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中心学校 陈化生
小学生出现错误的习题,订正后还会有不少的学生再次出现错误。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自己的错解题重视程度不够,草草订正后就了事;二是教师在纠错教学时,常常是简单地对照答案或强调法则规则,没能很好地指出造成学生错解的成因,且纠错方法呆板老套,趣味性不强,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导致学生同一错误反复出现。那么,如何让学生厘清自己的错解并引以为戒,让学生的错解不再重蹈覆辙?现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一谈做法与体会。
错解是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实践、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结果的体现,它代表的是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的水平,并不代表学生学习的最后水平,因为错了可改,改后就能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善待学生的错解,并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善待自己的错解题,使学生对错解印象深刻而经久不忘。
“错解题是个宝”,这话说得不无道理,错解题只要正确合理地加以利用就会散发出它的价值光芒。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引导学生对错解题按一定的要求和格式进行整理并抄录到错题集上,便于学生温习反思。
1.抄录要求
把错解题的做题时间、原题、错解逐一抄录好,再把正确解法、答案、步骤分别写清楚,然后用红笔写上错因。错解题抄录要做到当日错当日抄,周末进行周回顾反思,月末进行月回顾反思,学期末进行整体回顾反思,这样间隔一定时间的回顾反思,能使学生加强记忆不遗忘。
2.抄录样式
时间 原题 错解 正解 错因 周末回顾
1.反复阅读错解题集
一是警醒和督促学生经常拿出错题集进行回顾,把错解题记熟记烂;二是要求同桌或同学之间互阅错题集,这样既有新鲜趣味感,又能从中吸取别人错解的经验教训;三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错解题与其他同学互考,让同伴之间有趣互动,增强纠错效果。
2.开展错解题的收录和评比活动
一是在班级板报里划出一块专门的区域,作为纠错专栏,每日展出比较新奇、有趣的学生错解题,供学生课间反思;二是鼓励学生自编或仿编错解题,比一比谁编得精巧,把对自己比较有用的错题收录起来;三是让学生评一评谁的错题集里的错解题更少了,设立周无错解题奖和月无错解题奖,对一周无错题的学生在板报上进行表彰,一月无错解题的用奖状表彰,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纠错常态化,还有效激发了学生避错纠错的浓厚兴趣。
学生出现了错解,我们教师应有效地反思,反思纠错教学的起点在哪,怎样才能对“症”下药;反思能否拓宽纠错思路,使学生乐学善思;反思学生的错解有没有可利用的成分,能否化“错”为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纠错教学的实效,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纠错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错解的呈现或暴露开始作为起点,找出错因,对症纠错。例如,四年级“用4个大小相同的等边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 )。①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③梯形”的教学,学生在没有经过动手操作、验证和归纳过程的情况下,凭直觉和相关经验就进行选择,结果选错的不在少数。针对这种现状,笔者有意引导学生用图片去拼一拼,用本子去画一画,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很快学生就知错了,重新对问题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样,学生经历操作、讨论、体验后得到的结论,记忆深刻,不易遗忘。
例如,我校陈老师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时的精彩教学片段,先请全体学生尝试计算“2.1×60”,待学生完成后,让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展示。其中,廖小华同学是这样做的:这时,有学生开始大声嚷叫道:“老师,廖小华做错了!”“哦,你怎么知道她错了,为什么?”学生沉思了一会儿,课堂便热闹起来。生1:“小华她没有把60后面的0写下来,应该把60后面的0写下来,然后再点小数点,得数应该是126。”生2:“2.1大于1,2.1×60的积一定大于60。”师:“生2利用一因数比1大,乘得的积一定比另一个因数大来进行验算,太棒了。”生3:“这个方法好,我以后也可以这样做。还可以利用一个因数比1小,乘得的积一定比另一个因数小来验算其他的题目。”生4:“老师,还可以用估算来检验,2.1接近2,可估作2,2×60=120,所以2.1×60的积应该大于120,怎么可能是12.6呢!”听生4这么说,同学们都点头表示同意,都为他热烈地鼓掌。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简洁性,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促进了学生乐学善思。
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平和的心态和睿智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的错解,要时刻灵动捕捉学生错解题中的可利用资源,让纠错教学精彩纷呈。例如,“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在学生已学会其解答的基本方法后,笔者出示了如下这道题:“植树小队要种475棵树,每小时能种95棵,经过3小时,还剩多少棵树没有种?”
这道题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都是采用一般的解法:475-95×3=190(棵)。可在台上板演的赖宇辰同学列出的算式却是:475÷95。这时笔者耐心地说道:“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赖宇辰同学计算的是什么?还能继续往下列式算吗?”一时间同学们都愣住了,陷入了沉思。不久,陈丽萍同学站了起来,有点兴奋地说道:“老师,我知道了,赖宇辰同学列的这个算式算的是总时间475÷95=5(小时),现在种了3小时,还要种5-3=2(小时)才能种完,剩下没有种的就是95×2=190(棵)!”“大家听懂了吗,陈丽萍同学说得怎样?”一阵寂静的沉思之后,同学们都嚷开了:“说得太对了,我还真没想到啊!”“想法真好,又有了一种新的解法!”事实上,赖宇辰同学是懵懂中碰巧算对了一步,他自己是不知道再怎样正确地列式解答,由于笔者的点拨引领,他的“错解”变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要避免或尽量减少重复出现的错解,学生需要个体的自觉防范与主动反思错误。而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地常抓错解原因,才能让学生良好习惯早日养成。
教师需要警醒学生防范因粗心出现的错误,如在做计算题时,书写潦草或粗心大意算错或抄错题中的数字;审题时不够细心弄错条件、弄错数量关系;解题时“顾此失彼”“顾头忘尾”等导致的相关错解。例如:“有一块长6米的羊绒布,正好能做8件大小完全一样的童衣。试问:(1)做一件童衣用去这块羊绒布的几分之几?(2)做一件童衣用去了这块羊绒布的几分之几米?”这里(1)问的“几分之几”是用分数表示的比率,(2)问的“几分之几米”是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两者十分相似,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因此,类似这样的错解需要学生细心防范,仔细读题。
当学生的错解造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认真地反思错解。一是反思错解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么样;二是想一想纠正错解的措施方法有哪些,错解有哪些启示。同时,教师要告诫学生对别人的错解不讽刺嘲笑而是要引以为戒,思考从别人的错解中能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为自己所用。这样,学生在自主反思中明错纠错,才能不断完善认知,提升思维品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同样也要求学生做反思型的学生。对此,笔者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坚持推行让学生每日写反思日记,让学生在日记中记下每日学习的得失,书写成功的喜悦,记录动人的音符。实践证明,让学生勤写反思日记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特别是避免学生重蹈错误的覆辙是很有实效的。
总之,要避免学生重蹈错解的覆辙,不仅需要教师善待学生的错解,还要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去善待自己的错解。教师要优化纠错教学的方法,灵动捕捉学生的错解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使纠错教学精彩诱人,让学生对错解经久难忘。同时也要引领学生自觉防错与主动反思,让良好学习习惯早日养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