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游戏教学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 积极学习品质

2021-06-23 13:15黎杏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游戏

黎杏芳

摘 要: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心,但其思维仍处于直观形象阶段。同时,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也是当前年龄段小学生最显著的特点,让爱动爱说话的学生在一整节课中专注学习颇有难度。因此,顺应他们的年龄特点,把游戏融入课堂,从而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从小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品质,使其保持旺盛学习动能。

关键词:游戏;小学低年段学生;积极学习品质

幼儿园的学习形式多样,动手又动口,符合幼儿爱动爱说的年龄特点。可是一旦进入小学,课堂变得规矩而严肃,师生是灌输与接受知识的关系,每节课都得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规矩的课堂学习不符合爱动的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与学双方形成角力,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既然学生天性爱玩,不如顺应他们这一年龄特征,把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保持爱学乐学的积极心态。游戏进课堂能让严肃的课堂气氛得到缓解,能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调节,能让枯燥的知识讲解变得生动。本文以游戏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品质为出发点,对课堂游戏设计、运用进行深入研究。

一、摒弃陈旧观念,赏析游戏魅力

现在的小学低年段教学在授课、学习形式上与中高年级是一样的。可是他们的心理生理状况却与高年级学生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低年级学生自控力、专注力、内省力等都未成熟。周围一点动静就能引起他们注意,容易走神,无法长时间专心听课。他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教师要教的内容,当自己想表达的欲望遭到制止时,容易出现倦学现象,因此,让倦学的学生变得爱学、乐学刻不容缓。

首先教师要改变对游戏的偏见,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幼儿一旦进入小学就得端端正正、全神贯注听课,游戏只是课间随意的追逐打闹。然而,不少教育名家,诸如斐斯泰洛奇、夸美纽斯、卢梭、杜威等,都认同“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一观点。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人的内在本质的自我发现,是内在本质处于其本身的必要性和需要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方式,是儿童整个未来生活的胚芽。”可见游戏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游戏引入课堂,让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游戏激活课堂气氛,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巧妙运用游戏,培养爱学品质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有限,虽然低年段以学习学科基础知识为主,但单一的说教授课方式不能让他们全盘接受,此时可用学生爱玩的游戏辅助课堂学习。

(一)游戏助力攻难关

小学低年段学生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未发展起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拼音是抽象的。一年级上册才学完声母、韵母,基础并不扎实,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又要学《汉语拼音字母表》。拼音的学习是为后续的音序查字法打基础的,能按顺序熟练背诵、记忆字母表,关系到字典查字的速度。字母读法、大写字母字形识记以及要按顺序熟记,再次考验一年级学生的思維能力。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个一个教读,学生跟读、熟背,一堂课下来较为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把26个字母教学以歌曲游戏形式呈现,争章夺标闯关形式展开教学。改变学习形式,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在玩中加深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音、形、序。从个体角度观点来看,通过游戏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口头表达、肢体表现力、思维和想象能力,锻炼团队合作及竞争意识,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二)游戏开发创造力

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探索周围一切,他们喜欢新鲜、未知的事物。所以,以游戏为载体引导儿童学习,比起教师单方面口头灌输道理、知识,把要教的内容融入游戏中,能使课堂的学习效果更显著。

例如小学语文一年下册课文《一个接一个》,以一个孩子口吻讲述了孩子总被大人催促,一件事没做完,又做下一件事的无奈心声。如何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共鸣,感受童真童趣?如何调动他们的思维?运用游戏的形式。结合击鼓传花、开火车、接龙等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再创造,开发大脑思维及运用语言能力。小学低年段的学生爱表现,如果课堂上有比拼、个人展示的机会,他们就会专注投入,抓住机会展示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也由此得到提高。

(三)游戏调节状态

一节课时间有限,而且不是所有教材都适合游戏,游戏也不单只有学习功能。教师可以发挥游戏的治愈功能,调节学生学习情绪状态。但这种小游戏操作需要平时提早准备,如在平时就要准备好配乐、教会学生动作,类似于课间操。例如课堂中兔子舞,当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出现疲态,无法集中精神上课时,在完成某一教学环节后,可停下来花几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动一动。

同款游戏玩多了,失去新鲜感,学生就很难提起兴趣。所以,教师在游戏选用上要多下功夫,像这类调节情绪状态的游戏,不能只准备一首《兔子舞》。教师要在平时搜集并学习易于小学生掌握的运动方面的游戏,并运用在课堂上,给学生动一动的机会,以更好的精神状态继续学习。

(四)游戏开拓潜能

教师可以放大游戏的着眼点,不一定只在某个知识点教学上运用。把教本资源作为引子,以游戏形式开展各种有组织、成体系的相关活动,不但能激发班级学习活力,还能从多方面展示学生各种能力及潜能。例如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猜字谜》后,教师及家长合作收集制作与学过的生字相关的字谜纸条,组织一场猜灯谜活动,猜出字谜的学生将得到小礼物作为奖励。

游戏活动形式丰富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了,就会变得爱学、乐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心态迎接学习。学习不只是端坐听说,规范回答问题,而是有机会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或朗读,或绘画,或记忆,或讲故事等。

三、游戏运用要领

游戏的运用不是随意的,它必须经过执教者的精心思考与布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发挥培养学生积极乐学品质的功能。

(一)游戏设计要有目标

游戏进课堂可以让小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运用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健康心理品质,但游戏运用要合理且科学。时间安排与游戏形式必须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教育服务,要指向一定的培养与教育目标。杜绝为游戏而游戏,走形式主义,造成热闹假象,除了表面高兴而学生不能从中提升学习品质,这样的游戏不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学习品格。

(二)游戏准备要充分

有些游戏要用配乐、道具、场地布置,要课前做好资源准备,否则,无准备的游戏耽误学习时间,让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

(三)游戏要趣味、科学

游戏选择要符合低年段学生及教材特点,而且要易于操作,便于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游戏难度过大,让一部分学生无法参与,这就无法实现游戏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功能。教师要不断更新游戏形式,否则学生便会觉得乏味,无法激起学习热情。

(四)教师在游戏中要扮演好多重角色

运用游戏的教者在游戏中不但是执行者,还是观察者、评价者。游戏过程要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不但要发现他们学习能力的差异,还要发现游戏过程中透露出来的内在品行修养。游戏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质,如果游戏过程中忽视了对人的观察,就等于错失教育时机。当学生在游戏时,处于放松状态所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比端正坐着听课时更为真实。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也会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教师要发现学不到位的学生,课后进行个别辅导,不能认为游戏会解决所有学习难题,而忽略了对后进生的关注。此外,游戏结束后应从智育和德育角度反馈学生的行为表现,例如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反应快、知识丰富等评语的运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课堂运用游戏能提高学习效果,让低年段学生克服惧怕学习的心理,培养积极学习的品质。教师要边运用游戏边发现问题,边改良游戏,让游戏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学习的品质。

猜你喜欢
游戏
夜间游戏
游戏
送信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八章 直接逃出游戏
游戏五计算
游戏四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