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芬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让学生能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否能正常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当一个循循善诱的引导者,运用多元的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让学生能够发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动手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兴趣是动力,是源泉,是推动学生探索新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最大助力,也是着眼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强有力后盾。
(一)尝试创新,激发兴趣
大家对于新奇或者新鲜的事物都怀有一颗想要探知的欲望之心。而新奇的事物往往最会激起学生探索事物真相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进取,不断地挖掘教学内容上的新意,增加新鲜感,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笔者在教学《装饰画》这一课时,不按传统的画笔与画纸构图上色,只在一张黑色的卡纸上构好图,用刀尖沿图形的轮廓线两旁,平行刻两刀。两刀间的间距是3毫米,不穿透纸背,并撕开表皮的纸条,这样露出了里边白色的线条,与黑色的卡纸表面达到了黑白的画面效果。对于这个变化学生觉得很新奇、有趣味,兴趣瞬间被激起,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个时候笔者便让学生构好图,按老师讲解的步骤操作,在动手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下刀得有轻有重,切刻卡纸不透过纸背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增加鼓励,激发兴趣
处于初中这个时期的学生,自尊心都特别的强,且对美术学科重要性的认知不合理。对于这些学生,只有用鼓励的方法改变其学习态度。比如,教师上课时,如发现那些平时活泼好动的学生做出不合理的动作时,努力发现其中的个别“美”,加以肯定,表扬他们的艺术细胞正在逐渐“苏醒”,这些都能起到鼓励的作用。“美”是美术课上的“明珠”。本该批评的行为,却被教师发现其中的“美”并对学生进行表扬。他们因受到鼓励,心情愉悦,乐意地接受体验美术之美。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收到较好的的效果,也激发了他们动手参与的兴趣。
二、运用教学示范,诱导学生动手参与
教师的示范课是美术教育教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个直观教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成果。例如,笔者教学《中国山水画》时,用较为娴熟的技法,边讲解边示范:“先用浓淡不同的墨色绘画出山水的外形、远近场景,分出墨色。要注意其中用笔,讲究的是笔墨的精妙与情趣,何时需要圆润,哪里需干筆。”画面更注重神韵方面的表现,但学生较少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以及缺乏实操经验,对作画便心生几分胆怯。经过教师的示范后,画画技巧都变得通俗易懂了。示范,也充分展现出美术教师的扎实基本功,学生不但在教师的笔墨中感受到中国画的精妙,也充分被教师的实际水平所折服,激发了动手参与的欲望,这样,便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直观示范性教学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与学生和平共处,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拉近师生距离
师生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强度。因此,笔者讲授课程的要点后,一般采用在教室里巡回指导的方式帮学生纠正错误,缩短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学生主动动手创造了条件。
(二)给予学生安全感
大多数学生对教师都有畏惧心理。 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必须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对于学生的作品,不论理想与不理想,教师都不应以此为标准区别对待学生。针对这点,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动手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道理:人非圣贤,岂能无错。以此给学生安全感,让学生大胆动手参与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三)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任务,会很有成就感。因此,为了给学生一种成就感,教师要把难度设置在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上来。任务的完成,学生认为是对付出的肯定,也有动力继续向前学习。如果教师任务设置的难度不高,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若是任务难度太高,学生便会不愿意去完成且对自己动手能力缺失自信。怎样把控好这个度?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调好难度。当任务难度小时,教师可设置一些“障碍”;当任务难度超出学生自主完成的能力范围,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与鼓励;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要给出表扬与肯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便愿意全身心地参加创作。
四、利用环境,提供自己动手参加的机会
学生除了有动手参与的欲望与能力,还要有实践的机会。教师要懂得结合教材内容特征与学生的实际,创设条件,向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一)展览美术作品,提供动手参与机会
绘画和手工作业都是可视形象,学生可以通过眼睛直观感受。同班同学或者同年龄阶段学生优秀作品的展览,学生都会想看,看了之后还想学里边的精髓。在上课时,笔者会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展示,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批参观。学生兴致勃勃,观察入微,学得非常认真,觉得很有参考价值。教师如果在这个基础之上再介绍展品的优缺点,他们会掌握得更快更全面。同时,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美术作品展览,有助于他们积累创作素材。
(二)学会自评,提供动手参与机会
多数美术教师在作业中会渗入讲评法。这个方法受教师个人的年纪、受教育程度与专业知识水平高低以及兴趣等等的影响,大多时候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挫,抑制学生思想与个性的发展。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师生互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评价方式进行学习,并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循序渐进。以学生的互评为主,让三五个学生互相评论对方的画,把自己的审美标准与制作心得体现出来,教师再进行相应的提醒;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较为客观、公平的评价,加强优点的发展,如若发现不足或有了不同的创意,教师允许把作品拿回重新整修。通过这些课堂上的习作评价,让学生更能发现美、创造美,最终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