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香,蒋凤昌,朱水勇,丁建成,周 平,姜荣斌
(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23;2.江苏永泰建造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昆山 215300;3.泰州市城市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江苏 泰州 2253001)
泰州古称海陵,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泰州市下辖有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约为5788 km2,泰州市的常住人口约506万人,城镇人口300多万人,城镇化率66.0%。
泰州市的地形地貌特征为: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织。北部地区湖泊分布较多,具有显著的水乡特点,地势低洼,水网呈向心状,由四周向低处集中。江淮分水岭由西向东从中部穿过该市,境内河流大致以通扬公路为界,路北属淮河水系,路南属长江水系。泰州市在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
泰州市的中心城区是海陵区,总面积370 km2、总人口54万人。辖区共分为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中、京泰路6个街道。如图1所示,泰州中心城区的建设与发展思路是:立足长三角Ⅱ型大城市定位和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方向,主动以特色发展、内涵提升参与融入区域发展,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城乡高品质建设、高水平融合。
为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韧性理念与城市建设实践的不断融合,如何提高城市韧性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建设“韧性泰州”是建设“祥泰之州”的重要内容。
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是指经历自然灾害(诸如地震、暴雨、台风、洪水、海啸等)和突发事件(诸如瘟疫、战争、爆炸、火灾、社会冲突等)之后能够快速重组和恢复生产能力的城市,是具有稳健容忍度和弹性的城市。通常所述的城市韧性(urban resilience)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城市能够从突发事件和不利影响中及时所弹的能力;第二是指城市对于突发事件和灾害的预防、承受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图1 泰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
韧性 (resilience)原本是物理学中表示材料性能的名词,是指材料受承荷载、吸收能量而能恢复其变形的能力,该词来源于拉丁文resilio(re=back 回去,silio=to leap跳 ),含义为“跳回的动作”,也是指物质承受外来冲击而能保持稳定的性能[1]。到20世纪70年代,韧性概念首次被加拿大生态学家 Buzz Holling引入到生态系统研究中,提出“生态韧性”的概念,随后“韧性”被扩展到社会学、城市建设等领域。韧性的内涵非常丰富,是由多元性、冗余性、适应性、鲁棒性、稳定性、智能性、协调能力、模块化、灵活性、时效性、预见性等属性组成。
“韧性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结构韧性、过程韧性和系统韧性三个层面。其核心作用是保证城市的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行。清华大学在研究城市安全运行时,提出了安全韧性三角形模型(图2),必须统筹考虑公共安全事件、城市承灾系统和安全韧性管理三部分[2],才能真正做到城市韧性的整体提升。并且重点强化城市的给水、排水、交通、能源、通讯、防洪和防疫等生命线基础设施的韧性,确保设施韧性以维持城市正常运营,从而提升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政府韧性。
图2 城市安全韧性三角形模型
图3 城市韧性受灾反映机理曲线
韧性城市在承受突发事件或灾害后的反映机理,如图3所示,体现了城市韧性的过程性,包含三个主要环节:抵抗→恢复→适应[3]。“抵抗”体现了韧性城市的承载力,其受动扰动后会自动吸收其能量,从而保证城市核心功能不至于因扰动而完全被破坏;“恢复”体现了韧性城市的稳定性,从基础设施系统至社会系统,当灾害扰动发生后能够快速恢复,并可达到各系统的初始状态,或接近初始状态;“适应”体现了韧性城市的自愈性,城市各系统通过学习、协同、恢复,改变其结构,以应对不确定性的扰动和破坏。
随着受灾扰动的多次发生,韧性城市的承载力、稳定性和自愈性将会动态演进,城市“免疫能力”将会进一步加强[4]。
“韧性泰州”建设,可以泰州中心城区为首,进行示范引领,融入韧性思维,制定规划方案,推进实施。韧性城市建设包括韧性社区公共空间、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医疗系统、韧性管理系统、韧性交通系统、韧性通讯系统等方面。
在城市建设的各类系统中,社区是最基本的、最关键的空间单元,是私人空间向城市空间汇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城市遇到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冲击时,社区是应对事件的第一线,因此,保证社区韧性是保证城市韧性的源头。在阐述泰州的韧性社区建设时,可划分为新建规划建设和老旧社区改造建设两种类型。
3.1.1 新建项目的规划建设
泰州城市建设的总趋势是向南推进、沿江发展。因此城南区块的建设推进速度很快,例如周山新城的建设,围绕天德湖公园周边,开发楼盘包括华润、绿地、周山汇水、华泽天下等社区。另外随着泰州体育公园项目的建设,向南推进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在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方面应该融入韧性建设理念,具体梳理如下。
