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杰 刘岗 钟新周
摘 要:康养旅游自2009年诞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经成为服务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康养旅游发源于中国西南,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以良好的自然气候为基础,本质上是文化产业,处于发展探索期,季节性波动明显,发展模式单一且消费者集中于“年轻”的老人。按照经营模式、消费年龄、健康状态、康养资源对康养旅游进行分类,以期有助于康养旅游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康养;康养旅游;分类;行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5-0131-03
康养旅游是通过饮食调理、娱乐、旅游、学习、休闲、修心等活动,达到长寿、身体健康、精神愉悦、身心天人合一的活动。康养旅游没有性别、年龄、职业的区分,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康养旅游。据统计,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康养旅游就会迎来发展期,2008年中國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因此2009年就产生了康养旅游的市场需求。随着康养旅游的快速发展,康养旅游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对康养旅游进行特点和分类研究,有助于理清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康养产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康养旅游产业的特点
(一)准公共产品特性
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由于投入大,见效慢,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康养旅游是个社会性产业,不仅是养老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又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所以康养产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需要政府和市场主体互相协作,一同规划开发。准公共产品要求康养产业的发展要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经济利益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权衡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是今后康养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发源于中国西南
康养旅游最早的产业实践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传统产业发展萎缩,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西南的自然气候符合康养的基本要求,因为东部气候过于潮湿,海拔太低,北方又太冷,而西南地区由于纬度低、海拔高,不仅具有北方的日照和湿度,而且具有南方的温度和森林覆盖率,康养旅游发源于西南就自然而然了。正因如此,康养旅游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康养旅游的发展还在探索之中前进。
(三)自然气候是基础条件
康养旅游发展的基础是自然条件。2015年李后强、廖祖君[1]提出“六度理论”的生态康养衡量指标,即高度、温度、湿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其中自然条件方面就有五个方面。海拔高度在1 000~1 500米,温度在15℃~28℃之间,湿度在70%左右,空气洁净,雾霾指标优良,物产丰富,是最为适宜的条件。根据这个指标,适宜康养旅游的地方并不多,东部海拔太低,湿气太重,北部雾霾污染大,气候季节性过于明显,只有西南的低纬度高海拔符合康养的基础条件。
(四)本质上是文化产业
目前康养旅游的消费主体是“年轻”的老人,刚刚退休不久,60多岁,收入有保障,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身体比较健康,即将进入医养和护养阶段。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基础上,他们更加重视文化产品的享受和社会的关爱,因此康养旅游本质上是文化产业,生理健康是基础,精神和心灵慰藉才是康养旅游的目的,康养文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浓浓的康养文化和社会关爱会催生显著的故地重游现象。开发康养旅游的保健、娱乐、学习、医疗、养生等产品,才是康养旅游发展的趋势。康养旅游的基础和前提是自然气候,但是最终的落脚点是康养文化和心灵归宿。
(五)处于发展探索期
2009年王赵提出了康养旅游的概念,2010年,攀枝花是第一个在全国提出“阳光康养”定位的城市。到目前为止康养产业的发展只有10年时间,理论界和产业界都在探索如何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把这10年成为康养旅游产业的诞生期。从2020年开始,康养产业应该进入了发展期,但是要达到成熟还需要20年左右。由于康养旅游处于探索阶段,国家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运作模式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因此康养产业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处于探索期。
