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政理想的追寻与陨落

2021-06-23 19:37孙蓓
西部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归因孟子

摘要:孟子仁政理想的内在根基是“不忍人之心”,或称为恻隐之心。孟子认为,“义”与“利”是极端的两面,只重视其中一个必然会走向极端的公利或极端的私利。他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在孟子的义利关系中,虽然侧重于以义为先,但是更有义利统一的趋势。在实践中,孟子提出改良井田制的构想,积极肯定社会分工的必然性,重视商业发展。由于重利时代对道德的忽视,“不忍人之心”之于治理的乏力,以及先王之道缥缈难求,使得他以仁政救民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落空。但是,孟子的仁政理想也有其积极意义。

关键词:孟子;仁政思想;不忍人之心;归因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5-0121-03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当时杨朱、墨子的学说大行于天下,孟子因批判杨、墨在学术界崛起。孟子时刻关注着社会的治乱变迁,致力于将儒家的基本原则化为具体的政治主张,进而将其推行于天下。他怀抱着这样的救世之心,在交通极不发达且战乱频发的年代游历各国十多年,积极追寻着他的仁政理想。尽管现实让他的仁政理想一次次落空,但其仁政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孟子对仁政理想的追寻

(一)孟子仁政理想的内在根基

孟子仁政理想的内在根基是“不忍人之心”,或称为恻隐之心。孟子仁政的施行就是要求君主将“不忍人之心”落实到现实的政治中,达到“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具体表现为人会本能地将这种不忍之心施予其他生物或某些较为弱小的同类。在孟子看来,齐宣王不愿杀掉用于祭祀的牛,便是看到牛因恐惧而颤颤发抖的样子,从而产生了对牛的不忍之心。不过这点“不忍人之心”只是其仁政宏伟蓝图的萌芽,孟子更希望齐宣王能将这份不忍之心推恩到百姓身上,实行仁政,使得仁由内在道德转化为外在的社会秩序。

“行不忍人之政”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在孟子看来,当时的齐国正值鼎盛时期,齐宣王向天下广招贤才,用以招徕各派学者的稷下学宫更是盛况空前,所以孟子十分肯定齐宣王想要一统天下的决心,希望在齐国实行仁政。在君臣目标一致的局面下,孟子积极引导齐宣王去扩充自己的“不忍人之心”,從不忍祭牛的无辜受死到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关注,即从原本类似于动物的本能扩充到作为一个君王对人民的体恤,从自然的内容转向社会的范畴。希望君主有这样的转向,其实也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在孟子看来,这种对“民”的关注表明君主自身的统治应当受到民的认可,且借此制约君主至高的权力,让君主能够明白天下并非是君主的个人财物。拥有这样意识的君主一定会融入人民之中,与百姓同忧乐,而不只是关注一人之乐。

孟子的仁政理想很注重上下之间的互动,不同于孔子更多地关注上下之间的一致性,即认为只要上级做好了,上行下效的过程就能完整实现。孔子只看到了上级带头者的必要性,但对于是否会应者云集欠缺考虑,即对于上下之间的不一致性关注较少,所以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其有所改进。虽然孟子也主张“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孟子·滕文公上》),希望君主的言行能成为百姓的表率,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但是他也看到了上下之间的差异,上可以高谈阔论、坐而论道,不必直接从事生产,但是下却必须从事生产从而保证基本的物质需求,所以对于下而言,不能光讲道德,而是要站在底层百姓的角度解决他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之后再进行更进一步的道德教化,这样仁政才不会被诟病为完全凌驾于现实的空想。

(二)孟子仁政理想的价值取向

孟子见到梁惠王的时候,梁国已经由盛转衰,所以梁惠王开门见山地问道:“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问利,而利恰好与儒家一贯倡导的仁义背道而驰,所以孟子立即回复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由此展开了孟子在社会政治层面的义利观,也体现了孟子仁政理想中的价值取向。

首先,“义”与“利”是极端的两面,只重视其中一个必然会走向极端的公利或极端的私利,何况,如果没有利益的冲突,“义”的讨论就没有意义;没有“义”为原则,集体的“利”便无从谈起,所以深谙此中利害的孟子不会否定“利”本身,只是否定不义之利。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所关心的不过是政治上的小利而已,这种小利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国中上下皆为“利”而行事,下级为了拥有上位者的权力和待遇去犯上作乱,以暴力手段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如此一来,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所以这样的小利在孟子看来是不值得君子追求的,只有以仁义之心追求利才是真正的根本大利。

