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的空间叙事伦理

2021-06-23 01:28张婷婷袁智忠
戏剧之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机长灾难乘客

张婷婷,袁智忠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电影的空间形式是怎样的,在这样空间形式中又表述了怎样的叙事内容,这直接体现出一部影片的美学倾向。”《中国机长》改编自2018 年5 月14 日四川航空3U8633 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不同于《萨利机长》以灾难后的调查入手,探究迫降的合法性与机长的心理,《中国机长》聚焦于灾难本身,建构了私人生活空间、灾难救助空间、灾难发生空间以及灾难延伸空间,真实地再现了“航班起飞前—突发紧急情况—成功安全降落”的全过程,在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展现了家庭伦理、职业伦理、人性伦理与生命伦理的主题,其中蕴含了对个人品质的肯定、对团结精神的赞扬、对共事之情的表达,展现了社会各界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从而弘扬了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的伦理道德精神;描绘出一幅生死面前众生百态的画卷,凸显了机组人员沉着冷静的素养以及极高的专业能力,塑造了平凡英雄的伟大形象,为国产灾难类型片的创作提供了范例。

一、私人生活空间

生活空间是一种以日常化的居住活动为中心的建筑环境。《中国机长》是以机长刘长健为中心人物展开叙事的,因此,影片开头的第一个叙事空间便是机长个人的生活空间,即刘长健的家中。家是一个十分生活化、私密性的场所,而浴室更是具有隐私性,影片一开始就让观众从最私人化的角度来了解机长这个人物,重点展现了刘长健的道德伦理,突出了机长这一具有伦理价值的主要英雄形象,从细节展现个性,更具有说服力。在浴室中,机长洗澡的时候会用手机计时来练习憋气,严格把控时间;裸露的上半身,身材健壮魁梧,体现出其自律、严谨的个人品质和强健的体魄,与机长过去在部队当过兵的经历相对应,以及为其在飞机遇险时的沉着稳重、冷静应对,高素质、专业化,最终挽救灾难的行为做铺垫。

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往往表现出更为放松而柔软的一面。与工作时声色俱厉的机长不同,刘长健在家中更多展现的是家庭伦理关系中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他会在离开前到女儿的卧室温柔地与熟睡的女儿亲吻告别,细心地将女儿生日宴会的物品摆放整齐,耐心地给收养的小狗滴眼药水等等,这些是家庭伦理关系中“一家之主”的行为,慈爱、一丝不苟,温柔且细腻慈爱的父亲伦理形象与不苟言笑甚至被称为“脸色臭”的严肃机长形成反差,却不冲突,反而使人物更加立体多面。在得知飞机遇险时,同样是在家这一生活空间中,机长妻子和女儿在担心的同时也相信机长能够将飞机成功开回来,而来自亲人的理解和信任也是让机长坚持下去的信念;最后,劫后余生的机长回到家中,和亲戚朋友们一起庆祝女儿的生日,与家人相拥,让观众感受到热烈的爱和幸福,这也与中国人注重家庭的伦理观念形成对照,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灾难救助空间

(一)工作空间

“影片以民航人的普通一天为切入点,不避生活的琐碎芜杂而在一种日常生活背景、职业生活经历中描绘出一幅形象鲜明的英雄群像画卷。”首先,影片在“四川航空重庆运营大楼”这一工作环境中描绘了登机前的一系列事件:与爱人告别、机组成员登记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用餐时的惬意交谈等,以此交代了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客舱机组准备室以及驾驶舱人员准备工作,体现了专业性,为遇险时的镇定和应对措施做铺垫;同时,在用餐地、走廊等地方又通过生活化的对话展现出人物性格和同事之间的伦理关系;在重庆国际江北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监管着机场地面、停机坪、客运大楼、货运中心;在候机大厅中,有乘客感叹机长的身材好,还有藏族小朋友与机长用藏语问候,展现出乘客与机长伦理关系。既以影像化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民航行业的工作日常,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塑造了真实立体的民航工作者形象,突出英雄的人性,为影片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二)救助空间

