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6-22 03:13张赛赛
中外医疗 2021年11期
关键词:骨窗开颅血肿

张赛赛

邳州市中医院脑外科,江苏邳州 2213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因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及致死率高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1-2]。 保守疗法和外科手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规方法,对于保守疗法无明显效果的患者,外科手术已成为首选,如常规开颅手术,是治疗该病的经典术式,疗效良好,然而患者致残率仍较高,影响其生活质量[3-4]。 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作为一项新型术式,逐渐被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现阶段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关报道较少。 为此, 该文随机选择该院2018 年3 月—2020 年3月期间收治的7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临床特点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的有效性、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②经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综合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 ③患者家属已知晓研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颅脑外伤史、颅脑肿瘤等;②研究期间因个人原因而主动退出。

该研究选择的病例已取得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现参照上述标准,随机选择该院7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经不同术式进行分组:A 组35 例,包括男 20 例,女 15 例;年龄为 30~70 岁,平均(53.61±15.20)岁。 B 组 35 例,包括男 22 例,女 13 例;年龄为32~70 岁,平均(53.43±16.11)岁。 经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确定两组基线资料(性别结构、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入院后,所有患者接受速尿、降颅压等治疗,以及常规检查,包括生化检验、凝血四项、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及时排除其他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

1.2.2 操作步骤 A 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如下:①选择颅钻为工具, 钻数个骨孔, 再用铣刀于骨瓣上取切口(6~9 cm),切开硬脑膜,在保护功能区、重要血管、神经基础上,切开皮质,充分显露血肿,直视下清除血肿、电凝止血;②缝合硬脑膜,常规留置引流管,结合脑组织塌陷程度、颅内压,确定是否保留骨瓣。

B 组采取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 如下:①结合影像学资料,确定出血量较多位置,并做好准确标记,估算出血中心、标志点之间的距离;②选择外侧裂颅骨投影线-颞磷逢前部为中心, 在发际内起自耳前1 cm 平颧弓水平, 以颞浅动脉发出额颞支之前为界,向上、向前并稍微向后取切口,呈弧形(8 cm),骨窗低且大小约3 cm×3 cm,以星形状剪开硬脑膜,再剪开侧裂蛛网膜间隙(2 cm 左右),牵开侧裂周围脑叶,见到岛叶皮层向外膨隆;③用吸引器间断式吸出血肿腔的肿块,再电凝止血;④彻底清除血肿,取止血明胶/止血纱布填塞血肿腔,再辅以人工硬脑膜贴敷。

1.2.3 术后处理 按医嘱, 对两组术后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止血、降颅压等,同时叮嘱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颅脑CT。

1.3 观察指标

(1)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特点(出血量、出血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等)。

(2)参照疗效标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如下:①治愈为: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及以上; ②显效为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 ③有效为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④无效为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死亡病例[5]。

(3)统计两组并发症(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等)情况。

(4)参照 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健康状况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特点

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头痛 (30.00%)、 意识障碍(25.71%)、呕吐及偏瘫(41.43%)、其他(2.86%)等症状,出血部位分别为脑干(2.86%)、小脑(11.43%)、基底节区(52.86%)、丘脑(21.43%)、其他(2.86%);出血量分别为<10 mL (5.71%)、10~20 mL (11.43%)、30~40 mL(40.0%)、50~60 mL (42.86%);GCS 评分分别为 3~5 分(21.43%)、6~9 分(38.57%)、10~12 分(28.57%)、13~15分 (21.4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0~15 分(25.71%)、16~30 分(62.86%)、31~45 分(11.43%)。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B 组总有效率较A 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B 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 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2.4 两组健康状况比较

术后,B 组 KPS 评分为 (86.30±6.11) 分, 较 A 组(71.25±4.17)分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6,P=0.001)。

3 讨论

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且具有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损害我国中老年人员机体健康安全,甚至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6-8]。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近些年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多, 使其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

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 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因精准定位、 显微手术等方面的优势, 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手术操作时间短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神经脑外科[9]。

该次研究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偏瘫症状,且GCS 评分为6~9 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30 分,基底节区最容易出血,出血量约为30~60 mL。 由此,认为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致死情况与出血的部位及量密切相关,积极清除血肿是改善其临床结局、预后的关键。

李永康等[10]指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后的总有效率为93.1%较传统开颅手术70.96%高, 而并发症发生率6.89%、 住院时间(9.39±1.26)d 则少于传统开颅手术 16.12%、(12.73±1.64)d(P<0.05)。 该文结果得出 B 组总有效率 94.29%较A 组71.43%高,但并发症8.57%较A 组28.57%减少(P<0.05),和上述报道成果相符,表示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较常规开颅手术效果优, 可确保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常规开颅手术虽然能够在直视下清除血肿,解除血肿压迫效应,但是该术式自皮层深入到基底核区血肿时,容易损伤皮层、白质、基底节区核团等组织从而引发并发症。 而近些年显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侵袭理念的普及,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得以运用,在操作选择“翼点”为手术入路,并仅在岛叶取一切口,可有效减少对基底节区的破坏,保护脑内重要功能区,以及彻底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患者摆脱疾病带来的困扰,早日恢复健康状况[11-12]。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期间, 应加强临床医生的相关培训,熟练掌握该术式的操作流程、脑部解剖结构及特点, 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及精湛的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表现为偏瘫、失语、认知障碍,常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出血量为30~60 mL,而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的施行可取的令人满意的疗效。 介于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再加上研究样本量不足、结局指标不完善、未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等方面的局限性, 建议在今后工作中深入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状况, 以明确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的作用价值,丰富研究成果,提升我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骨窗开颅血肿
颅骨成形术后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手术时机探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骨窗保护枕的设计与使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体会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