(六)季节性波动明显
康养旅游发展的自然条件,气候占了很大的比例,气候的季节变动,造成了康养旅游的季节性变动,以攀枝花为例,康养的旺季是12月和第二年的1—3月,除此以外的8个月中,康养机构的入住率非常低,无形中增大了康养产业的经营风险,这是康养产业发展的瓶颈,暂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七)发展模式单一
目前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就是利用城乡结合部、小镇或者乡村的区域,构建类似旅馆性质的设施,管吃管住,老年人居住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医疗非常弱化,仅仅是“旅馆+食堂”的组合体,停留在发展的初期,档次较低。
(八)消费者集中于 “年轻”的老人
中国201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2],根据这个数据,可将60~77岁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康养、医养和护养三个阶段[3]。康养旅游的四要素:时间、健康、有收入、有需求,而职场人士和学生都无法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只有退休的健康的年轻老人能够满足康养旅游要素。此时所指的年轻的老人一般是1960年之后出生的人,刚刚退休,身体尚可,属于年轻的老人。“60后”退休人群只生育独生子女,靠子女赡养不现实;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和阅历决定了其对养老的更高需求。
二、康养旅游的分类
(一)按照经营模式分类
按照经营模式,康养旅游可以分为候鸟式、疗养式、乡村式和综合式等[4]。
1.候鸟式观光康养旅游。候鸟式康养旅游是指在夏季,为了避免夏季的炎热,到凉爽宜人的地方避暑;冬季前往温暖之地,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这种康养模式以老宜养公司为代表,该公司在青城山、雅安、西昌和攀枝花都有自己的运营基地,雅安和青城山属于夏季避暑康养地点,西昌和攀枝花则是冬天康养地点,以会员制经营,会费2万元,每天费用为90~150元不等,每个月有大巴车进行康养地点之间的游客运输。候鸟式养老倡导在最舒适最具魅力的季节去感受康养城市的魅力,不仅有康养的功能,而且有助于延缓和降低慢性病的复发。
2.疗养式康养旅游。疗养式康养旅游兼顾了旅游、医疗和康养的功能,在康养中强调医疗的角色,让康养老人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在康养中提高生活质量。这种康养模式需要建立在医学相对发达的地区,应保持环境优美,能够为康养老人提供全面的康养服务。适合的康养人群属于康养向医养过渡阶段的老人,尽量延长康养阶段的老年人生。与候鸟式观光康养旅游不同,疗养式康养旅游对气候要求不太高,而是要求优质的康养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这也是未来康养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3.乡村式康养旅游。农村空气新鲜、安静的生活、慢节奏的氛围,都是康养旅游发展的条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康养旅游相结合,能够产生无尽的想象力。仅仅依靠农田,农村经济无法获得质量的提升。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康养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二者的有机结合,能让农村经济直接接轨服务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也让农村的富裕劳动力有了就业渠道,实现了双赢和共同发展的目的。浙江天目山和上海崇明岛已采取这种运作模式,使老人们与农户签订长期居住协议,使其体验农家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4.综合式康养旅游。实际的康养旅游,并没有以上明显分类,而是综合以上特点。康养旅游的地点需要环境优美,具有一定的观光价值的风景,消费者候鸟式康养模式居多,一般都有基本的医疗护理,以防止突发疾病。康养的地点一般都在城乡结合部,在城市成本太高,在农村又太不方便,因此纯粹的乡村康养旅游不太现实,所以综合式康养旅游还是比较常见的模式。
(二)按照消费者年龄分类
康养是个中性词,不分年龄、性别,理论上讲任何人任何时候都需要康养,按照年龄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孕妇、婴幼儿康养旅游。孕妇和婴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相对弱势,容易频发疾病,而加重的空气污染与人们优生优育观念的增强,使得孕妇与婴幼儿康养必定是发展的方向之一。对孕妇和婴幼儿康养,地点不能够与原住地太远,要有必要的医疗设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能够化解孕婦压力与焦虑感,有利于婴幼儿的成长。
