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ORC1基因通过下调YAP/TAZ信号通路抑制小儿肝母细胞瘤发展的机制研究

2021-06-22 03:53陈秀珍牛会忠耿建磊赵天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小室母细胞质粒

任 慧,陈秀珍,张 娟,牛会忠,耿建磊,赵天娇

(1. 河北省儿童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2. 河北省优抚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胚胎性肿瘤,由肝细胞前体细胞产生并再现了肝脏发育的各个阶段,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1]。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的应用及手术技术、肝移植技术的成熟,肝母细胞瘤患儿的5年总体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因为其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复发后的治疗及肝移植的相关治疗仍是肝母细胞瘤治疗的难点[2]。既往研究显示,CTNB1、CAPR2等基因突变导致的Wnt/β-catenin激活是诱导细胞增殖、存活、迁移和侵袭的重要途径和肝母细胞瘤发病的重要机制[3]。在小鼠模型中单独表达完整的β-catenin不足以引起肝母细胞瘤的发生,激活Yes相关蛋白(YAP)和β-catenin共同表达可导致实验动物体内肝母细胞瘤形成,提示YAP可能作为第二信使与β-catenin共同促进肝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但YAP促进肝母细胞瘤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4]。哺乳动物雷帕霉素(RAPA)靶蛋白(mTOR)是非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及生存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随着对mTOR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与衰老、肿瘤、糖尿病等疾病均存在相关性,YAP通路可激活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生长,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4]。本研究通过过表达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YAP/TAZ和RAPA抑制mTORC1共同探讨mTORC1在肝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针对mTOR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细胞株 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所,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中,置于37 ℃、5% CO2饱和湿度孵育箱培养,细胞经0.25%胰酶消化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培养。

1.2主要试剂与仪器 pcDNA3.1-YAP/TAZ质粒、空白质粒由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合成;RAPA购自武汉拉那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9%,货号:llb5458996;DMEM培养基和胎牛血清购自维森特生物技术(中国)有限公司;Xfecttm转染试剂、ABI7300荧光定量PCR仪、实时荧光PCR试剂盒购自赛默飞世尔;MTT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ranswell小室购自上海子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实验方法

1.3.1细胞分组与转染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胰酶消化后调节细胞浓度为1×105/mL,接种于96孔板,细胞融合度达50%~80%时,分为空白试剂组、空白质粒组、pcDNA3.1-YAP/TAZ质粒组、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使用XfectTM转染试剂分别转染空白试剂、空白质粒、pcDNA3.1-YAP/TAZ质粒、pcDNA3.1-YAP/TAZ质粒。

1.3.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YAP和TAZ mRNA表达 按1.3.1方法转染后24 h,收集各组细胞,用RNAiso Plus提取细胞总RNA,检测RNA纯度和浓度,反转录成cDNA,反应体系为20 μL,用SYBR-PCR试剂盒检测YAP和TAZ mRNA水平,ABI7300荧光定量PCR仪溶解曲线采集,采用2-ΔΔCt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引物序列:YAP上游为5’-CAGCTTCTCTGCAGTTGGGA-3’,下游为5’-TCATGGCAAAACGAGGGTCA-3’;TAZ 上游为5’-TGGACCAAGTACATGAACCACC-3’,下游为5’-CTCCACAGCCGACTTGTTCT-3’;GAPDH 上游为5’-GGCTGCCCAGAACATCAT-3’,下游为5’-CGGACACATTGGGGGTAG-3’。

1.3.3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活性 按1.3.1方法转染后12 h,空白试剂组、空白质粒组、pcDNA3.1-YAP/TAZ质粒组采用正常培养基培养,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给予含100nmol/L的RAPA培养,分别在培养24h、48h、72h后每孔加入MTT10μL,37℃、5%CO2培养4 h,加入Formanzan溶解液100μL,摇床上低速振荡10 min,结晶物充分溶解后在酶标仪490 nm处测定吸光度。

