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任沛鋆 程凤宽△ 李 敏△ 李天玉 贾春生(石家庄 050200)
提要 目的:研究贺氏三通法与单纯用缩泉丸对小儿遗尿治疗的效果差异,确定贺氏三通法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小儿遗尿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贺氏三通法中的微通法与温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缩泉丸进行治疗,比较2组总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7%,对照组治愈率为78.3%,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贺氏三通法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优于缩泉丸。
小儿遗尿属于中医儿科学中的肾系病症,也称为“遗溺”,临床表现为小儿夜间不能自主觉醒排尿,常睡中小便自遗或排尿间断,有时可伴患儿情绪不稳的一种病证,西医诊断又称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1]。部分患儿的病情可随年龄增长与脏腑功能的完善而消退,但也有小部分患儿遗尿会迁延不愈直至成年,长期的遗尿不仅会增加小儿患泌尿系统疾病的几率,还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自尊心、自信心等方面均受到影响。在治疗小儿遗尿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与良好的疗效,通过2种或2种以上疗法综合治疗,其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要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或单一外治的方案[2],贺氏三通法配合缩泉丸的结合疗法通过外治法与口服药相结合的方式,温补肾阳,固摄止遗,在临床上有着很好的疗效。为了确定贺氏三通法对小儿遗尿临床疗效,笔者于2017年9月至2021年2月应用贺氏三通法中微通法和温通法治疗小儿遗尿23例,并与单纯使用缩泉丸治疗23例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其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2月小儿遗尿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分类方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观察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3~11岁;对照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3~11岁。2组患儿年龄、性别等基本接近,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选用《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修订)》[3]中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为夜间遗尿而不自觉,不能夜间自主排尿,3~11岁儿童每周至少出现5次及以上,且连续3个月未见好转。中医四诊可见面白无华、神疲倦怠、夜寐难醒、自卑少言等症状,也有部分小儿除遗尿外无其他症状,可能与先天发育不足有关。
1.3 纳入标准 ⑴经CT、彩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患儿;⑵患儿父母知晓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⑶患儿未经其他治疗。
1.4 排除标准 ⑴经检查有其他神经或器质性病变的患儿;⑵不能配合检查,或害怕针灸、晕针的患儿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应用贺氏三通法中的微通法与温通法治疗。毫针选用0.25 mm×25 mm规格的华佗牌无菌针灸针;火针选用0.5 mm×40 mm规格的贺氏火针,可根据小儿病情轻重与肌肉丰厚程度酌情调整所选针具的粗细。微通法,仰卧位针刺气海、关元、中极、水道、三阴交、百会等穴位,俯卧位针刺脾俞、肾俞、列缺、足三里、阴陵泉,根据小儿具体情况,直刺0.5~1寸,使用补法,留针30 min。起针后施以温通法,使用火针刺气海、关元、中极、脾俞、肾俞等穴位,操作时应做到心神贯注,掌虚指实,将针尖烧至通红后迅速刺入,并立即拔出,每刺1穴应立刻使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缓解患儿疼痛的同时,按压针孔也属于补泻手法中的补法。微通法治疗每日1次,以7 d为1疗程;温通法隔日1次,以3次治疗为1疗程,1疗程后视针孔恢复情况适当调整针刺间隔。个别小儿出现尿黄、舌质红等症状,可能因担心遗溺而饮水量少所致,可适当对小肠经少泽穴行刺络法以泻心火,此为贺氏三通法中的强通法。
1.5.2 对照组:口服缩泉丸,1次2~4 g,每日3次。以7 d为1疗程。
1.5.3 基础治疗:2组均培养患儿正确排尿习惯,锻炼膀胱功能。鼓励儿童夜间自主起床排尿,睡前减少饮水量。训练儿童憋尿,锻炼括约肌,扩大膀胱容量,强化儿童自主憋尿能力。
1.5.4 注意事项:⑴火针治疗后24 h内针孔应避免接触水,如针孔瘙痒,不要搔抓,避免感染;⑵火针1个疗程后,应视针孔恢复情况再行施针;⑶出现遗尿症状的儿童一般心理负担较重,家长应正确引导,不宜责怪打骂孩子,在治疗期间应嘱家长减少患儿睡前饮水量,训练患儿憋尿与自主排尿能力,养成良好排尿习惯[4]。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进行疗效统计分析。
1.6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对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⑴治愈:治疗3个疗程后患儿遗尿症状消失,不再出现遗尿情况;⑵好转:治疗3个疗程后患儿遗尿症状减轻,但偶尔有遗尿情况出现;⑶无效:治疗3个疗程以后患儿遗尿症状仍未改善。
1.7 数据处理 使用SPSS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方法进行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2检验方法进行计算。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有效率均为100.0%,但观察组治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8.3%治愈率,表示贺氏三通法中的微通法与温通法对小儿遗尿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缩泉丸,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例(%)