(1)韧性社区应规划设置足够数量的超市、便利店等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零售服务店,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民以食为天,零售服务店是城市面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时应急管理的关键节点。物质供应充分的前提下,通过步行的出行方式,可以方便地获得生活必需品,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出行风险,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有利于居民在抗灾防疫过程中自我隔离,减少因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5]。
(2)韧性社区应规划设置足够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融入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内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在行动上方便地满足了居民的卫生防疫需求,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在精神上缓解了居民在突发事件中“怕去医院而又必须医疗抓药”的恐惧感[6]。
(3)韧性社区应规划设置足够数量的绿色开敞空间。绿色开敞空间在城市抗灾防疫中可以用作临时应急的避难场所和缓冲区。不仅可以发挥物理隔离的效果,而且可以调节居住区环境,从而起到调节社区氛围和居民心理的作用。
正在建设的泰州市体育公园“一场三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健身馆),则应考虑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可能作为城市应急处置的柔性空间,可以临时征用作方舱医院或灾害避难场所,因此在建设期就可做好适当的管线预留预埋工作。
3.1.2 老旧社区项目的改造建设
由于老旧社区年代久远,其抗灾能力非常薄弱,导致社区韧性差、风险高。泰州市的主城区老旧小区众多,政府开展“城建惠民”行动计划,编制老旧小区整治和改造规划,2019年泰州实施老旧小区“微整治”30个,完成46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老旧社区的整治和改造质量,应该将韧性理念融入改造规划方案,构建老旧社区的户外空间韧性体系。
(1)优化改造社区的绿化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和道路空间,实现社区空间的多功能性,使其成为“紧急避难场所”、“防灾疏散通道”等防灾功能的公共空间。老旧社区改造应确保道路空间的有效通行宽度大于4 m,确保消防通道和物质转运通道的畅通。老旧的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增加楼层之间的通达性,尤其是对老年人密集的老旧社区。
(2)社区韧性改造采用多中心的布局方式,实现社区资源系统均衡分布。同时针对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保证其多路径性。因此,保持社区各系统间有机地相互联系,同时实现系统功能的备份能力。每个防灾分区在各个方向上至少保证有2条防灾疏散通道。以致当一条应急通道受阻失灵后,居民能够有效的转向另一条备用、冗余的应急通道。
(3)拆除公共空间内居民自行“圈地运动”所造成的违章建筑,消除社区内的交通阻碍,提升其应急能力。
(4)老旧社区的给水、排水、燃气、强电、弱电、消防等管线的改造与升级,提高社区管线系统的抗灾能力,增加其韧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建设是韧性城市的基石。基于韧性理念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不断完善,是提升泰州中心主城区功能的重要措施。
3.2.1 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用于容纳称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各类市政管线,这是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据泰州市的城市开发建设2013~2030年总体规化,泰州市构建“三核一带两片”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根据泰州市中心城区的区位分析图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对电力、电缆、通讯、给排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尽量多地将管线收容到地下的共用隧道空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6],实行“韧性规划、韧性建设、韧性管理”。目前泰州已经在建京泰路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提高韧性基础设施的水平。
3.2.2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
暴雨之下,在城市可“看海”,这是在许多城市新建区域发生的现象,这也是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消除的现象。建设“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要让城市的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能够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泰州市主城区已经规划了6个海绵分区:分别是北部街区、老城核心区、东北片区、东南片区、周山河新城和临湖新区。按照韧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要求,可以采用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旱溪、湿地等措施,规划设计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市政工程与景观绿化工程,使用透水型材料和铺装工艺,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构建“蓄、滞、渗、净、用、排”的韧性城市综合排涝体系,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既可以实现全面提升韧性城市的防涝能力,又能够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泰州市可以主城区为示范,推进姜堰区、高港区、靖江市、泰兴市和兴化市规划实施,建设省级和国家级海绵城市,提升城市的抗灾排涝能力,实现城市生态发展良性循环,提升城市生态韧性。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的目标。
3.2.3 城市景观带的规划建设
