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蒲公英种子一样播撒“最美”

2021-06-22 14:43文_张
传媒评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商报日报杭州

文_张 姝

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在每日商报,2008年6月至2018年2月在都市快报,2018年3月至今在杭州日报。我已在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度过了15年的青春岁月。

回顾这15年,反复涌上心头的就是“感谢”二字。是一位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怀包容,让我从一名新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磨砺成为了一名成熟的记者。

300:4,我进商报是一场硬碰硬的“高考”

做一名记者是我在杭州风帆中学参加文学社时就确立的职业理想。我从小喜欢写作,少年时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在杭州第十四中学读高二时,我跑到解放路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怎样做一名记者》。8块钱,是用自己攒下的零用钱买的。书上的理论我几乎都能背下来。

2006年3月,离大学毕业还有3个月,听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每日商报要招聘记者。我很喜欢商报的一些栏目如《18创富》《民生》等,兴冲冲地报了名。

考试时间是3月11日上午8点,考场设在杭报集团食堂内。报考者来自全国各地,要从300余人中产生4名胜出者。

考题是总编亲自出的,考官是杭报集团的几位资深新闻人。第二天,我在一家咖啡馆里,等到了进入复试的电话,雀跃不已。复试是到杭州百货大楼参加模拟新闻发布会,会后写一篇采访稿。

面试时,我还记得副总编莫士安问我,为什么采访百大的一位营业员?我说,我想从员工的视角切入,写出百大企业的价值观。

当晚6点,我成了考进商报4人中的一位。

时任每日商报健康部主任李锋将我招至他的麾下,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干将。我从一个不大会写稿子的人,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职业化的初转变。

每日商报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单位。我还记得我生过一次重病,时任社长姚丽萍来家中探病,柔声细语地温暖了我。

2011年7月,采访“最美妈妈”吴菊萍。张姝转交了一封读者给吴菊萍的信

从业10万小时,我在都市快报磨砺“卓越”

2008年6月,我到了杭报集团的都市快报。

8年后,也就是2016年4月29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我“杭州市劳动模范”的奖章和证书。这一天,恰好是我33岁的生日,也是我从业的第10年零59天。

网上流传一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折算成每天投入8小时,一周5天,相当于10年。

事实上,我天资平平,投入在新闻事业中的写作和思考的时间,这10年里应该远远超过两万小时。

我用超过“两万小时”的时间,训练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新闻热线是24小时的,采访任务可能是深夜也可能在周末。突发的加班带来了很多焦虑情绪,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和丰富经历。

我接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聋哑舞蹈家、急救车担架工、厨师、保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我也深入了不同的采访现场,有杭州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市的棉花滴灌项目试验田,有医生为捐献者摘取角膜的手术台,有凶杀案的案发现场……

采访是让我全身心投入的事情。

在采访火灾时,我的鼻子可以分辨出是棉质布料着火还是化学品泄漏,我的手指可以触摸烧焦的滚烫的痕迹,我的耳朵可以通过现场呼喊声音判断事发地的人群分布。

在医院里,除了听医生和病人说,我更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印证。比如,看看病人的垃圾桶,从食物残渣判断他恢复的真实情况,有苹果皮的说明他好得差不多了,能吃固体食物了。

我时常深夜写完稿子后,坐在办公室里,听听周围同事们敲击键盘的声音,看看窗外中河高架上川流不息的车灯,心情愉悦。这样的体会,我相信很多沉浸在奋斗中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我是一个高产的记者,最高时一个月10000多工分。都市快报的一个整版是400分,这也意味着我在周末也常有报道。

“最美妈妈”的新闻,事发当天正是周六。

2011年7月2日中午,杭州年轻母亲吴菊萍,因伸手勇接从10楼坠下的女孩而受伤。了解到吴菊萍已被家人送到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编辑部立即给在千岛湖休假的我下达了采访指令。得知我有采访任务,全家中止休假,一车人陪我驱车奔赴富阳。

从下午5点开始采访吴菊萍到凌晨零点30分截稿,我写出了题为《吴菊萍 勇敢的妈妈 伟大的母亲》的通讯。这是一篇急等上版的当日突发新闻稿。

这篇通讯刊出当天,被新浪网首页及腾讯等各大知名网站全文转载。数小时内,网友留言8000多条,其中有赞吴菊萍是“最美妈妈”。“最美妈妈”的称号由此而来。这篇通讯也成为很多国内兄弟媒体跟进报道的依据和线索,使吴菊萍迅速成为受全国关注的英雄人物。

一年之后,“最美妈妈”的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倾听读者的故事,促使我开始思考新闻的伦理与道德,以及医疗新闻对患者的隐私的保护。

我研究了艾滋病新闻和控烟新闻,写成论文发表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国家级新闻核心杂志上。每一篇论文,副总编王晨郁都用心帮我修改。在都市快报,前辈会给你专业上的指引,社长杨星、副总编任洲、胡红斌等老师都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和包容。

在杭州日报,我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

2016年,“互联网+政务服务”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我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发布”挂职,担任分管官方微信运营的副总编。挂职期间,我充分运用传统媒体的经验,在城市品牌传播上“做文章、动脑筋”,传播效果比较显著。

挂职结束后,2018年3月,我来到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工作。

去年1月,疫情警报拉响,大伙心里有一股子劲,做好疫情防控报道。

在“日报防控报道战斗群”里有101人,后勤保障的就更多了,大家拧成一股绳——

全媒体中心的记者采写暗访稿,实地走访了30个小区;

城市新闻中心的记者一线采访新冠肺炎疫情,七周没和家人团聚;

杭州湾中心的记者驻守在杭州市指挥部,24小时传递最新信息……

有一天,我在报社电梯口遇到了杭州日报总编辑万光政,他刚刚从外面采访回来。在杭州日报,总编辑是和大家一起跑线的。

双脚走下去,新闻才能立起来;感情淌出来,宣传才能强起来。

聚焦“四力”,战疫情、促发展,杭报集团疫情报道新闻作品中,10万+爆款产品2287条;千万级阅读量产品43条(篇);单篇最高阅读量16.4亿。我在杭州日报深深感受到了集体的重要性,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就能迸发出更强的力量。

正如杭报集团的价值观“与城市共生长,让生活更美好”,我在这15年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杭州这座城市的美好,用自己的笔端写下一个人、一批人、一群人的“最美”——有“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惊世一接,“最美”爸爸黄小荣的勇敢一跃;“最美”消防员尹进良的忍痛逆行;“最美杭州人”石卓的温暖一抱;“最美护士”杨湘英的智慧一闪;“7·5公交燃爆事件”中见义勇为白衣男的舍身一托……

作为这些故事的记录者,这份职业时常让我感念幸运。我亲历和见证了很多好人好事,这些像蒲公英种子一样播撒的“最美现象”,由一株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美”的种子更随风飘扬、处处生根。今后我还将继续写下去。

猜你喜欢
商报日报杭州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感恩领导
杭州院子
机电商报
灵感日报
杭州旧影
灵感日报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预言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