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 模型的新时代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效率提升策略

2021-06-21 18:32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市州体育事业四川省

张 象

十八大以后,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通过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进入了新时代[1]。新时代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主要是人民群众体育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多,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充分和需求之间存在矛盾[2]。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短板,公共财政支出的高速增长和服务产出低效率之间的矛盾未得到妥善解决[3]。新时代的群众体育事业需要更高效、更科学、更经济、更合理,从而能更好的推动全民健身体系建设,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效率是指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等条件下、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设定的愿望和需要的评价方式。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就是指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投入与公共体育服务效果产出的比率以及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公共体育服务效率的提高可以在保持公共体育服务效果不变的前提下节省公共体育服务效率资源,实现放到公共体育服务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学界采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和技术方法来构建效率评价体系[4-6],以期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较为常见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法,其具有不需要确定相关函数的形式,不需要处理数据量纲和确定指标的权重等优点,但整体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大部分研究属于定性研究,缺少定量分析,很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研究;二是研究选取的指标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不一致,较难实现全面综合准确的评估;三是研究多以国家层面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区域的研究很少涉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实用、高效的,适应新时代群众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效率评估体系,对于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7]

以四川省为例,我们发现群众体育事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不平衡。成德绵等经济发达城市的群众体育发展态势较老少边穷地区明显占优,在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新增全民健身路径数量、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数量、年度体质监测受测人数和年度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国民体质综合指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等指标差异性较为明显。例如四川省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城镇为100.04,乡村为97.1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城镇居民为17.2%,乡村居民为10.4%;体质合格率,城镇为86.4%,乡村为79.5%①数据来源:2019 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 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和2020 年《四川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二是群众体育场地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城镇体育场地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健身和休闲活动需要[8],供给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根据《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分布在城镇的体育场地39 422个,占58.20%;面积4 765.86 万平方米,占71.40%;分布在乡村的体育场地28 313 个,占41.80%,面积1 908.91万平方米,占28.60%。乡村体育场地数量和面积明显低于城镇,健身设施配备较少,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三是单一的政府供给群众体育服务模式存在弊端。目前的群众体育服务供给体制,仍然是由政府作为主导进行资源供给和配置,缺少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参与渠道,导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要。四川省的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体育信息服务、健身指导服务较少;大型体育中心修建和竞技体育支出仍占较大比例[9],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又不够高效科学,导致了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效率的低下。四是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服务不足。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存在不足[9],广度上表现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点不足,有的城市只有一个国民体质监测中,每年只能承担几百人的体质监测任务,导致绝大多数群众没有得到体质监测的服务;深度上表现为现有体质监测工作只重测量而没有提供体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更勿论提出运动处方和健身指导。五是群众体育的综合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对群众体育的认识不够充分深入,要认识到群众体育不仅仅只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更具有特殊的体育康复和健康促进作用、教育作用、文化作用、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等作用[1,10]。另一方面,群众体育的综合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合理引导,群众体育可以成为丰富业务休闲生活,提高健康意识,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和宣传阵地。本文通过DEA 模型,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对2018 年度四川省21 个地市州的群众体育服务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水平,为发展四川省乃至我国群众体育事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DEA 模型

DEA 模型(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对同类型的决策单位进行效益评价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9],通过CCR 模型和BCC 模型对四川省21 个地市州的群众体育服务效率进行评估分析。

1.2 CCR 模型

CCR 模型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并利用线性规划方法,计算每一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把效率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类,进而评价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有效性。以m 和s 分别表示每一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数量,并假定第k 个决策单元第i 个输入变量以符号Xik(i=1,2,…,m)表示,相应这个决策单元的第j 个输出变量以Yjk(j=i=1,2,…,s)表示,并可判断第X 个决策单元是不是同时为纯技术效率最优和规模报酬不变。[9]

1.3 BCC 模型

BCC 模型假定规模收益变动,并在CCR 模型基础上增加了约束,从而可以细化评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使投影点的生产规模与被评价的决策单元的生产规模处于同一水平,这样就可以区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9]

本文评价的是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效率,这是一个多投入和产出的复杂系统,使用DEA 模型分析是合理而可行的,综合使用CCR 模型和BCC 模型,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的投入和产出效率,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判断各地州市级政府的政府行为是否有效。

