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豪,杨伟红,陈晨,余伟(.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500; .国家管网集团闵投(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LNG国际贸易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热点,LNG在我国天然气供应和使用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益突显,LNG产业链也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中小城市和内河沿江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些地区建设小型LNG接收站成为可能[1],可通过小型LNG船从大型LNG接收站运输和分销LNG,以满足市场需求。
浙江LNG接收站为基本负荷型,功能为LNG接卸、存储、加压汽化和外输。接收站通过天然气管道向下游工业用户、燃气电厂和城市居民用户输送天然气,并通过汽车槽车运输向周边地区供应LNG,为浙江省和周边地区提供优质、清洁能源[2]。为实现小型LNG船转运分销,浙江LNG接收站设计了装船返输工艺,成为国内首个具备装船返输功能的大型LNG接收站。
浙江LNG接收站在码头卸料工艺上设有4根跨接管道,使卸料管道与低压外输管道连通,实现装船返输功能。装船返输时,低压泵输出的LNG通过跨接管道流向卸料总管,随后通过卸料管道和卸料臂流向LNG船,进行卸料,产生的BOG通过返气臂返回到储罐。
接收站生产运行分为四种工况:
工况1:接收站零外输,即无气态高压外输、槽车装车外输和装船返输,接收站只运行一台低压泵对码头卸料管道、零输出循环和槽车装车循环管道保冷。接收站在调试初期即为这种模式。
工况2:接收站进行气态高压外输和槽车装车外输,并对码头卸料管道进行保冷。
工况3:接收站进行气态高压外输、槽车装车外输,同时进行LNG船的卸料。
工况4:接收站进行气态高压外输、槽车装车外输和装船返输。正常运行期间,接收站处于工况3和工况4。
接收站按工况4运行期间,外输量在高峰值时,装船返输能力最小为401 t/h;在不放空的情况下,气态外输最小时,装船返输能力最大为930.7 t/h。
因此,接收站正常运行期间,装船返输能力为401~930.7 t/h。
装船返输时,若LNG船容积为80 000 m3,则LNG反装船卸料平均时间为52.8 h,包括靠泊、系缆、离泊等的作业时间约9 h,装船返输作业约需60 h,共计3 d。故接收站每月最大可装6船容积为80 000 m3的LNG船,但考虑LNG库存和实际外输量,实际装船数较少。
(1)卸料臂、返气臂连接:装船返输时,外输流量仅为697~930.7 t/h,远小于单个卸料臂设计流量,操作时只连接一个卸料臂(如卸料臂A)和返气臂。
(2)卸料管道氮气置换:用氮气置换卸料臂和返气臂,降低管道氧气含量并使管道干燥,要求氧气含量≤2%,水露点≤-40 ℃。
(3)卸料臂预冷:打开16″蝶阀提供小流量LNG预冷卸料臂,至管道温度降至-110 ℃,产生的BOG排放到LNG船货舱并通过返气臂返回岸上BOG总管。
(4)装船前计量:关闭LNG船货舱进出口阀,通过CTMS计量货舱中的LNG。
(5)装船返输:设置好装船流程,岸方启动低压泵,通过岸方16″蝶阀或船方卸料阀HV-002控制装船LNG流量和压力。外输流量稳定后运行在线色谱仪分析LNG组分,并出具分析报告。
(6)卸料臂氮气吹扫:返装船结束,关停低压泵。吹扫卸料臂和返气臂,直至合格。
(7)装船后计量:停止装船后,关闭LNG船货舱进出口阀,通过CTMS计量货舱的LNG并出具计量报告。
(8)卸料臂、返气臂脱离:氮气置换合格后,脱开并收回卸料臂和返气臂。
通过HAZOP分析对装船返输操作进行风险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装船返输操作风险分析
装船返输时,手动操作16″蝶阀V-001调节流量,控制LNG的流量和压力,由于受到气态高压外输和槽车装车的影响,装船返输流量和压力波动较大,降低了控制的稳定性,且设计上蝶阀V-001不能用于调节。如阀门失效或操作不当,将影响再冷凝器操作的稳定性。基于以上原因,可将V-001改造为用于调节流量的气动调节阀,并设置手轮以便应急操作。
小型LNG船货舱容积较小,装船时压力对系统影响较大,可在控制阀下游设置一台远程压力表检测、监控装船压力,并设置压力高报警和低报警。同时,对阀门设置压力控制器。
卸料臂预冷时,V-001阀门尺寸较大,不利于控制流量和预冷效果,可增设2″旁路阀用于预冷。
装船返输工艺经优化后,可提高接收站操作的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有力于接收站安全平稳生产。优化后装船返输工艺流程图如1所示。
图1 优化后装船返输工艺流程图
(1)目前接收站装船返输量较小,仅为401~930.7 t/h。
(2)接收站装船返输应考虑LNG船的接卸、气态高压外输和槽车装车外输情况,并兼顾库存的平衡,合理安排装船的船期。
(3)通过优化装船返输工艺,增设预冷旁路和控制阀组,有利于提高接收站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操作的平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