除了上述空间以外,影片还通过以下空间的构建,展现了在这场灾难中的救助行动:北京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气象中心的预测:“影响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对流云比昨天预计的更强”以及对航线的分析,暗示了四川3U8633即将遭遇的灾难;民航西南空管局,重庆江北机场塔台管制室、重庆进近管制中心、成都双流机场塔台管制室、成都终端管制室等分别管制航班的不同飞行高度;成都区域管制中心也做出了“强对流云团会对经过区域的航路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的预测,并在飞机遇险时,及时同意其进行上升或下降的请求,时刻关注并分析飞机的情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运行控制中心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并且公安、医护、消防、安保都到达机场等待救援;西部战区空军参谋航管部也在得知飞机遇险后中止训练,配合迫降。这些救助空间的堆砌,展现了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了解到的专业。当飞机遇险时,每个部门、每个人都非常焦急,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一声声“四川8633”的呼叫,是传统伦理道德中团结互助精神的体现。《中国机长》救助空间的建构一方面展现了机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为灾难发生时的临危不乱做了铺垫,从不同角度凸显了英雄人物的平民化,颂扬了平凡岗位的伟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我国航空行业的各界分工明细、有条不紊,团结互助的传统伦理精神,呈现出机长生活的社会是生命至上、国家、他人利益至上的社会,是在奉献自我、拯救他人的文化土壤中生长的,表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主义伦理道德。

三、灾难发生空间

灾难空间是指灾难发生的环境、场所,在影片《中国机长》中则特指外部空间——高空,以及内部空间——机舱。“灾难电影致力于以强有力视听语言创设令人震撼甚至恐惧的灾难场景。”《中国机长》将叙事重心置于灾难事件本身,对灾难空间的成功建构还原了极端恐怖的险情现场,极大地渲染了惊险刺激的氛围,表现出面对险情时的人性伦理,凸显了机组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感,是塑造主要英雄人物以及描绘英雄群像最具有美学价值和伦理意义的空间。

(一)机内空间

1.驾驶舱

影片在1:1 还原的空客A319 模拟机中着重建构了封闭的内部空间。首先,在驾驶舱内展现了机长、第二机长以及副驾驶之间的伦理关系:起飞前,机长对副驾驶浮夸的性格和油嘴滑舌表示不屑,甚至嘲讽。但在最为惊险的驾驶舱中,当风挡玻璃脱落,副驾驶徐奕辰被吸出机外时,机长迅速决断、坚毅果敢,力挽狂澜,紧紧抓住副驾驶。第二机长回到驾驶舱后,迅速加入险情营救中。副驾驶也在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极端恶劣的环境不断挑战着人类的极限,他们三人通力合作,一起成功将飞机安全降落,途中两次出现三人的手握在一起的画面,表示在经历生死考验之后三个男人不仅是同事关系,更是成为了共患难的兄弟。机长打破了对副驾驶的偏见,对其表示了肯定,副驾驶也更加敬佩机长,听从机长的教诲。

2.客舱

在客舱中,起飞前和飞行途中,出现吴先生这样故意刁难乘务员的乘客,以及面对险情时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哭、怒吼,甚至离开座位的乘客。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客舱机组人员都耐心应对,细心安抚。生死面前的众生百态,人性暴露,她们以自己的专业化和细腻使得人们配合工作,并且相信机长;客舱中散落一地的物品、乘客惊慌失措的叫喊与乘务人员镇静和克制形成对比,她们以女性特有的坚定与温柔抚慰人们的躁动和不安。在封闭空间中,人极度缺乏安全感,不确定性与生命威胁激发出人性最本质的一面。乘客之间,年轻人给聋哑姑娘表白,夫妻之间坦白,这些都是面对生命威胁时,人性最真实的体现,而机组人员的反应无疑是超越了本能的束缚,彰显了凡人英雄的崇高精神。此外,当机长在高空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幻觉时,他的女儿和客舱乘客的幻影交替出现在客舱这一空间中,这一具有超现实性和表现力的画面,相当于机长的“潜意识空间”,以此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亲情和责任的力量让机长坚持下去,成功迫降。

