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宏飞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指以一部经典或者一个核心人物为中心,根据学生在一定的年龄段可能达成也应该达成的语文能力或者语文素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与研究,指的是读书的系统指导过程。云上教学时期,通过实施“项目化学习”“云上跨界阅读”“三维评价”三个策略,可高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关键词:云上教学;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一、 项目化学习策略,促进深度阅读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情景,学生在驱动性问题的引导下,将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以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正是因为其具有不确定性、包容性、创造性的特点,深受学生喜欢。整本书阅读中围绕项目完成阅读,结合阅读内容融合项目所需知识开展学习,对学生的深度阅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进行辩论、编写故事,设计朋友圈等项目,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思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对世界的认知,更加理性地去看待问题,从而达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一个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在云上教学期间,怎样实施项目化学习策略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呢,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项目化学习之一:云上辩论会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开展辩论赛,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更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活动。在九下的第四单元有“辩论”这一口语交际学习内容,如结合《儒林外史》的名著阅读来开展这一学习活动,可设计以下项目化学习活动。
项目主题:《儒林外史》之云上辩论会
云工具:钉钉视频会议等
学习历程:1. 自主阅读《儒林外史》相关章节,梳理整合相关情节。
2. 拟写、筛选辩题。如
“匡超人由善良变丑恶,由勤勉变迂腐,责任到底在于儒林众生,还是他本身?”
“严监生真的是一个吝啬鬼吗?”
“杜少卿是十足的败家子还是真正的风流雅士?”
3. 学习辩论稿的写作知识。(老师网络授课讲解)
4. 熟悉辩论赛的环节及各辩手分工安排。(组建QQ群等讨论)
5. 观看相关辩论赛节目视频。
6. 组织班级辩论会,提升口头表达能力。(钉钉视频辩论)
评价标准:1. 辩论是否观点鲜明,论据翔实,思路严密。
2. 辩论是否思路清晰,表达清楚。
3. 对《儒林外史》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把握是否到位。
4. 对《儒林外史》的阅读是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项目化学习之二:编写故事
云工具:美篇
编写故事是对名著阅读全面地考查,学生既要熟悉名著故事,了解故事的大致框架和思路,又要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最后利用“美篇”进行云上交流评议,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编写故事这个项目化学习活动,以名著《西游记》为例可以设计“编写第八十二难”故事的项目化学习。编写故事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遇到妖魔——产生内讧——运用计谋挑战妖魔——得到帮手——打败妖魔。
模式二:遇到妖魔——运用计谋——展示法宝——收服妖魔。
模式三:遇到妖魔——智斗妖魔——遭到驱逐——师徒合力打败妖魔。
用这些故事模式,结合七上教材第六单元的“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要求,从是否对妖魔形象、故事情节、师徒个性进行合理化的想象角度出发品评,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编写故事的曲折性和生动性的要求。
在云上交流期间,师生可下载“美篇”这一图文编辑程序,不仅可上传文字,还能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片,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再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发布,邀请同班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品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项目化学习之三:设计朋友圈
云工具:朋友圈或QQ动态
选择名著中的某一人物或作者,以其名义设计朋友圈或QQ动态,进行分享展示。以网上流传的《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为例(见右图),在这个设计图里,人物个性异常鲜明:宝玉的憨,贾母的宠,宝钗的正,贾环的阴一览无余。这个活动不仅能全面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熟悉程度,对人物关系和个性的把握,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分享兴趣。学生在阅读《西游记》《哈利·波特》《水浒传》《围城》等人物较多的小说时,进行这个项目化学习非常适合。
(四)项目化学习之四:播客擂台
云工具:喜玛拉雅
让学生把所读名著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来不仅要求学生对名著进行通读细读,更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好抓手。利用播客擂台,进行主播分享集赞的形式来学习,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以阅读《昆虫记》为例,这个项目化学习可作以下操作:
1. 老师在“喜玛拉雅”等频道开通一个创作账号。
2. 确定每位学生负责讲书的部分内容,如以昆虫类别分配任务。
3. 学生阅读名著,细读负责讲书的部分内容。老师对讲书稿的写作进行辅导。
4. 学生再次阅读名著,并写作完成讲书稿。
5. 学生轮流当主播对一种昆虫进行解读。
6. 其他同学和家长作为听众在每一集下留言点评。
7. 全書录制完毕,可进行每集点赞留言的评比,也可作为班级共同回忆留存。
二、 云上跨界阅读策略,拓展阅读广度
世界从来不是一个角落,也不止一个角度,跨界阅读是跨越不同艺术门类边界的阅读,是突破学科边界、纸质媒介进行的综合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借助戏剧、电影、电视、评书及电子书等形式,通过语言、音乐、音效等媒介,让平面文字演化成有质感的听觉语言,打破了思维的边界以及名著图书“晦涩难懂”的形象,让传统阅读插上多媒体技术的双翼,可以立体呈现出文学名著的原貌,拉近文学名著和阅读养成期青少年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