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了表象训练法在高中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验表明:表象训练法能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学生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表象训练;篮球技术教学;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2.002
收稿日期:2020-11-24
作者简介:朱杰(1980-),男,江苏无锡人,硕士,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20世纪80年代后,表象训练成为体育运动实践中比较广泛采用的心理训练法之一,主要应用在篮球、体操、跳高、滑雪、跨栏等动作较为复杂的项目上,众多研究成果显示,表象训练在运动技术、学习动机的形成、激励和心理障碍克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适应性成果。但是,表象训练具体运用到高中篮球技术教学中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在篮球项目上,大多数关于表象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篮球专业队的训练及比赛,大中专院校的教学中。
高中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合理采取表象训练教学法能够丰富篮球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提高学生技术掌握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表象能力。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中有表象训练的参与,学生能够相应增加更多的心智活动内容。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表象
表象也就是人脑对于过去感知事物的形象化表现,想象则是人脑对于所储存表象透過深度加工改造,产生的全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基于这个原因,应区分表象与想象的概念。由表象所产生的主要感受通道展开划分,表象能分成视觉、听觉、运动等几类。按照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又可分成记忆与想象两类。
运动表象指的是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于大脑内所重现的运动场景、动作、视觉与动觉表象。按照表象所处视角,可将其划分为内部与外部两类;按照表象所依赖的感觉线索,又可区分成视觉、听觉、嗅觉与动觉几类;表象的功能包含认知性与动机性两类。运动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运动表象已发展成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所在[1]。
1.2 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即透过暗示语,不断地于大脑内重复出现某项运动动作或情境,由此达到提升运动技能与情绪控制能力的方式。此项训练运用广泛,名称和方式也较多。其在我国曾被称为念动训练、想象训练、概念训练等,后来慢慢统一称为表象训练,意即透过暗示语指导,在大脑内反复想象某个运动动作或情境,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技能与情绪控制力的一类方式[2]。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表象训练在高中篮球选项班中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过程中,翻阅并研究了很多资料和文献,所涉猎的学科也很多,如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文章的撰写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了解这些知识,提供理论依据。
2.2.2 实验法
2.2.2.1 教学方法
研究采用组间对照实验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实验组,按照教学计划32学时进行授课,理论学时与考核学时分别为2学时,实验课程学时共有28学时。两个组的具体教学由同一教师担任,实验班、对照班两组分别展开教学,最后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考核获得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分析和评估。
对照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也就是“四步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讲解与示范,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认识和理解,模仿动作,教师纠错,学生在纠错后反复练习。
实验班的教学方法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上注重表象训练,把表象训练穿插在课的各个部分。表象训练教学分为二个阶段。
开始阶段(指在准备活动结束,学习新内容之前这段时间)。第一次课,运用表象训练进行教学之前,需对学生进行表象训练概念及方法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表象训练的概念,学习和掌握表象训练法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后的每次课,开始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表象训练法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方法和要领,更好地把表象训练法运用到篮球技术学习中,为新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阶段(指每次课新内容学习这段时间)。篮球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运动感知(建立视觉表象)。在运用表象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技术动作所具有的概念及相应的作用讲解,而后对技术动作的方法说明,再完整示范,最后让学生在头脑中回忆技术动作的方法和要领,体会教师的示范动作,从而进一步建立视觉表象。这个阶段要求学生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要认真听教师的讲解,牢记技术动作的方法和要领,对教师的示范动作要细致入微观察,以便整个技术动作刻在头脑中。
(2)分解强化。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要点和难点分解、示范和讲解,主要以动作细节为主。此阶段主要以徒手的示范为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体会技术动作的要点和难点。
(3)清晰表象。在运动感知和分解强化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表象训练,详细的学习步骤:一学生原地直立,身体充分放松,双眼自然闭合,注意力充分集中;二在教师语言引导下,徒手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三学生对动作要领进行默念,整个技术动作在头脑中重现;四学生缓慢张开眼睛,身体充分放松,配合深呼吸辅助放松。在表象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按照教师暗示语进行表象练习,整个表象训练过程的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能过多,表象训练结束后必须放松。
(4)综合练习。表象训练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广泛的交流与探讨,强化技术要领,实现课后辅导。学生在进行练习时,应该将规范的技术动作在头脑中“过一遍”,通过反复练习提升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5)纠正错误。练习过程中对比分析(通过对掌握动作熟练与掌握动作不熟练的同学示范对比进行分析,让学生找出错误,教师最后总结)。
2.2.2.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运球、投篮、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基本篮球技术。篮球基本技术教学后,对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篮球技术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内容为20 次定点投篮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2.2.2.3 建立表象及表象训练的过程
让学生对动作的难点和要点进行口述,想象自已在进行胸前传接球,通过这种想象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更清晰,练习时有热情。
学生对技术动作观察与想象后,能够更加准确把握要点, 脑中重复性的演练,利于对技术动作的记忆和理解,利于学生技术上创新,促进学习,找到更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语言引导,使学生对想象的动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模仿与练习,使学生掌握要领和要点。表象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内容设计更加合理,步骤更加明确。
2.2.3 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表象训练教学效果量化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力求科学、客观。
选择的方法是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效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训练方法有无显著差异。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分析法、比较法,对教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个班级教学前后的总体比较
首先,讨论普通方法教学前后的效果。应用普通教学法对44个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投篮效果前后比较如表1所示。对照班tl为学期初的投篮成绩,对照班tl2为学期末考核的投篮成绩。根据表2,显著性,学生投篮效果明显改善。
同样,分析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前后的效果。根据胸前传接球的考核成绩,统计结果中不及格给分为0,及格给分为1,良好给分为2,优秀给分为3,学期前后学生成绩统计结果见表3。pt_xqcjq为学生学期初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成绩,pt_xqcjq2学生学期末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成绩。
根据表4,显著性,学生胸前传接球成绩同样明显改善。
再分析实验班的学生成绩,应用表象训练前后学生的投篮成绩见表5。实验班tl为学期初的投篮成绩,实验班tl2为学期末考核的投篮成绩。
根据表6,显著性,表象训练法之后,学生投篮成绩明显改善。
表象训练前后实验班学生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成绩见表7。sy_xqcjq1为学期初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成绩,sy_xqcjq2为学期末考核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成绩。
根据表8,显著性,表象训练法之后,学生胸前传接球成绩明显改善。
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见表9)。F检验表明,方差齐次性成立。两种训练方法效果的方差齐次性没有明显差异。
观察T检验的值,应当用上面一行的结果。此时,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即对投篮成绩来说,两种教学方法没有显著差别;对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来说,表象训练法的效果更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对两组学生来说,经过一学期的教学训练,两种教学方法都能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
4.1.2 与普通训练方法比较,表象训练法对提升学生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效果明显,对投篮成绩的提升差别不大。
4.2 建议
4.2.1 表象训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应该将表象训练纳为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定时定期对学生进行篮球技战术的表象训练,将其作为提高高中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一种方法。
4.2.2 教师加强运动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心理因素对学生运动成绩的影响,重视心理技能训练,重视表象训练,科學认识表象训练对高中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洁.表象训练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10(05):61+187.
[2] 杜丛新,李改,王郁平.表象训练的理论依据及应用模式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4):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