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夏 琳
2013年11月,响应杭州市委“打造杭州文化金名片”的号召,杭州日报创刊艺术专版,并于2014年5月扩版成《杭州日报艺术典藏周刊》,每周四刊发四个整版,内容涵盖书画篆刻、收藏鉴赏、艺术界大事件报道和文化主题报道。创刊至今,近8年的时间里,笔者作为周刊的主创人员,见证了艺术专题报道在党媒中所发挥的积极意义,无论从稿件的新颖性、可读性、传播性等方面它的特有魅力和作用都可圈可点。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也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是要将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融入生产生活,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展览展馆等各类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浙江是文化大省,杭州自古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重镇”,底蕴深厚,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云集,经典文化故事数不胜数。浙江、杭州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受益面之广,更是领全国之先。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根植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多个领域,正所谓文化无处不在。而新闻媒体,更是承载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重任。以周刊为例,首先通过思想和价值引领,牢牢守好文艺主阵地,同时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新型传播模式。其次,扎根人民、守正创新,发挥杭州书画重镇新优势,通过围绕中心大局,强化文艺惠民,推出精品力作。再次,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为培育高素质新时代文艺队伍,团结以老艺术家为先导、中青年艺术家为主体的文艺队伍,同时助推杭州乃至浙江文艺领先发展的新优势。比如周刊中“名家访谈”栏目,专门采访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新锐榜》则每期采访一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与西泠印社合作开设专栏《西泠镜像》等等,紧密地团结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另外,优化媒体服务、夯实基础,构建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促进地域文艺的高原建设,同时加强对外交流,聚焦文化展示,讲好杭州故事,讲好浙江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当然,文艺报道运用相对清新的语言,形式多样的配图,使读者有了一种新的观读角度,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吸引了更多读者的眼球。很多读者在阅读了周刊后还特地寄来自己的作品,委托周刊邀请名家指导。这种读者的深度参与正是媒体传播功效的一种体现,也是创导群众文化自信的一种途径。
艺术有用吗?现在很多家长也不让孩子学艺术,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补习班,提高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因为艺术的作用并不像做一道题一样,能有那么快的见效,往往是内化于心的。
艺术是个体表达,却能引发群体思考。周刊通过八年的专业艺术报道,拥有了广泛的阅读人群,年龄跨越老中青三代。通过定期阅读艺术周刊,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培养读者艺术素养的效果。有时候,艺术能让更多的人思考当下社会的问题。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人人都是艺术家。定期阅读艺术报道,能进一步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力。艺术欣赏也是读者调动自己的洞察和直觉的过程。艺术欣赏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是一个人综合素养能力的体现。
文艺报道相比于其他新闻报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文艺报道中经常会与许多文化名人联系起来,汇集着各领域优秀文艺人才,这能充分发挥艺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与文化名人的公众影响力和传播力,将文艺的力量赋能于社会其他领域和民生实事之中。作为党媒,做好文艺新闻报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号召文艺骨干创作出新时代富有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弘扬时代主旋律,打造艺术为民、文化惠民新窗口,共绘新时代文艺同心圆。
以周刊为例,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百年的大型主题展览报道中,通过一幅幅感人的作品,让广大读者身临其境地回顾历史,学习先辈,从而激发了无限的爱国热情。在面对新冠疫情的危急时刻,号召和联合艺术家投入到防疫抗疫的队伍中,书画家们慷慨创作,用于慈善事业;而演艺领域艺术家们创作了一曲曲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振奋抗疫气势。文艺的力量是伟大的,党媒在做好文艺宣传的同时,其实也起到了联络和组织艺术家的桥梁作用,是一种用文艺的形式,回报社会的体现。与此同时,周刊在做好文艺新闻的同时,也曾组织策划全国性的收藏论坛,举办的两届全国“收藏、鉴定、市场、拍卖”高峰论坛和参与编写的《鉴藏——中国收藏鉴定学刊》,在文化圈内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课题中,周刊采编成员也全程投入课题,并参与编写了《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一书。通过专业领域论坛的举办和专业书籍出版,也是党媒从大众媒体向专业领域辐射的一种创新和突破。随着文艺领域的繁荣发展,文艺报道在新闻传播效用之外也发挥了“1+1>2”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