其次,孟子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1]。在孟子仁政思想的结构中,合理之利是必然存在的,并且是孟子大力倡导的。孟子积极主张井田制改革,主张制民之产,这便是他对合理之利的肯定。在孟子眼中,王道政治的前提就是保障人民的合理利益,最基本的也应该保障其物质需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只有他们拥有了最基本的“利”,才能对他们提出“义”的要求,才能对他们实行道德的教化。即有恒产者有恒心,而恒心(道德意识)便是义在主体之中的内化[2]80。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被归结为利益关系,相反,义要对利起一定的规范作用。从天子到民众都有一定的道德意识,这样就能缓解由纯利益关系造成的社会冲突。

最后,在孟子的义利关系中,虽然侧重于以义为先,但是更有义利统一的趋势,这一点在政治思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君王而言,孟子主张应当从国家公利出发,实行仁政,最终结束战乱,走向统一,这既切合君主自身的利益,也能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在这种利的实现过程中,义是贯穿始终的,所以无法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将“义”与“利”分裂开来。在义与利统一的过程中,可以接受因为行义而得到的正当利益特别是公共的大利,但却坚决反对在主观动机方面借仁义之名而行谋利益之实[1]。

(三)孟子仁政理想的践行方式

孟子的仁政理想并非从未得到过实践的机会,滕文公就曾多次请教他治国的方略。滕囯虽然是一个疆域极小的国家,但是在孟子的眼里,如果好好治理,依然有成为民心所向之国的可能。孟子认为“民事不可缓”(《孟子·滕文公上》),所以他提出“制民之產”的策略。在孟子看来,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是一个君王被人民拥护的前提。他告诫君王一定要保障好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自然会安分守己,反之则会民心思变,甚至危及君王的封建统治。孟子给出了详细的措施:分配给每户一定的宅地和田地,让他们自给自足,解决温饱问题,而国家要有计划、不失时机地给予百姓相应的指导,合理地安排多样化农业,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策略,使得百姓不会因为一时的灾难而失去所有的生活支持。

保证每户拥有一定宅地和田地的前提则要提到孟子所提倡的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形成的土地制度。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也逐渐确立,井田制度就逐渐被取代。但孟子提出的井田制并非是奴隶制社会实行的井田制。在孟子的设想下,田亩虽然是由国家授予的,但人民并非仅仅是劳动的工具,他们在土地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程度的能动性,生产为劳动者自己所拥有的产物,尽管国家会征收一定的税收,但是征收的税额必须以保障人民温饱为前提。孟子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将带有明显奴隶社会印记的井田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仁政思想中的重要经济措施。

对于赋税的征收问题,孟子认为,过高的赋税会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顿,甚至难以自保,这样“制民之产”的意义就会消失,人民依旧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劳动。但是他同样肯定了赋税的正当性,因为税收保证了国家正常秩序的维持,而且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过低的税收无法保证国家的稳定,这样也会间接危害到百姓的安稳生活。所以孟子主张采取十分之一的税率,这样既不会给人民生活造成过重的负担,也不会有碍于国家的发展。

孟子积极肯定了社会分工的必然性。他简单地将人分为两类,一类劳心,即统治者,另一类则劳力,即被统治者。孟子认为劳心者忙于国家治理,无暇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所以对于许行等农家学者主张的“君民并耕”[3]145论是极其反对的。孟子还从生产力的发展和产品交换的角度论证了术业有专攻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商业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孟子认为,重视商业非但不会危害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统治,甚至可以促进经济的全面繁荣。他不赞同将商业与农业完全对立起来,形成重农抑商政策,而是主张“农业与商业并重”[4],在他的仁政蓝图中还希望招徕大批的商人到实行仁政的国家来从事商业活动,为此还提出了取消关卡和减免商业税等能促进商业繁荣的经济策略。

二、孟子仁政理想陨落的归因

孟子与孔子一样,希望儒家的思想能从理论转为现实,所以他们周游列国,希望有诸侯能够真正采纳儒家的观点,拯救苍生于水火。而孟子所处的时代又与孔子不同,各诸侯国之间虽战争不断,但天下归于统一的趋势也渐渐显露出来,所以孟子更希望有人能借助他的仁政理想一统天下,解救人民于乱世之中。孟子在各国游说诸侯十余年,但现实却让他以仁政救民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落空。