遗尿这一病症最早见于《内经》“膀胱不约为遗溺”,可见此病病位主在膀胱,《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可见此病与其他各脏腑也有联系。中医辨证中小儿遗尿多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脾胃失养,小儿时期生理特性为稚阴稚阳,肌体各脏器生长发育与生理功能尚不完善,五脏六腑之气尚未充盛,其中尤其以肺、脾、肾三脏的不足最为明显。吴崑《医方考》中提到“膀胱之气,贵于冲和……正气寒之则遗尿,正气虚之则不禁”。肾与膀胱均属下焦,主司开阖,气化蒸腾水液并排泄废物,如沟渠一般,若肾气不足,不能温养下焦,下元虚寒则水道失约,开阖失司,从而导致遗尿。
贺氏三通法是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多年行医经验的总结,是一套独具特色的针灸学术体系,“病多气滞,法用三通,分调合施,治神在实”是其核心思想,以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3法为基本治疗手段[6]。因小儿遗尿多属虚证,故在治疗时应以微通法与温通法为主,如患儿合并有尿黄、舌红苔黄、面赤、便秘等症状,可酌情配合刺络法(即贺氏三通法中的强通法),对患儿小肠经少泽穴点刺出血。
微通法即毫针刺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通过刺激体表穴位,来达到通调经脉气血,调整五脏虚实的作用。温通法是指运用火针的温热作用对肌体施加刺激,以阳助阳,使气血经脉得温而通,故名“温通”,其中火针又同时具备针和灸的双重作用,《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通过火针之火力,激发命门之阳,从而达到温补先天肾虚之证的作用,也有资料表明,火针可改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作用[7],从而有效治疗小儿遗尿症状。强通法以刺络放血疗法为主,也可同时配合拔罐疗法增强疗效。自古以来,刺络放血疗法就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详细论述了刺络放血疗法的操作手法、适应症及禁忌症。《灵枢·小针解》载有“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通过刺络放血疗法祛除瘀阻于体内的恶血,从而达到祛瘀生新、疏通经脉的作用。
在针刺选穴时,应以百会、中极、关元、三阴交等为主穴,辅以脾俞、肾俞、气海、阴陵泉等穴位。关元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募穴,也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关元穴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故名关元。《类经图翼》所说:“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刺灸此穴可补肾阳,培元气,元气盛则尿液得以固摄。中极为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也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募穴,刺灸中极可助膀胱气化,使其恢复正常的开阖功能。三阴 交为足三阴经交会之穴,肝脾肾三脏得补,则水道得开,水液输布正常,尿液也能得到固摄。百会穴为人体诸阳之会,具有通达脉络,升举阳气的作用。在治疗小儿遗尿时操作手法应多采用补法,使用捻转补气、提插补气,或起针时迅速按压闭合针孔补气法。
本次研究中所用缩泉丸的配伍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由乌药、益智仁、山药组成,具有温肾散寒,缩尿止遗的功效,主要用于下焦虚寒所导致的小便频数及遗溺。方中君药益智仁辛热而色白,可温补脾肾、固精缩尿、止泻摄唾,壮下焦脬气,下焦脬气恢复正常,则膀胱开合自然恢复如常。臣药乌药辛温而质重,质重者性坠下,其药力偏向下焦,故可治疗肾与膀胱间冷气,还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改善小便频数的症状。君臣二药相配,涩而不滞,收散有序,再配合以山药,此3药搭配,温补下焦,使下焦得温而寒去,膀胱气化功能恢复正常,开合适度。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缩泉丸可以通过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来发挥“缩尿”作用,在实验中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动物大量饮水后排尿次数[8]。
目前我国小儿遗尿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患儿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或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或睡眠中枢觉醒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9]。在治疗时一般采用培养正确排尿习惯,锻炼膀胱功能,再辅以药物的方式,通过鼓励儿童夜间自主起床排尿,睡前减少饮水量,训练儿童憋尿,锻炼括约肌,扩大膀胱容量,从而使患儿能够夜间自主排尿。在药物选择上包括人工合成抗利尿激素、中枢兴奋药以及抗胆碱能药三大类,常用药物为遗尿丁、丙咪嗪、去氨加压素等药物,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10]。
在治疗小儿遗尿方面,贺氏三通法治疗效果好、疗效快,且无依赖作用,不易复发,且通过2种或2种以上疗法综合治疗,其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要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或单一外治的方案[2]。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结果显示,使用贺氏三通法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缩泉丸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