(二)机外空间

《中国机长》通过精湛的特效手段还原了3U8633 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外部空间,属于“助推叙事的情节性空间”。一望无际的万米高空,白雪皑皑的广阔高原,全景视角下的飞机在山峦起伏间颠簸行进,渺小且无助,灾难的危急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中国机长》在尊重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虚构了飞机穿越积雨云的情节,“为人物的行动制造障碍在叙事中至关重要,障碍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空间环境。”飞机所处的天空这一空间中,电闪雷鸣的云层夹杂着冰雹,营造出强烈的紧迫感和悬念气氛,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激发了观众的恐惧与紧张之情。此外,天空中的其他飞机也在帮忙呼叫“四川8633”,在机外空间的反衬之下,更加突出了机组人员之间的共事之情,在危难关头相互信任、通力合作的伦理道德精神。

四、灾难延伸空间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是四川8633 航班的目的地,当得知飞机遇险时,藏族乘客的家人们焦急等待,一起不断地祈祷着机上的人员平安;劫后余生的乘客到达西藏后,藏族乘客与家人拥抱,汉族乘客结伴而行,与当地人一起跳舞、朝拜,表达感恩;在青藏高原山脉的登山者和游客看见了冲出积雨云的飞机,见证了这一奇迹的时刻。在西藏这一具有民族和宗教特色的空间中设置以上的情节,为影片加入了宗教伦理元素,同时也是对生命伦理的关照。此外,影片在结尾处再次回归生活化的空间:一年后,全体机组人员相聚在火锅店里,共同庆祝飞机成功降落一周年,也是他们“一岁”的生日,一起唱起了《我爱祖国的蓝天》,表达人在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恩,贴近现实生活,形成情感张力。这两个情节都表现出了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的伦理之情。

生命不是孤独的个体,人类是一个族类,生活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而中国更是有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传统伦理美德,因此,当人们了解到飞机遇险的消息时,除了机组人员和乘客的家人们,社会各界人士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首先,最具有代表性是几名航空爱好者,他们首先在家里聚集关注飞机情况,对“幽灵航班”的科普增添了紧张的氛围;之后又到成都双流机场的小山坡上和许多热心民众一起等待并见证了飞机降落;其次,在地铁上、猪肉店里、人行道路上等空间,有许多人都一直在关注四川8633 的情况;还有网络空间上,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网友的评论,或是表达担忧、关心,或是为四川8633 加油鼓劲,这些无一不呈现出社会的关注,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友爱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的颂扬。

五、结语

空间是构成电影叙事内容的重要元素。“不同的叙事空间具有不同的表征意义,电影主题的建构以及电影的叙事策略均要求选择合适的空间作为电影呈现的背景。”《中国机长》在空间叙事伦理的表达方面,既有温情真实的私人生活空间,也有震撼人心的灾难发生空间;既有表现专业性和互助精神的灾难救助空间,也有衬托险情、引起共情的灾难延伸空间,而在各个空间中蕴含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尊重事实、还原细节的基础上,将“四川3U8633”创造的中国奇迹进行艺术加工后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同时跳出了纯粹对真实事件的展示,挖掘出背后深层次的伦理精神力量,使平凡英雄的形象更加清晰具体,更富有感染力。

注释:

①陈岩:《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当代电影2015 年第三期,第112-117 页。

②陈旭光:《类型升级或本土化、工业品质与平民美学的融合——评<中国机长>》,2010 年11 月6 日中国电影报,第2 版。

③路春艳:《<烈火英雄>:灾难类型的主流表达》,当代电影2019 年第九期,第13-16+2 页。

④⑤陈岩:《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当代电影2015 年第三期,第112-117 页。

⑥杨筱:《论电影<地久天长>的空间叙事》,青年文学家2020 年第二十七期,第169—170 页。

猜你喜欢
机长灾难乘客
雷击灾难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中国机长
最牛乘客
川航出了“中国版萨利机长”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