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形势总体可控货币政策宜审慎行事

2021-06-24 11:07张明
财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商品价格涨幅货币政策

张明

过去两个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单边快速上涨的阶段已经基本终结,接下来大概率会转向双向、频繁、宽幅波动的调整阶段。这意味着未来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有所减弱。预计2021年全年CPI增速1.5%左右,PPI增速4%-5%,通胀水平总体可控。通胀不会成为中国央行改变货币政策方向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会马上回落,而是可能在当下水平上盘整一段时间,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向将会取决于各主要经济体的真实复苏情况。但诸如铁矿石、铜等品种,由于此前上涨过快以及目前估值过高,可能会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十分敏感。一旦美联储缩减QE并导致长期利率上行,就可能引发市场投资者的恐慌,造成价格的剧烈调整。

中长期看,碳中和政策确实会导致很多高排放行业的产能调整,进而使得部分大宗商品价格面临上行压力。但碳中和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过程,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则是短期现象,我们不能用中长期的慢变量来解释短期指标的波动。

目前中国处于CPI增速较低而PPI增速较高的阶段。4月CPI增速仅为0.9%,但PPI已经上涨到6.8%。笔者认为,未来三个月内,PPI同比增速可能会见顶,并在下半年开始温和回落。而CPI同比增速则可能在下半年温和上行。在上述过程中,基期效应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本轮通胀压力主要不是由需求端引发的,而是来自供给端的成本压力。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幅高于国内PPI涨幅、国内PPI涨幅又高于国内CPI增幅,这必然会使得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受到严重挤压。大宗商品价格涨幅高于PPI增幅,意味着上中游企业利润率受挤压;而PPI涨幅高于CPI增幅,又意味着下游企业利润率被压缩。不过,这种情况在今年下半年将会有所改善。

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面临三个特殊背景:一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具有不充分、不平衡的特征;二是今年财政政策会显著收紧;三是地方债风险不断暴露、违约事件频发。

这几点决定了货币政策正常化一定要谨慎处理,不宜过快收紧。如果货币政策收紧过快,导致长期利率显著攀升,不仅会对经济复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加剧地方平台、地方国企、中小房地产开发商、中小金融机构的债务违约风险。

此外,由于美国货币政策依旧宽松,中国货币政策的过快收紧也可能导致中美利差再度拉大,进而使得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

因此,建议202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该边走边看、相机抉择、审慎行事,随时根据国内外宏观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不要轻易预设调整方向与节奏。我们既要珍惜货币政策难得的正利率空间,又要警惕过快收紧可能造成的风险。

学术观点

多措并举提高市场化经营能力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 李志刚

“提升风险资产市场化经营能力”

《中国金融》2021年第10期

建立风险资产分类管理长效机制。一是真正树立把风险资产当做资源经营,向经营管理要效益的理念;二是加大处置力度,确保资产质量稳定;三是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情况等因素,结合分行自身拨备覆盖水平与区域特点,准确细化分类;四是结合区域特色与行业特点探索跨区域联动经营处置方式。

优化风险资产考核管理机制,促进增收创效。按照“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实行有效激励约束,提高处置效率和效益”的原则完善激励机制。一是锁定核销资源总额,激励资源使用效率高的机构;二是发挥计划牵引作用,激励处置任务完成率高的机构;三是核定不良资产估值,对处置受偿额超出估值的机构实行正向激励。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

(5月24日-6月4日)

1  人口十年之变

2  全球加息漩涡,中国何以维稳?

3  追查A股坐庄内幕

4  隆基的“创新者两难”

5  为什么梁汝波接任字节跳动CEO?

6  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缘何事与愿违?

7  金沙河农业合作社改革样本

8  应对农民工老龄化

9  中欧投资协定面临更多阻力

10 一件民事案,為何15年未审结?

资料来源:《财经》APP

猜你喜欢
商品价格涨幅货币政策
国际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或已见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震荡运行
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将震荡上升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深市十大涨幅 等
沪市上半年涨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