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国
【摘 要】 近些年来,现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相关技术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变革,现代教育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信息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与之有机融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简化,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效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
引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才能提升学习效率,对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计算量大的学科,许多数学知识概念都较为抽象,数学的学习过程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后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失去学习兴趣。将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简化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1. 將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数学的学科特点是概念抽象、逻辑性强、涉及范围广、知识关联度大,数学是很多学科的母学科,和很多学科都有交叉,因此学好数学十分重要。学习数学需要掌握学习方法,一定要深刻解读知识点,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一些同学在学习数学时不重视概念的理解,在做题时仅仅是将公式代入题目,在公式变形后就无法解题这是错误的学习方法。要增强学生对于基础概念的理解就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化,如在学习圆锥的认识时,应该讲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圆柱和圆锥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二者之间的关联,用多媒体将两个图像展示出来,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立体图像展开成平面图像,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二者的相似处和不同点。再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概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建图表的形式进行教学展示,用条状图将不同的数展示出来,将几个数的平均数用横线在图标中标注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概念。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味性,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知识点,将抽象的概念知识具象化,分享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供学生们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让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让学生有主动探索知识的想法,让被动学习变得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2.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数学的学习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较为发达,互联网上有很多共享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展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学习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学好数学要重视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对基础概念解释时教师可以先介绍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们对该概念提出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深度。如在考研数学中,有位数学教师在讲一个公式的应用之前会介绍与之相关的数学家及该公式提出的背景,在讲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时候会介绍拉格朗日的学术生涯以及该公式提出的社会背景。教师可以借鉴此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拓展,如在学习圆周率概念时,先介绍圆周的基础概念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然后引出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各国对圆周率测量的方法,以及现代研究精确到小数点的位数,为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如何计算圆周率,张衡在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这些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学生在学习圆周率的时候也学习了其计算的背景知识,丰富了课堂的教学的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图形翻折的概念时,因为图形翻折是立体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展示较为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脑上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动态的翻折展示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图形和变化及还原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示,学习翻折知识后为学生准备多个三维模型,让学生上台操作,亲自进行实践帮助他们强化知识记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后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同学发送当天的学习资源,给本节课知识存有疑问的同学再次的学习机会。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挖掘一些开发数学思维模式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让学习数学的方式变得丰富多样。
3. 结束语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综合优势,将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的结合起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灵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图文并茂,声画同步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剑波.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实验与课堂教学的融合[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0(Z1):112.
[2] 孙玉萍.信息技术手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7,0(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