(一)重利时代对道德的忽视

孟子虽然以思想家的眼光敏锐地意识到天下终将归于统一,但是对于在乱世中挣扎的各国诸侯来说,孟子的思想无法给他们带来最快捷的战果,能够迎合大小诸侯急功近利心态的是法家的改革思想。法家崇尚暴力,主张严刑峻法,重视对国家战斗力的提升。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主张对老百姓诱之以利,绳之以法[2]76。以利益关系来联接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使得社会中充满了冲突与矛盾,加上严苛的刑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甚至为了不被连累而互相告发。尽管法家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各国诸侯并没有重视这些潜在矛盾,他们只看到采用法家的主张后,国家在对外战争中胜率增加,能够迅速壮大国力。秦国采用商鞅之法在各诸侯中脱颖而出,最终完成统一,实现霸业,但二世而亡的悲剧说明了法家思想的弊端,同时也反映出各国诸侯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一时、一国的利益。

处于战争中无所依附的平民则更青睐杨朱的思想。杨朱强调个人的价值,是一种极端的利己主义,拒绝做一切有利于群体的事情[2]60,纵然这件事对群体有极大的价值,而自己只需牺牲极其微小的利益。杨朱的这种思想导致公利难以实现,人民缺乏群体认同感,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很不利的,没有人愿意为共同的利益而牺牲,而私利又难以统一,长期以来社会必将充满冲突与矛盾。

在战国这样一个全民逐“利”的时代里,孟子高呼仁义道德,也许很吸引人,但是当现实的利益受到侵犯时,被“利”支配的行为模式又会重现。由于社会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大多数人包括各国诸侯在内,都被感官上的欲望所支配,孟子企图以一人之力或一国之力来引导社会风气的改变显然充满了极大的理想性,所以希望以仁政来终结乱世终究是不太合时的。

(二)“不忍人之心”之于治理的乏力

孟子仁政理想的内在根基是从对“不忍人之心”的扩充开始的。从孟子劝齐宣王正视其“不忍人之心”的论述可以看出其需要一定的眼前的、当下的情景的诱发[3]21,即使“不忍人之心”是人固有的本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对每一件事或每一个客体表现出来,因此具有局限性。所以齐宣王能对牛产生恻隐之心,却无法对百姓的处境感同身受,或者说他所看到的场景,没有达到能触发“不忍人之心”的程度。而且即便齐宣王开始正视他的“不忍人之心”,如果没有孟子在旁边引导他可以将其转移到国家治理上来,开始行仁政,齐宣王也许只会认为自己是个同情心泛滥的人。由“不忍人之心”到“行不忍人之政”的推导,也许只有类似“先王”这样的贤君或是孟子这样以百姓利益为行为准则的思想家能够想到。这样一个本身带有局限性的推论,加上一个并不算具备太多仁心的齐宣王,施行仁政只能停留在幻想之中了。

(三)先王之道缥缈难求

儒家的“法先王”思想源于孔子,作为孔子坚定的追随者,孟子自然继承了对先王的无限崇敬之情。通过对“先王”具体形象的描述,孟子所提倡的道德观与理想的政治制度也就形成了,先王的道德标准与他们所实行的仁政也就成了评判的标准。综观孟子所遇到的君主,不管是有仁心但迫于现实而放弃仁政理想的滕文公,还是务实好利的梁惠王,或者是有志于一统天下的齐宣王,他们都各有特点,但是从孟子的参照标准来看,虽不至于一无是处,但也都与“先王”的形象有很大的差距。依照孟子的标准,不仅在战国时代鲜少有符合“先王”标准的人出现,即使扩展到中国的封建历史之中,“先王”式的人物也是寥寥无几。在现实政治中将仁政寄托于这样千年难遇的君主,仁政的理想就会显得脱离现实、高不可攀。此外,对先王的极其追捧,也可以看作是对“仁”的极端追捧,即认为“仁”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其他物质的因素相比之下就显得微不足道。在某种意义上,既将道德以外的因素加以道德化,同时又蕴含着轻视经济、政治等非道德力量的倾向[2]31,这样的“先王之道”就与现实的政治差距甚远。

三、结语

孟子的仁政思想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无法实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我们必须承认孟子的仁政理想虽历经千年但依然耀眼。他为了让人民远离战祸、安居乐业而不停奔走,即使四处碰壁,也从未放弃他的爱民之心,这更是激励了无数后来的仁人志士。

参考文献:

[1]李翔海.儒家“义利之辨”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J].学术月刊,2015(8).

[2]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胡发贵.孔孟儒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60.

作者简介:孙蓓(1995—),女,汉族,江苏镇江人,单位为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哲学理论与现实。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归因孟子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磨刀不误砍柴工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归因、归责与灾难——基于雾霾与地震的比较分析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