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实践历程与基本经验

2021-06-25 15:45房雨
文教资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基本经验

房雨

摘   要: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经历了初步探索、迅速发展、改革创新的实践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成功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中央为主导,多方参与为辅;二是因地制宜,将对口支援与自力更生有效结合;三是从实际出发,充分重视民族因素;四是支援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教育对口支援计划的实施,对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教育对口支援   实践历程   基本经验

一、我国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实践历程

(一)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初步探索(1949—1984年)。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4年,是我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对口支援形式主要是内地选派教师支援民族地区师资、为民族地区代培师资,以及教育设备、图书资料的援助。

1956年11月,为解决边疆地区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教育部决定从内地调配大批人员支援边疆小学,以师范毕业生为主,部分青年学生和待就业教师则作为补充支援,将四川、陕西等省作为支援边疆的重点省市。1974年,从以往卫生部支援西藏医疗队的实践出发,由国务院统筹协调,安排上海、江苏、湖南、河南、辽宁、四川六个省市支援西藏地区的八所中学和一所师范学院,解决西藏大、中专学校的师资问题,具体如下:

表   内地六省支援西藏大、中专师资[1](271)

从1975年到1984年,各省市支援西藏的任务基本结束,这十年间,教育部先后从内地十四个省市选派六批共两千多名大学、高中教师支援西藏,大力支持西藏的教育事业,逐步改善西藏文化基础薄弱的状况。除了从内地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外,教育部统一部署山西、山东、河北、湖北、湖南五省为西藏代培师资,从1972年至1982年,每年各省市高等师范院校为西藏代培50名师范生,四年内共有1000名优秀毕业生前往西藏各所学校任教。

(二)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1984年—1999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1.智力援藏

1984年,教育部、国家计委下發了《关于落实中央关于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指示》的通知,决定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江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甘肃、陕西、安徽、浙江、重庆、四川等19个省市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举办西藏班,预计每年招收1500名藏族学生,30多年来,累计招生10万余人,为西藏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各行各业人才。

2.内地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协作

1986年,在内地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支援协作会议中,来自国务院教育司、各省市教育部门、有关高等院校等92位代表,总结交流以往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做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高校之间的横向联系。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内地与新疆高等教育支援协作会议,根据近几年对口支援新疆的成功经验,制订了三年援疆计划,明确了继续援助新疆教育事业、培养各民族专门人才的任务。

3.沿海、内地经济文化发达省市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协作

1992年3月,全国民族教育工作第四次会议根据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内地发达城市对口支援民族贫困地区的具体工作。从1993年开始,国家重点扶持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与沿海、内地经济文化发达省市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加快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1996年11月,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会议上,国家教委、民委确定了对口支援民族贫困地区的任务和方式,采取市与市、县与县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方式,重点扶持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县,把教育对口支援纳入政府经济和科技扶贫工作中,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三)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改革创新(2000年至今)。

从2000年至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历史性的变化。2000年开始,关于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计划正式启动,党和政府按照以大带小、内外联动的重要战略方针,创造性地实施了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两大工程”。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2005年,教育部又启动了“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旨在加快推进新疆地区学科建设发展,据资料记载,共有11所高校受到来自内地多达40所高校的援助。2010年,教育部为加快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出台了“联合培养学生、合作开展科研、互派干部挂职、教学名师带徒、定向培养师资、教师出国进修、共享教学资源、扩大对外交流八项举措”[2]。“2019年,教育部与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13个省区签署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合作备忘录》,合力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3]。

二、我国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基本经验

(一)有力保障:以中央为主导,多方参与为辅。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经过70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中央主导、多方参与的组织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主导下,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计划逐步启动和实施,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等多方参与,共同推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迅速发展。总体来说,以中央为主导,多方参与为辅的基本方略,是我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和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教育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重点支持,尤其在立法方面,国家制定了大量有关民族教育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各省市积极响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援助民族地区,共同推动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特别是实行了举办内地西藏班和新疆班的教育政策,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二十一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教育部相继开展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等专项工作,开创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关于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明确将教育对口支援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4]。

(二)关键抓手:因地制宜,将对口支援与自力更生有效结合。

70多年来,我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对口支援和自力更生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国家和各省市积极扶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断向民族地区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动力。

国家扶持和内地发达省市的对口支援,始终是我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党和国家从多方面扶持民族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民族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扶持政策,特别是民族教育立法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政府和内地发达省市以物资支援、人才支援、技术支援为重点,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成为我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发展的重点内容。除国家大力扶持外,民族地区干部群众自觉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重要,如果没有他们对教育的觉悟和重视,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就不会真正实现。正如援藏教育工作的成功,就是西藏教育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5](43)老西藏精神的结果。

(三)根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重视民族因素。

我国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艰苦,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急需国家扶持和发达省市支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政府启动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但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及民族教育客观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使得对口支援工作进展有困难。基于民族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充分重视民族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各支援省市根据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程度,确定合理的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层次、结构与形式,走出了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

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既要遵循我国发展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实际特点。自對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开展以来,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民族政策,积极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借鉴汉族地区教育发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在发展教育的具体方针、措施上,在教育发展规划、学制年限、办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作出不同规定,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点的教育之路。

(四)突出特点:对口支援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在对口支援实际工作过程中,各地开展的对口支援展现出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特点。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软硬件”结合的方针,各省市不仅为民族地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帮助学校建设校舍、实验室等基础教育设施。还通过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举办民族班、教师进修、组织讲学、互派干部挂职等方式,为民族地区服务,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二十一世纪,教育对口支援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逐步从“单一式”支援向“组团式”支援转变,特别是“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计划,是我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模式的重大创新。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要求改变过去短期帮扶和分散式的援藏格局,提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创新性举措。2016年4月,北京、江苏、上海等内地17个省市,选派800名优秀教师及410名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加入援藏大队伍中,与西藏地区的20所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逐步形成互助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补足西藏教育发展的短板,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学校,全面提升了西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三、结语

教育对口支援是党和国家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方略。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低,是教育对口支援的重点区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经历了内容、形式、范围等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从起初国家政策倾斜,给予民族地区物资、资金支持,到培养民族地区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给予民族地区智力支持;从“单一式”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向“组团式”教育援藏的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对口支援边疆部分民族地区,到现在教育对口支援涵盖了全国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经过7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教育对口支援已经成长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等全方位的援助模式。

我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卓有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还存在不足。因此,在新时期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注重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走对口支援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大力促进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持久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族地区教育司.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文件选编(一)[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

[2]西行壮歌响九州——写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10周年之际[N].中国教育报,2011-12-05.

[3]加强扶贫教育对口支援,提升民族地区[N].中国教育报,2020-06-24(5).

[4]中国政府网.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0/content_ 60165.htm.

[5]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豪迈的跨越,奋力的腾飞——西藏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综述[J].西藏教育,2011(01).

猜你喜欢
基本经验
延安时期“三三制”政权基本实践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中国共产党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基本经验
论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
努力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