泰州乃是三水汇聚之州,河流纵横交错,天然资源丰富。应深入推进城市景观带、湿地走廊等的建设,突出城市河流的自然风貌,并且高度重视城市设计品质和规划建设水平,融入韧性城市建设理念,提高泰州主城区(海陵区)的发展能级,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
当城市遭受突发事件或灾害冲击时,城市医疗卫生系统将经受巨大考验,该系统在城市救灾、灾后恢复、防止灾害蔓延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7]。建设韧性医疗防疫系统,既能够减轻灾害对城市居民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又能够通过有效运行系统,救治更多的群众,振奋受灾民众的信心,提升城市各系统的韧性水平。因此,需要从物理、社会和信息三个方面提升医疗系统的韧性。
3.3.1 提升医疗系统的物理要素的韧性
医疗卫生系统的物理要素主要包括医疗建筑、医疗设施与医疗相关物资等相关内容。其中医疗建筑(主要是医院)的韧性规划建设是重中之重。
泰州市人民医院在继南院建设后,又规划建设了新院区,泰州市中医院也规划建设了新院区,目前泰州市中医院新院区二期工程在建设中,其他医院也有相关新建筑在建设之中。将韧性理论融入医院规划建设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医院规划设计应该在院区内预留足够的绿化、休闲空间,提供足够的冗余场所,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治工作提供弹性空间。
(2)泰州的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在新院区建设时,应考虑设置发热门诊部,为防疫抗疫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3)医院建筑内部的科室布局应充分考虑医疗工艺流程,规划好医院内部的人流、车流和物流,做到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以至于从源头上减少甚至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等事件发生。
(4)规划设计并组织好医院建筑内部的气流,防止感染事件发生。
3.3.2 提升医疗系统的社会要素的韧性
医疗卫生系统的社会要素包括医疗制度、医患关系、应急管理等相关内容。医疗制度是保证医疗系统正常运转的柔性保障,在执行国家和省级部门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尚应针对泰州地方实情制订针对性较强的保障制度;医患之间,应在展示医术医德、树立标兵、表现仁爱之心等活动中构建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应急管理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尤其重要,应急人员、应急组织架构、应急处理方法、应急基础设施,都应事先落实,并且定期演练,确保医疗系统的韧性长存。
3.3.3 提升医疗系统的信息要素的韧性
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要素则包括医疗系统内部诸如急救通讯、电子病历、挂号信息等方面的各类信息流。同时,医疗系统也是韧性城市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与韧性建筑、韧性基础设施、韧性交通、韧性通讯、韧性政府等其他子系统密切相关。
提升医疗系统的信息要素的韧性,可以通过医疗系统APP平台实现信息集成,并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完善。泰州市的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已基本实现医院内部的医疗系统信息化,但是如果进一步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医疗系统信息集成与联动,将会大大提升医疗系统的韧性水平。
韧性城市的政府管理系统是各子系统的枢纽,它为各子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制度保障。韧性管理系统要确保其系统内部的各组织机构、以及组织机构间的交互协调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并且要与系统外的各单位构建协同关系[8]。
泰州市的城建系统、医疗卫生系统、交通系统、电信系统等子系统皆有本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但是缺乏融合多个系统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使得系统之间的信息是割裂的,不能形成综合应用。如果要增加城市管理系统的韧性,则应该开发设计协同各子系统的管理平台,具体性能特征如下。
(1)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深度学习、建筑信息模型(BIM)、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2)在泰州探索“网格+警格”“一中心三平台”基层综合治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协同交通系统、消防系统等系统,智能化实现城市防灾安全管理。
(3)协同医疗卫生系统、气象系统、物资供应、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实现城市防疫管理。
(4)动态实时获取城市运行信息,并且可进行智能分析,逐步实现智慧城市管理,支撑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筑群落的智慧运维和科学防灾的可视化管理。
建设韧性城市,是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建设“韧性泰州”已经在路上:近年来,泰州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提出的宜居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防疫“祥泰之州”等概念,都可纳入韧性城市建设范畴。只是这些推进建设的活动,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在建设韧性城市。建议“建设韧性泰州”应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写进泰州“十四五”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全局性、综合性和引领性的实施方案,以“系统性”的方式统一部署、分部实施,推进韧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