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晨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211800)
苏北地区含括了连云港、淮安、徐州、宿迁、盐城5个省辖市,这五个城市历史悠久,两汉文化丰厚,诞生了众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徐州有剪纸、香包、邳州纸塑狮子头等;淮安有小淮绣、蒲编与苇编、博里农民画、中国结等;盐城有糖画、发绣、麦秸贴画等。这些民间工艺在国内民间工艺中的知名度较低,但它们都极具苏北地区民俗文化的浓厚色彩。
苏北地区的非遗艺术风格特征突出,受两汉文化以及地理因素的影响,它在工艺上粗旷又精致,风格上传统又大胆。拥有大量生活素材的苏北民间手工艺者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民的朴实艺术思想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因此,苏北人民生活场景是研究苏北地区非遗艺术的重要突破口。
1.地理位置
北部接壤山东省、西部毗邻安徽省和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使苏北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长环境夯实了基础,这样一种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北地区非遗文化粗旷又精致的艺术形态。
2.历史文化
徐州这座著名的千年帝都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两汉文化辐射于各个苏北地区城市产生了许多出自土生土长的农民艺人之手的民间工艺,因此苏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的民俗文化特征深受楚汉文化的影响。苏北地区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风格不同,现在所呈现的风格是对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是苏北人民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民俗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苏北地区人民很少经历过动荡的生活,其中徐州在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因此苏北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两汉人民生活特征。历史的变迁使这些民俗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如今苏北地区的独特民俗文化。
苏北地区的手工艺者创造的民间工艺的受这些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影响,既拥有苏北地区民俗文化特征又展现了历史文化。与其说苏北这个气质独特、历史渊源流长的地区,它孕育出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情味的民间艺术,不如说这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渗透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在如今众多出色的民间艺术中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形态。其中最具有苏北地区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的“邳州纸塑狮子头”。
出色的非遗发展进程,最终都是要以得到如今的市场的认可为基准,也只有让我们祖先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民间工艺,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找到其适合的位置,才是对民间工艺进行的最恰当的保护与发展。由于人们生活条件和审美价值观的转变,传统民间工艺只有经过符合现代审美的转换设计,才能更好的适应于当下的市场环境,因此创新是关键。
对邳州纸塑狮子头装饰纹样进行转换设计,可以作为切入点应用于品牌文化形象中去。比如,可以迈向多元化市场——服装、儿童产业和旅游纪念品等,更容易吸引不同年龄层次及不同国家的受众,可以对该民间工艺所代表的城市进行更好的旅游宣传,使转换设计的内容不单单在平面化的展现而是用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
笔者把实物上凌乱的“威”与“摆”改为具有飘动形态的形状,9个凸点从占面部大面积改为辅助装饰,眼小鼻大改为看上去亲切可爱的眼大鼻小,威慑的血盆大口改为吐舌头的俏皮表情。这样既保留了邳州纸塑狮子头“夸饰”的特征,也融合了圆润饱满和亲切机灵的元素,最后在扁平化的造型风格上再进行取舍,增加了一雌一雄的对比,添加了纸塑狮子头的趣味性,形成了最终的转换。如图1所示。
邳州纸塑狮子头深受五色观的影响,所采用的色彩搭配都是高纯度、强对比的颜色,而受其影响的其他民间工艺品,也同样是高纯度、强对比的整体色调,在色彩搭配上过于雷同,会有一种“土气感”,将其外部的颜色明度提高,对比色保留,辅以低饱和度的同色系的装饰纹样,使邳州纸塑狮子头既保留了民俗特征又贴合现代色彩审美。
图1
邳州纸塑狮子头原有的装饰纹样是手工艺人直接彩绘在纸塑狮子头之上的,所以并不能够保证每个装饰图案的相对对称性和准确性,这让每一个图案都存在着不确定性。现代设计中的扁平化处理,虽然看上去只是对图案进行了简化的处理,但在绘制的过程中,格外讲究细节处理、对称、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简洁与否。因而,笔者把纹样从粗糙、繁琐的线条色块中进行了元素提取,提取概括出几个几何造型,进而对其进行合并、分割和修边,组合成了趋向于扁平化的纹样。这些新纹样保留了原始纹样所代表的民俗寓意和超现实的特征。如图2所示。
图2
邳州纸塑狮子头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为现代设计打开了一座提供互补和可借鉴的宝库,所以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推动对苏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制作工艺、艺术技法、图案功能上进行创新性研究,既不能一味西化,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系统,更不能死抱传统,形成封闭的文化层。
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换设计也有一定的作用,不断促进着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更深层文化向前发展,保护传承的道路必定是困难重重的,但每一项成果发掘、创新保护都在为后人重新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铺设道路,我们只有在此道路中不断创新研究、保护传承,它们才能在新的时代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