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本研究中DEA 模型投入产出指标按以下原则选取:第一,目的性原则。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以实现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为目的。第二,科学性与可行性原则。要满足指标可量化、数据可采集、评价方法可行的原则。第三,代表性和合理性原则。使用DEA 模型衡量群众体育事业效率的研究不多,近年来的文献,一般均采用“公共体育服务年度支出,人均公共体育服务年度支出、公共体育服务年度支出占体育事业支出比例作为投入指标[9-10];以“人均群众体育设施面积、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新增全民健身路径数量、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数量、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个数、年度体质监测受测人数和年度组织全民健身活动次数等[9-10]”为产出指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综合效率评价体系。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评价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System of Mass Sports Services in Sichuan Province

选取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资阳市、乐山市、眉山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共计21 个四川省地市州为研究对象,以群众体育年度支出、人均群众体育年度支出和群众体育年度支出占体育事业支出比例作为投入指标;以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新增全民健身路径数量、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数量、年度体质监测受测人数和年度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作为产出指标。

3 实证分析

使用Max DEA 6.4 软件对2018 年四川省21 个地市州的群众体育服务效率进行评价分析。通过下列计算公式,得出以下结果:

注:对于∀a≻0 及∀N≻0,都有N*ε≺a,则ε 即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

表2 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投入产出指标Table 2 Input-output indicators of mass sports services in Sichuan Province

3.1 CCR 模型结果分析

3.1.1 综合效率分析

综合技术效率是对决策单元(即指四川省各地市州)的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衡量与评价,综合效率有效(即数值为1)并不意味该城市群众体育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达到了最佳状态,而是指资源的配置使用和产出达到了较好的均衡状态,应继续保持资源的投入和合理配置。[9]由表3 可知,群众体育服务综合效率有效的四川省地市州数量为6 个,占28.57%,未达到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市州数量为15 个,占71.43%,21 个地市州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5 823。通过文献发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综合效率均值为0.529[6],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均值为0.808[7],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均值为0.7 391[9],表明四川省整体群众体育服务综合效率略高于全国整体水平,低于四川省经济发达的成都平原城市群水平,更低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这一方面说明四川省群众体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又提示四川省群众体育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仍处于落后状态,投入总量与产出总量的比率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投入和配置能力。

表3 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效率评估Table 3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mass sports services in Sichuan Province

3.1.2 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由表4 可知:21 个地市州都存在群众体育年度支出的投入冗余情况,占100%,均值为6.32%;有20 个地市州的人均群众体育年度支出的投入冗余情况为负数,均值为-15.58%,提示四川省人均群众体育年度支出偏低,按现有资金配置情况,人均应增加15.58%才能达到均衡状态;21 个地市州都出现了群众体育支出占体育事业支出比例的冗余现象,占100%,均值为7.13%。这三项投入冗余指标表明,目前四川省群众体育的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冗余现象,但群众实际得到的资源反而不足,提示以后在现有资金投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应将资金更高效的投向群众体育的实体活动中。21 个地市州存在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产出不足的现象,占100%,均值为267.13%;21 个地市州存在新增全民健身路径数量产出不足的现象,占100%,均值为31.71%,21个地市州存在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数量产出不足的现象,占100%,均值为164.48%,21 个地市州存在年度体质监测受测人数产出不足的现象,占100%,均值为73.90%,21 个地市州存在年度体质监测受测人数产出不足的现象,占100%,均值为73.90%,21 个地市州存在年度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产出不足的现象,占100%,均值为68.42%。可见产出不足的问题远远比投入冗余严重,尤其是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和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发展的瓶颈,不能满足四川省广大人民群众的全民健身和对健康生活的实际需要。

表4 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投入/产出效率Table 4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mass sports services in Sichuan Province

3.2 BCC 模型结果分析

3.2.1 纯技术效率分析

纯技术效率用来反映四川省各地市州群众体育服务资源配置、利用等管理技术水平。由表3 可知,21 个四川省地市州群众体育服务事业的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 689,其中纯技术效率值为1 的有12 个城市,占57.14,未达到纯技术效率最优的有9 个城市,占42.86%,表明这些城市群众体育服务管理和技术水平一般,在现有资源投入和配置状态下,产出规模未达到最大效率。其中,德阳、乐山、泸州、南充和广安等五个地市州的纯技术效率虽然为1,但其综合效率并非有效,说明其问题是由规模效率较低造成的。

