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河水上峒河桥

2021-06-23 07:59黄菲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吉首多情黄永玉

黄菲

相比别的河流,峒河的美,似乎更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内容。因为峒河是湘西的河流,而湘西,是一片那样丰饶、神秘、野性、多情的土地。

在旧县志和史书中,峒河及其支流统称“浯溪”“浯水”或“武溪”“武水”。她流过的区域,古称武溪苗蛮之地,为武陵山腹地。汉伏波将军马援有诗《武溪深行》,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可见峒河历史之悠长。

她清澈的流水,流经一个个宁静的村落。有一条河,日子似乎就多了几分诗意,几分古意。河边的人们,打鱼捞虾,游玩对歌,仿佛天地之间,生活就是这样缓慢而悠长。夏天,河水碧绿清凉,乡村的孩子们在河里游泳,妇人们在河里浣衣,男人们在河里洗澡,人们与这河流相依相存,在河畔繁衍生息,时光如河水一般生动,质朴,千年不息。峒河流域是苗鼓文化的發源地。湘西地瘠民贫,生存艰辛,先人们唱起歌,跳起舞,擂起鼓,抒发胸臆,消解愁苦,歌声和鼓声如同峒河之水,时而婉转,时而激越……

她清澈的流水,悠悠穿湘西首府吉首城而过。对于吉首而言,峒河孕育着她的生命,酝酿着她的灵气,见证着她的历史。多少年来,小城的房屋依水而建,小城的百姓临水而居,小城的儿女在水边浣衣嬉戏,就此形成了东正街、向阳街这两条隔河相望的老街。峒河的碧水就这样浑然天成地融入吉首人的日常生活。夜间向阳坝下天然肆意的滩浪声,清晨河面上氤氲迷蒙的白雾,倒映在清澄河水中的芳草、碧树、长空、白云,峒河不只是这座城中的风景,更是这座城的气韵。

峒河上有四座桥。造桥的,是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黄永玉。这四座桥,一曰“肥”,一曰“爱”,一曰“花”,一曰“醉”——这精灵古怪的名字,也只有那放浪多情的汉子才想得出。这四座桥,和着桥下的碧波荡漾,和着两岸的古旧民居,和着苍老温润的石板街,和着寻常人家的炊烟,和着浆洗衣物的捶打声,在这条无愁河上,合奏着一支曲子,似乎平平常常,却又荡气回肠。

每座桥都有雕像。花桥的铜雕是三个山花般的姑娘,纯真坦荡,怡然舒展,眉目间尽是湘西女子的秀丽妩媚。铜雕的原型是黄永玉的画作《三月天》。黄永玉来看桥时,指着中间的雕塑说,这个真像宋祖英,回去后,他要告诉她。

爱桥的铜雕是一对亲吻的青年男女,轻灵飘逸,却又青春矫健,宛若御风而来。这一对年轻的恋人,倾尽全力地靠向对方,脸上的神情是忘我而陶醉的。

肥桥的铜雕是一位双手高托胖娃的丰硕妇人,妇人的脸上笑出深深的酒窝,光着屁股的胖娃则开怀大笑。年丰景好,子孙延绵,兴旺发达,这座雕塑的意喻,也是世人的祈愿。

醉桥采用了土家族风雨桥的建筑形式,桥廊的四个角上各置有一铜雕醉汉,有的席地而坐,醉意蒙眬,有的醉得趴在桥栏上,有的醉卧在长凳上,还有一个则醉得酣睡于地上。

这四座桥,都凝结着传统的湘西之美——神奇久远的文化底蕴,自在天然的生活方式,浓郁淳朴的风土人情……

一河碧水从向阳坝不管不顾地欢腾扑下,千万朵白色的浪花层层溅起,“肥”“爱”“花”“醉”四桥沿着峒河蜿蜒秀丽的河道次第排列开来,与沿河的传统民居相映成趣。花桥美丽,爱桥浪漫,肥桥丰硕,醉桥生动。步桥而过的人们,在这座城里劳作,栖息,奔波,歌唱,相爱,繁衍,如果有心的人一一描画下来,这每天在峒河边迤逦展开的生活画卷,又怎么会逊色于《清明上河图》呢?

肥桥旁边有一座小小碑刻,镌刻着黄永玉的一封信。那年,吉首四桥建设的负责人去万荷堂汇报工程进展,黄永玉忽然问:“修桥的工人都是本地人吗?”负责人回答:“大部分是。”“哦。”黄永玉一面应着,一面走到一旁,裁了张纸下来,提笔写了一封信,请他带回来。如今这封信就以碑刻的形式被永久保留下来了。

这就是峒河儿女。走得再远,骨血里,魂魄里,多情的本性还在,“我们湘西人的脾气”还在。

猜你喜欢
吉首多情黄永玉
马寿涛、王江、贺炜作品
忆苏卿,多情应笑我
拟人手法真多情
吃遍吉首
你把这匹马拉走吧
悯蚕
刘宛丽、罗云梦、张明、赵常春作品
作品赏析
你把这匹马拉走吧
黄永玉:你们都太正经,我只好老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