1.3.4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按1.3.1方法转染后12 h,空白试剂组、空白质粒组、pcDNA3.1-YAP/TAZ质粒组采用正常培养基培养,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给予含100 nmol/L的RAPA培养,培养24 h后,取各组细胞以3×104/孔密度接种于Traanswell小室中,将含5%FBS的培养基添加到Transwell小室下室,侵袭试验Tranwell小室预先涂基质胶,迁移试验Transwell小室不涂基质胶,将细胞置于37 ℃、5% CO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过夜,采用Diff Quik溶液染色,光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的侵袭、迁移细胞进行计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各组细胞中YAP/TAZ mRNA表达量比较 空白试剂组和空白质粒组YAP、TAZ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DNA3.1-YAP/TAZ质粒组和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YAP、TAZ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试剂组和空白质粒组(P均<0.05),但pcDNA3.1-YAP/TAZ质粒组和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HepG2细胞中YAP/YAZ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2.2各组HepG2细胞增殖活性比较 培养24 h、48 h、72 h后,pcDNA3.1-YAP/TAZ质粒组HepG2细胞增殖活性吸光度均明显高于空白试剂组、空白质粒组、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P均<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各组HepG2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增殖活性吸光度比较

2.3各组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比较 pcDNA3.1-YAP/TAZ质粒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多于空白试剂组、空白质粒组、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P均<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各组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比较个)

3 讨 论

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其中肝母细胞瘤约占儿童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80%,目前全球发病已从1.2/100万上升至1.5/100万,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4]。10%~20%的肝母细胞瘤患者易转移至肺、肝门、脑和骨,虽然标准化疗、手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预后仍不理想[5]。目前肝母细胞瘤尚无广泛公认的基因靶标和完善的分子分型[6],其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手段仍有待完善。

肝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涉及多个基因的变异,最常发生的基因变异位点位于Wnt信号通路[7]。近年来的研究显示,YAP是肝母细胞瘤发生的另一关键因素,在肝母细胞瘤患者中存在激活,β-catenin和YAP共同激活才能导致实验动物肝母细胞瘤产生,YAP或β连环蛋白沉默均可导致肝母细胞瘤增殖减少[8-9],但YAP促进肝母细胞瘤发育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明确。Hippo/YAP通路可与体内多个信号通路协同发挥作用,其可激活mTOR信号通路,mTOR通路是调节细胞生长和代谢的主要信号靶点,靶向mTOR途径是治疗多种肿瘤的有效方法[10-11]。Hartmann等[12]对24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研究显示,96%的患儿血清中检测到p-mTOR表达。Tao等[13]及Li等[14]研究显示,73%~85%的肝母细胞瘤患儿YAP高表达,高于YAP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YAP和β-catenin共活化仅见于肝母细胞瘤,在原发性肝癌中未发现二者共激活。

本实验结果显示,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转染pcDNA3.1-YAP/TAZ质粒,过表达YAP/TAZ可增加YAP/TAZ mRNA表达,HepG2细胞YAP/TAZ途径被过度激活。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研究显示,pcDNA3.1-YAP/TAZ质粒组HepG2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提示增强YAP/TAZ信号通路可增加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RAPA是最早发现的mTOR抑制剂,可与FKBP12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再和mTOR的FRB结构域结合,可特异性抑制mTORC1活性[15]。本实验结果显示,pcDNA3.1-YAP/TAZ质粒组和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YAP/TAZ mRNA表达量相近,但pcDNA3.1-YAP/TAZ质粒+RAPA组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活性均低于pcDNA3.1-YAP/TAZ质粒组,因为RAPA的作用靶点为mTORC1,提示YAP/TAZ参与肝母细胞瘤发展的过程中需要mTORC1参与。

综上所述,激活mTORC1可能是YAP/TAZ信号通路参与肝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mTORC1的靶向治疗可能在肝母细胞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前景。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小室母细胞质粒
软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穿刺标本免疫组化H3F3B、IMP3、Clusterin 联合H3F3B 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
农杆菌转化法中的“Ti质粒转化载体系统”的简介
——一道江苏高考题的奥秘解读和拓展
全基因组测序后质粒的组装与鉴定研究进展*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卜算子·静夜思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开发新方法追踪植物病害的全球传播(2020.6.7 iPlants)
这种恶性肿瘤,3岁以下是高发期
小鼠转录因子STATl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日媒劝“灰小子”早日放开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