车厂街区。还可以组织与汽车相关的美术活动,用幼儿收集到的元素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可以在手工活动环节,让幼儿动手设计心目中的汽车形象,在幼儿的心中埋下一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自傲之感,以及对未来职业的向往之情。再次,在班级中开辟乡土文化教育区角,彰显乡土文化特色。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让幼儿参与到区角布置当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沉浸在充满地域气息的教育环境中。教师要从中把握区角的整体颜色、布局,摆放物品的乡土性和艺术性。在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力。
对于不同的地域乡土文化,实行的教育手段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乡土文化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长春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就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针对电影艺术文化的教育活动除组织参与活动外,还通过更丰富有效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给幼儿组织排演一部生动有趣的电影、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电影中的角色扮演。这一系列活动所需要的用具可以由幼儿协作亲手制作,可以由家长与儿童共同制作。在培养乡土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提高儿童动手能力,增强亲子互动。以动画片的乡土文化教育为契机,可以进一步展开更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墨动画是我国独创的动画片形式,水墨画作为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值得传承和发扬。我国动画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地域乡土文化引发的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大大丰富了幼儿教育资源。所有教育活动都要循序渐进地开展,要先提前给儿童灌输电影文化的概念,渲染电影文化的趣味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教育环境的熏陶和渲染。教育环境是一种隐形的教育资源。将地域乡土文化融入教育环境的创设当中,是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因为幼儿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从视觉出发,激发兴趣,更利于幼儿自主探究乡土文化,更利于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活动。
将地域乡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环境创设中,可以为接下来开展的乡土文化教育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乡土文化的展示提供平台和支持。教育环境的创设虽然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在现今学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教育地位。让幼儿易于接纳乡土文化教育,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探究并热爱,积极探索并傳承,热情展示并向往。积极了解地方文化,关心家乡建设,关注家乡发展,在了解社会的同时轻松融入社会,形成对家乡的独特情感。这些都与教育环境的创设有着直接的教育联系。教师应不断探索乡土教育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结合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幼儿活动,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传承并发展地方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学前儿童进行乡土教育的必要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03):112-113.
[2]杨瑞芬.幼儿园乡土课程文化:内涵、形成、发展——基于A园的田野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1):102-107.
基金项目:2019年长春师范大学校级教育科学项目《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中民俗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长师高教〔2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