3.2.2 规模效率分析

规模效率用来衡量四川省各地市州群众体育服务资源配置和供给是否处于规模发展的优化状态。由表3 可知,21个地市州群众体育服务规模效率均值为0.5 030,其中有15个城市的规模效率值不为1,即有71.43%的城市群众体育服务的资源投入和配置不能满足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未达到规模发展的理想状态,结合中央做出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决策,我们认为要提高四川省地市州群众体育服务规模效率,除了增加投入资金以外,更应注重资源结构配置,将发展重点放在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增加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数量和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上,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修建大型体育中心或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等手段来扩大规模效率,必须规范投资范围和规模,优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才能更好的提高群众体育的规模效率。[11]

3.2.3 规模报酬分析

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决策单元内部各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12]通过表3可知:没有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即现有的四川省所有地市州都不需要通过扩大资金投入,来增大群众体育服务效益;有15 个地市州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即这15 个城市不应再通过扩大资金投入比例的方法来获得产出回报,而是应该调整优化供给侧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将资源配置在急需改善的地方,甚至需要减少一些不合理的支出,来取得收支平衡。有6 个城市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即从绝对量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投入规模发展处于合理阶段。综合上述分析,现在四川省各地市州发展群众体育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是缺乏资金,而是要根据中央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按“三大转变”和“三去一降一补”的思路,进行服务型政府改革,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来培育规模收益递增新动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四川省群众体育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仍处于落后状态,投入总量与产出总量的比率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投入和配置能力。(2)四川省群众体育的资源投入存在一定的冗余现象,应将资源更高效的投向群众体育的实体活动中。(3)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和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四川省群众体育服务发展的瓶颈。

4.2 建议

4.2.1 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资源投入和配置能力

新时代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时期,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体育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群众体育,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1]。推动群众体育形成新的突破局面,更高效、更科学、更经济、更现代化的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早日实现运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13]。其次,需要通过深化群众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合理供给配置资源,提高群众体育服务供给体系效率,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第一,政府可进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建立一个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的扁平化、高效率、服务型的群众体育管理服务机制。第二,根据阿罗不可能定理,不可能取得一致社会福利曲线;而现有经济增速放缓和群众体育支出增多的现实也决定了群众体育服务资源会出现瓦格纳调整。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更加注重群众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先解决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体育服务需求。第三,要加强市场模式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激发体育产业的创造性,丰富商业模式,促进产业升级。

4.2.2 调控群众体育资源导向,更加合理高效

首先,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各项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群众体育服务,整合医疗卫生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14],更好的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群众体育开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民间资本引入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中来,让群众体育发展走上市场化道路。其次,省一级政府应该合理利用省级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手段,优先保障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体育资金总量,消除城乡二元差异,使其获得与发达地区基本一致的均等化的群众体育服务[9-10]。而这些地区在获得中央、省级以及对口援建资金补贴后,要将重心落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上,优先发展农村全民健身路径健身、增加国民体质监测人数和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等实际需求[15]。此外,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对于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群众体育服务的效率和均等化程度[16]。

4.2.3 整合城市群服务资源

如四川省就可在重点建设四大城市群的政策扶持下,通过城市群规划,从整个城市群的群众体育的实际需求和自身特点来打破行政区域设置[9,17],整合群众体育服务资源,提高供给效率,实现投入/产出效率最大化。如国民体质监测可以借助成德绵一体化建设、成都平原城市群建设的契机,引导群众在某1-2 个城市统一进行体质监测;对于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不足的问题,一是可以加大高校、中小学、事业单位体育场所的开放力度,二是可以采用共享理念,对同一场地,错时错峰共享使用。对于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政府要将重心放在消除城乡二元差异上,强力引导体育专业人才由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由城市流向农村,完善单纯的市场配置造成的不均衡[18]。充分利用高校智库和科研机构,实现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健身指导、健身讲座和健身器械研发;重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设,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全民健身和体质监测[19]。还应重视不同区域的群众体育发展经验交流和合作[20],尤其是成德绵等发达地区,可参考对口援建模式,针对性的开展群众体育对口援建专项工作。

本文由于指标获取的可行性因素,因此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非常全面的反映四川省群众体育的实际情况。此外由于相关数据的滞后性,尤其是一些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当年产出的效率值。因此本研究结果只针对当年已有的产出,并不是指所有财政体育投入对应的全部产出。从我们的实证结果可知,虽然四川省群众体育整体水平在全国属于中上水平,但各城市之间差异较大,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新时代四川省群众体育的发展一定要注重效率优先,合理配置资源,不能只考虑投入不注重产出。

猜你喜欢
市州体育事业四川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2017:市州报社长在谋划什么?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