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环
摘 要:随着新课改对教育优化创新有了更多要求,高效课堂已成为教师的教学关注重点课题。通过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育目的。但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更多思考。高效课堂的建立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加强对学生课堂主体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高效。本文以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建立为研究,探究高效课堂建立中的问题,为初中英语课堂的教育创新提供更多发展型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发展现状;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6-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53
初中英语相比其他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作为语言型学科,初中英语的学习知识内容更为丰富,但同时也更为复杂。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追求课堂高效性已成为初中英语的改革研究方向,高效英语课堂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良好,愉快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一、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明确课堂教学定位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主要作用,根据教学计划向学生进行知识讲授,教师是课堂主体,掌握教学的话语权。英语是应用型语言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重要的。英语是学生在不断反复实践,不断练习中得以提升水平的学科,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做得更多的工作是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语言思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环节设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发挥空间,并增加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做好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并没有转变,依然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影响初中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
(二)课堂教学形式化
课堂教学内容形式化是影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原因,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更注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如PPT的教学展示,而忽略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不但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高效性,反而产生了一定课堂教学阻碍。初中英语的学习应循序渐进,完成对英语教学内容的整合。但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并未意识到整合教学的重要性,在讲课时只是知识点的逐一讲授,英语教学缺乏前后关联性,教学设计过于单一,影响学生对英语的系统性学习,也阻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
初中英语教学更强调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结构的培养,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中为学生的知识讲授。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方法的影响,目前针对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考核方式主要通过考试,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教学模式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机械化记忆,学习效果提升极为缓慢。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向教师展现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现状,但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师后续的教学工作,丢失了教学评价实际应用的意义。
二、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出,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促进校园课堂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确定教育理念是教师做好有效备课的基础,在课堂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学观念。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实际要求,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在教学课堂中注重教学方案的实施落实,将课堂学习知识,课堂教育方法,课堂素质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避免传统教育知识讲授对学生的单一性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的培养,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要求对学生加强核心素养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教师在进行英语备课时要充分注重教学环节设计,通过多项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积极性,最常见的教育方法是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鼓励,提高学生学习信心,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自然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课堂学习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学习水平的差异性,避免模式化的教学导致对学生培养的参差不齐,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学习需求培养,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思考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
初中英语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首先要完成的是備课环节,要做好教材,教学方法的准备。加强对教学中细节的关注,才可以使教学方案更有针对性。教师在做课前备课时,首先要对课标进行仔细研究,确实把握教学要求,对于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要特别注意。英语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流程时,要确保对教学内容整体把握,避免课堂的学习过于脱节,要加强知识的前后连贯性,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知识体系。在新课改教育发展背景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渐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占比,更注重的是鼓励教师参与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力。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束缚,调整教学方法,更改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更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员投入到日常学习中。
(二)课堂教学方案优化设计
教师需要对教学教材进行充分利用。在课堂中的知识教授中教材是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的主要参考内容,但教师要意识到,教材并非教学的全部内容,还需要教师以教材为核心去深度挖掘或扩展知识,这也对教师提出更多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做更深层次的研究,明白教材中各知识结构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教育知识重点,这样才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做到层次感的设计。在英语课堂中引进全新教育理念后,教师要结合新课标实际要求,做好教学方案设计,添加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方教育资源,起到课堂教育辅助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加强与其他教师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彼此间的教学经验分享,可以做好课堂教育设计优化处理。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单元的词汇讲授时要提前做好导学方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学生的课前预习准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对于较为难懂的知识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利用语言的艺术可以设计更多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提高语言课堂感染力。
(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选择时,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因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素养差异性会导致学生对课堂知识吸收的差别,教学开展的工作重点是教师教育方法的选择,其受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特点所影响,因此教育方法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动态变化中寻找教育平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关注,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的高效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避免错误的学习方法,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如在日常的英语课文讲授时,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可以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并去理解课文内容。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会组织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后进行问题提问,但问题的设计过于表面化,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后,应进行小组分组讨论的模式,说出自己对本次课文的理解与看法,在讨论中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的问题可以体现文章主要内容。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以此带动英语学习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可以让小组间互相提问,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评价环节也是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对自己教育方法的缺陷也有所了解,并做出及时改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准确的数据收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学习能力以及教育方案的落实情况。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当前的课堂用语、教学目标有所调整,教师在加强学生知识培养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构建中,加快了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进程。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收集与整理,扩展课堂教学知识范围。在学生进行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其对相关基础概念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从而加强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英语交流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借助音频、图片、视频等媒介形式,将知识做出更为生动的展现,通过加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达到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主动改變课堂传统模式,引进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提高英语教学课堂活力,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取得更多收获,对自我有更为充分的认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达成全面素质综合培养的教育目的。英语教师也要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学习,对于高效课堂的建设有明确的理论认知,并通过各种辅助性教学手段的应用来提高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车明明.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与探索——评《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J].中国教育学刊,2020(6).
[2]陈宏达.浅谈新课程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5).
[3]关鑫.浅谈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13).
[4]薛丽娜.“空中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初中英语区域网络课堂实施案例[J].英语教师,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