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炜,李 红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云南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1988年批准建立的“永平金光寺州级自然保护区”,批复面积为10000 hm2,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发布的第一批15个自然保护区(点)之一。199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级为“云南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9584 hm2。2008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将保护区面积调整为9193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940 hm2,缓冲区面积2758 hm2,实验区面积4495 hm2。自1988年以来,有关保护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在植物区系划分[1]、兽类研究[2]、保护区管理[3~5]等方面有少量研究报道。土地资源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是导致景观结构改变的直接原因,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评估生态环境变化[6]。由于保护区所在区域与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存在重叠,受一定人为活动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变化,文章基于最新调查数据对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为后续保护区的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云南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9°27′~ 99°36′、北纬25°07′~ 25°14′,涉及杉阳镇和水泄乡。保护区矢量总面积为9196.63 hm2,最高海拔(木莲花山)2913.2 m,最低海拔(澜沧江江边库区淹没线)1140 m,相对高差达1673.2 m[2]。保护区所在区域属于滇西横断山区,系云岭山脉博南山的一部分,主要地貌为中浅切割的中山山地。气候类型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年平均气温12~14 ℃,年均降雨量1033 mm。保护区类型为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以元江栲林为代表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原始生态系统和以青榨槭、滇藏木兰、水青树为代表的稀有植物群落,以及云南红豆杉、毛红椿、云豹、金钱豹、黑颈长尾雉、蟒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区植被可划分为半常绿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灌丛6个类型,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1]。保护区有植物156科484属1001种,其中有116种是中国特有种, 80种为云南特有种,有兽类12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4种[2,7,8]。
数据为保护区矢量界线及该区域2019年国土调查数据,采用ArcMap10.2.2软件从矢量数据中获取保护区的相关数据。
通过对保护区2019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进行统计(表1),从表1可见,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用地、其他土地11种,其中以林地为主,面积为8367.08 hm2,占比达90.98%,其次为耕地,面积占比为3.50%,再次为园地,面积占比为3.09%,草地面积占比为1.06%,其余类型面积占比合计为1.37%。从图1可见,保护区内的耕地、园地及建设用地(包括工矿仓储用地、公共管理与公、交通运输用地、特殊用地、住宅用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四周,中心区域分布较少;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为保护区自然状态下的沟箐及河流,仅在中西部建有库塘一个。
表1 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
从表2可见,保护区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为主,面积比例占绝对优势。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同,实验区涉及的土地利用类型较多。除林地外,核心区的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较大的为水域及水利设用地,主要为沟箐和河流,其面积占核心区面积的0.82%,其次为耕地,面积占比为0.33%,园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及住宅用地面积占比均小于0.06%;缓冲区中除林地外,耕地面积相对较多,面积占比为2.23%,其次为园地,面积占比为1.47%,草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域及水利设用地面积占比均小于0.71%;实验区是人为干扰较大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较大的4类依次为林地、耕地、园地和草地,比例分别为85.16%、5.65%、5.40%、2.04%,其余类型面积占比合计为1.75%。
图1 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表2 保护区各功能区土地利用现状
通过对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知,保护区及各功能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特别是实验区,建设用地各功能区均有分布,耕地、园地、住宅用地及交通运输用地等干扰较大的类型已深入到缓冲区及核心区。保护区的建设是以保护为优先原则,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禁止建设性和经营性项目(科研、监测及管护用房除外),过去保护区的功能区划一般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3个区,近期国家启动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该项工作的目的是有序解决自然保护地范围和功能区划不合理,与其他自然保护地重叠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矛盾冲突,其中涉及功能区优化,将三区调整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可通过此次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将该保护区的功能区进一步优化,缓冲区边缘区域人为活动干扰较大区域可优化为一般控制区,实验区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区域可优化为核心保护区。原核心区及缓冲区内的耕地、园地可通过林业措施有序退出,目的是逐步降低人为干扰,为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提供较好的生境。
(1)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为耕地,再次为园地。
(2)保护区各功能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耕地、园地、住宅用地及交通运输用地在核心区及缓冲区均有分布。
(3)功能区划存在不合理之处,具有一定优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