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超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南阳473001)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临床表现为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腹部包块等,部分肝血管瘤虽为良性,但由于仍处于持续成长状态,可引起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黄疸等并发症,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1~2]。既往临床常采用介入栓塞术(TAE)与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均取得良好临床疗效[3~4]。但目前两种术式对肝血管瘤临床疗效的专项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肝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2.13±6.27)岁;单发瘤25例,多发瘤9例;血管瘤直径5.2~9.3 cm,平均直径(7.19±1.43)cm。观察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2.03±6.18)岁;单发瘤26例,多发瘤10例;血管瘤直径5.3~9.1 cm,平均直径(7.27±1.35)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血管瘤;Child-Pugh肝功能分级[5]A级或B级;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血管瘤直径不适宜微创手术治疗(瘤体直径>10 cm或<5 cm);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予以肝血管瘤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抗感染、体液补充以及营养支持等。
1.3.1 对照组 予以肝血管瘤TAE治疗,术前进行肝功能、血常规等常规检查,术区局麻,常规消毒铺巾,麻醉生效后采用Selainger法经患者病灶区对于皮肤处行穿刺插管处理,选取5F导管置入肝血管瘤两侧,依据瘤体尺寸选取适量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国药准字H23021807)及碘化油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1603)混匀后经导管缓慢注入,速度为1.0~1.5 ml/s,栓塞剂用量为5~15 ml。术后影像学复查肝血管瘤两侧完全栓塞,栓塞结束后拔出导管。
1.3.2 观察组 予以超声引导下RFA治疗,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处理,于脐部下缘作穿刺口并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观察肝血管瘤形态,确认瘤体位置后于超声引导下进行消融电极穿刺,术中射频治疗仪为美国RITA1500X射频消融机,设定仪器功率150 W,靶温度105℃,对于阻断血流后病灶直径≥4 cm病灶分次消融治疗,术中控制消融范围不超过瘤体边界0.5 cm。
1.4 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手术用时、手术总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2)肝功能指标:于术前、术后7 d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用时较短,手术总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组别 n 手术用时(min) 手术总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34 36 t P 54.31±7.68 43.17±14.25 4.037 0.000 14.73±1.59 8.26±2.41 13.176 0.000 7.29±1.13 7.16±1.08 0.492 0.624
2.2 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术前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TBiL、ALT及AST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TBiL较对照组低,ALT、AST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对比(±s)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n TBiL(μmol/L) ALT(U/L) AST(U/L)术前对照组观察组34 36 t P术后7 d 对照组观察组34 36 t P 20.36±8.42 20.47±8.26 0.055 0.956 34.26±2.52* 28.17±3.16* 8.882 0.000 18.16±8.14 18.27±8.05 0.057 0.955 103.16±105.27*223.18±127.25*4.286 0.000 23.41±9.16 23.32±9.22 0.041 0.968 153.42±124.61*253.07±114.28*3.490 0.001
肝血管瘤发病率约7%左右,患者以女性群体居多,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认为无症状肝血管瘤无须治疗,对于肿瘤直径较大或临床症状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肝血管瘤应予以及时治疗[6]。临床常采用肝血管瘤TAE与超声引导下RFA治疗。
RFA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针穿刺进入肿瘤内部,在外部计算机控制下发射特定射频波使病灶体组织凝固并坏死,可被机体吸收。RFA一般适用于5~7 cm直径肿瘤,被认为可最大程度去除肿瘤且对机体损伤最小的微创治疗方式[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用时较短,手术总出血量较少;术后7 d两组TBiL、ALT以及AST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TBiL较对照组低,ALT、AST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RFA治疗效果优于TAE,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手术总出血量,改善肝功能指标。分析原因在于,肝血管瘤病灶供血主要来自肝动脉,而通过TAE术可使瘤体形成血栓,而血栓机化可使病灶形成纤维瘤样结构,进而使病灶缩小并硬化血管瘤的效果[8]。但由于TAE并非根治性切除,导致肝血管瘤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性,但本研究由于随访时间较短并未探讨术后复发情况。TAE术由于栓塞剂注入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相对应手术总出血量也增多[9]。在超声引导下RFA对于病灶清除较为彻底,患者术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恢复较为迅速,而TAE术后患者近期肝功能指标恢复较慢。于艳龙等[10]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性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但本研究补充探讨RFA对于肝血管瘤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情况,相较更为全面。由于纳入样本量较少且未研究长远期疗效导致本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扩大样本量并延长研究随访时间以保证研究全面性。
综上所述,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RFA治疗效果优于TAE,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手术总出血量,改善肝功能指标,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