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

2021-06-22 19:34郑哲滢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

郑哲滢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旧村落亟待改造,以促进乡村与城市繁荣共生。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包含多种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国内外两个案例,阐述了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导向、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众生活的作用,探索了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可行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乡村改造;甘川洞文化村;江门市彩虹村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进行乡村改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城中村的改造是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乡村在村落建筑外部空间的改造手段上向公共艺术靠拢,打造符合现代大众审美需求的、功能性强的、艺术气息浓厚的公共空间,以改善民生,创造新的地区文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从而与现代化城市接轨,让旧城再次拥有生命力。

一、公共艺术和乡村改造的概念

(一)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是艺术家为特定的某个场域创作的艺术作品,既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又积极地表达了当地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但是,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来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

公共艺术包含墙绘、雕塑、生态景观等艺术形式,最大的特征是公共性,大多数学者对公共艺术的研究,都是从“公共性”出发。孙振华在《什么是公共艺术》一文中提出,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前提,即公共艺术首先应满足并服务于公众的审美需要和功能需求,强调与公共空间环境及公众生活的融合,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应注重公众的参与意识。公共艺术同时也具有可变性,它不再局限于物理的外部空间,也不局限于物理形式,即使是建筑的内部空间性质改变,如光影的变化,也能创造艺术作品。所以公共艺术存在的空间可以是物理层面的空间,也可以是有象征意义的空间;存在的形式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公共艺术没有特定的风格、流派和形式,更像是属于大众群体的生活喜好,是大众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的手段,是具有公众参与度的,同时公共艺术也影响着大众的审美和社会文化。本文探讨的公共艺术就是艺术家在固定的场域为了改变区域面貌而应用的一种改造手段。

(二)乡村改造

旧村落相对于城市发展中的新区来说,发展相对滞后、功能衰退、建筑与设施老化。旧村落的改造离不开对原有建筑物的外观、色彩的改变,还要对建筑的结构和村落的基础设施进行整改,使配套设施更完善。在对旧村落进行改造时,要在听取原居民的意见以后,合理融入改造理念,提升区域空间的质量,扩大区域容量,激活区域活力。乡村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也能促进乡村的发展,使村落的有效性在城市化进程中再次得到发挥,并与改造后的村落有更紧密的联系。

二、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案例

(一)韩国釜山甘川洞文化村

釜山甘川洞文化村是把公共艺术应用于旧城改造的典型代表。甘川洞艺术文化村原本是一个贫民窟,地势陡峭,居住环境相对恶劣。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艺术家和当地群众共同努力下,它成为艺术氛围浓厚的文化村,逐渐发展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甘川洞文化村有覆盖了整座村的大面积墙绘,每一个转角都有可能是一个主题的创作,有小王子、海贼王、海洋世界、爱丽丝的钟表等,可见墙绘已经从单纯的局部美化发展成为具有整体性的空间装饰,是公共艺术的元素之一。当地居民、地方公务员和艺术家等共同创造了“甘川洞文化村运营协会”作为统筹协调机构,开展了“美好迷路”项目,项目利用地区内6处空房子进行艺术文化创作活动,还在胡同各处设置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在胡同墻壁绘上了箭头和路标。这里的墙绘不仅具有美化装饰的作用,而且具有实用性。

甘川洞文化村还有许多雕塑作品,最有名的就是眺望远处的小王子和狐狸的雕像,是游人必到的景点。装置艺术随处可见,有围墙上装点细节的人面鸟、斜坡上以裤子形态整齐排列的盆栽等。村落不同的区域都有不同的元素,但是因为用相同的细节装点,分割开的区域变成了整体,营造了统一感和有趣的氛围。

甘川洞文化村还邀请艺术家进驻,有绘画的、有做手工艺的,增添了村落的艺术生命力。丰富多彩的美学元素,使旧村落的面貌焕然一新,往日的萧条景象不复存在,在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还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中国广东省江门市彩虹村

江门市彩虹村本名为横坑里,是江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造项目之一。在江门市著名景区白水带牌坊右侧,周边新建了两个公园和游乐场,还种植了大片桃花林。原村落中的公共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村子经改造以后,民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得到了美化,由于建筑物被粉刷得五彩缤纷,村子被当地人称为彩虹村。