2.青少年康养旅游。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足青少年旅游、教育、体育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需要的康养产业。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需要一个积极、阳光、健康的人格,因此在身体和精神上需要康养。青少年康养主要在旅游、教育、体育和心理咨询方面着力,以便让青少年有一个正能量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职场人士康养旅游。从23岁大学本科毕业到60岁退休,是人生的职场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创新工作模式等,加剧了职场人士的亚健康问题和职场压力,时间一长就会转化为疾病或者过劳死,因此职场人士的康养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职场人士的康养旅游需求主要是亚健康问题和职场压力缓解,但是由于休闲时间问题,国内有没有可执行的带薪休假制度,因此职场人士的康养旅游成为了水中花、镜中月,可望不可即。同时,针对职场人士的康养,也缺乏相关的康养产品,所以这部分康养消费者是潜在消费者。
4.中老年康养旅游。超过60岁的康养旅游是我们常见的康养旅游模式,由于处于退休阶段,有时间、有退休工资、有延年益寿的需求,因此康养旅游成为他们的生活的选择。康养旅游不仅包含旅游产业,也包含医疗护理、慢性病调理、健康体检、老年娱乐等精神文化内容。
(三)按照健康状态分类
按照消费者健康状况分类,一般人群可以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病患三类,他们的康养旅游需求也是不同的,依次是身心保养、亚健康疗养、医疗护理。
健康人群需要通过充足休息睡眠、健康运动、平衡膳食来保持健康,同时应当调理自身心态,达到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积极、阳光、正能量是康养旅游的目标。亚健康人群是康养产业关注的人群之一,长期亚健康会转变为疾病,也影响工作效率,因此调理亚健康十分重要。亚健康人群的康养旅游应关注疾病防治、身体检测、康复保健、心理调理等方面,合理分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其坦然面对生活,减少焦虑感,学会轻松、愉快地工作学习。病患者的康养旅游,是我们常说的康养旅游,集旅游、康养、医疗、治病于一身,是发展相对成熟的康养类别。
(四)按照康养资源分类
康养的基础是自然气候资源,按照自然气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森林康养旅游。以空气清新的森林景观为依托,通过森林资源的开发,开展康养、旅游、娱乐、疗养、度假、运动、养老等产业,西昌的森林康养模式就是典型。
2.阳光康养旅游。通过当地特殊的阳光、气温、特产进行康养旅游开发,配套养老、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形成当地特色的康养产业,例如攀枝花的阳光康养模式。
3.海洋康养旅游。主要在中国沿海,以海洋景观、沙滩、特殊的气候等为依托,开发海洋运动、健身、度假等产业,三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温泉康养旅游。温泉是一种特殊资源,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可以依托温泉的保健和疗养功能,结合中医、中药,发展温泉康养旅游,这是特色康养旅游资源[5]。
5.中医药国学康养。整合传统疗法、中草药等中医资源,结合中国国学的精髓,把握诸子百家的养生哲学,形成养生、修心、旅游等产业。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康养旅游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发源于中国西南、自然气候是基础条件、本质上是文化产业、处于发展探索期、季节性波动明显、发展模式单一以及消费者集中于 “年轻”的老人的特点。本文针对这些特点,对康养旅游行业进行了相关分类,按照经营模式,康养旅游可以分为候鸟式、疗养式、乡村式和综合式;按照消费者健康状况的不同可划分为身心保养、亚健康疗养和医疗护理;按照不同年龄需求,可将康养旅游划分为孕妇、婴幼儿康养旅游、青少年康养旅游、职场人士康养旅游和中老年康养旅游;按照资源分类,可将康养旅游划分为森林康养旅游、阳光康养旅游、海洋康养旅游、温泉康养旅游、中医药国学康养。
参考文献:
[1] 李后强,廖祖君.生态康养看攀西——以“六度理论”为衡量指标打造同心圆圈层发展体系[J].当代县域经济,2015,(4).
[2] 卫健委:70年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EB/OL].中国新闻网,2019-09-26.
[3] 张晓林.文化康养:老年人的智慧选择[J].智慧中国,2019,(1):4-6.
[4] 何维克.凉山州西昌市旅游养老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7.
[5] 万新颖.浅析我国康养产业发展的框架性问题[J].中国市场,2019,(16),65-66.
收稿日期:2020-08-07
基金项目: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攀枝花阳光康养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的成果之一(S201911360073)
作者简介:李伟杰(1998-),男,四川大竹人,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研究;刘岗(1998-),男,四川宣汉人,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研究;钟新周(1971-),男,河南内乡人,教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市场营销、营销策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