彩虹村同样具有大面积的彩色墙绘,而且彩虹村的墙绘色彩纯度非常高。墙绘主题有“叮当”“龙猫”“动物园”“彩虹”等,充满了童趣,又给人以美感。建筑的形态相似,均呈矩形错落分布,墙面多使用同类色、对比色,就像一幅幅蒙德里安的作品。

彩虹村目前正在改造中,公共艺术设施没有甘川洞文化村那么多彩,公共艺术主要以墙绘为主,如一些公共设施如自动售卖机上的彩绘,在村落中也有一些小型装置作为点缀。

彩虹村借助白水带风景区的天然地理优势,将村子打造成亲友聚会、假日休闲的“网红”打卡地,焕发了新活力,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使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三、公共艺术在甘川洞文化村和江门市彩虹村中

应用的异同

(一)公共艺术在甘川洞文化村和江门市彩虹村中应用的相同点

1.趣味性

甘川洞文化村和江门市彩虹村在墙绘的色彩选择上都是明度较高的颜色,墙绘的面积较大。创作主题都是贴近生活的,具有趣味性的,例如“叮当”“小王子”“海贼王”“喜羊羊”等,或者是一些日常可见的动植物,深受各年龄段的受众喜爱,提升了大众参与度。

2.多元性

公共艺术的艺术形式不是单一的,甘川洞文化村和江门市彩虹村都应用了墙绘、景观和装置等。每一个主题都有自己的区域,具有元素、形式和主题的多元性。

3.功能性

甘川洞文化村和江门市彩虹村都通过公共艺术的应用,使村落的外部空间得到了美化,并和当地文化、艺术创作和旅游经济结合,服务于大众,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大众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大众审美水平,塑造了积极的社会形象。

(二)公共艺术在甘川洞文化村和江门市彩虹村中应用的差别

甘川洞文化村是旧村落改造的典型案例,已经十分成熟,而江门市彩虹村尚在建设中。甘川洞文化村面积较大,艺术品的区域划分更清晰,艺术形式更丰富,有主题明确的雕塑作品,大型的装置散布于村落,采用细节装饰的小型装置遍布整个村落,提高了村落的整体性,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甘川洞文化村还会邀请艺术家进驻村落开工作坊,既营造了艺术氛围,又促进了艺术经济发展。

江门市彩虹村和甘川洞文化村相比,公共艺术的发展尚不够成熟,村落面积较小,道路更窄,很难放置大型的装置与雕塑作品,装饰性的小型装置也较少,艺术主题不清晰,暂无导向功能。纯色的墙面比例较大,使用的色彩纯度和明度更高,同类色和对比色应用较多。彩虹村周边环境更为秀丽,设施结合得更好,还有大型的空中绿道,具有实用功能,打造了休闲旅游地,促进了经济再生。

四、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的作用

(一)美化环境

在乡村改造中公共艺术最明显的外部作用就是美化环境,包括建筑外观的改造、公共空间的布置、私密空间的再利用,为公共设施增添了艺术性,为改造后的村落增加了美感。

(二)文化导向

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公共艺术对大众具有文化导向的作用。有些地区文化底蕴厚重,但呈现衰退趋势,可以借助公共艺术的设计和放置重新激活其文化活力。

(三)方向指引

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具有方向指引的作用。如甘川洞文化村墙体上的绘画指引箭头、鱼形的指示牌、斜坡上的上坡的裤子盆栽,都属于村落的导视系统,是对方向、位置和空间的指引,能够让受众在陌生的环境中不会失去安全感和方向感。

(四)提高審美

人们身处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受到艺术的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审美观就会发生变化,能够正确识别美丑,对艺术产生共鸣。

(五)促进经济发展

改造好的乡村环境得到了美化、生活设施得到了改善,可以吸引人才进驻和商业投资,同时也解决了村落中部分居民的生计问题,使村落拥有了再生能力,协同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釜山甘川洞文化村和江门市彩虹村两个案例的公共艺术实践情况和产生的实际效果,公共艺术的应用对周边的场所具有艺术辐射作用,有助于创造出新的地区文化。把公共艺术应用于乡村改造中,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管理,这样才能美化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键.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景观营造的实践与探索[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8.

[2]魏寒宾,唐燕,金世镛.“文化艺术”手段下的城乡居住环境改善策略:以韩国釜山甘川洞文化村为例[J].规划师,2016(2):130-134.

[3]业百科.公共艺术[EB/OL].[2021-02-18].https://www.yebaike.

com/22/712216.html.

作者单位: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普及教育工作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研究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如何解决公共艺术(美术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