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华娣 周子钦 周小东
“陶都”,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陶器的都城。中国地大物博,历史上制作陶器的地区、城市有很多,却唯有江苏宜兴被冠以“陶都”之称,这绝非偶然。宜兴何以成为“中国陶都”?或者说是什么成就了宜兴“中国陶都”的历史地位?为此我们将从“认识陶瓷世界”、“认识陶都宜兴”、“认识存在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一番探究。
1 认识陶瓷世界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总称,它们是先民利用土、水、火相互作用创造的一种新的物质和文明成果,陶器和瓷器的相继出现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1陶器之创造
人类在适应、学习进而改造大自然这一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奇迹,“陶器”的出现、改良和完善不仅代表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证明人类在地球上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考古学表明在距今10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世界各地的先民已经能够因地制宜制作出不同风格的原始陶器。这些制作粗糙的夹砂红陶、灰陶大多为盆、罐、釜等物件,它们为这时期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帮助。
“陶器”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它不仅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新纪元,同时也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新篇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早期各地方的陶器有着各自的地域特色。由此,当代专家学者们确立了中国各地区早期“文化类型”,例如黄河流域有裴李岗(距今约8 000年)、仰韶(距今约7 000~5 000年)、马家窑(距今约5 000年)、龙山二里头(距今约4 000年)等文化类型;长江流域有河姆渡(距今约8 000年)、骆驼墩(距今约7 300年)、马家浜(距今约7 000年)、良渚(距今约4 500年)等文化类型。这些华夏先民的卓越创造,奠定了后来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1.2瓷器之发明
瓷器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原以南(即今江苏宜兴,浙江上虞、德清等)地区已经开始“原始青瓷”的生产,这是一种与原始陶器有所不同的新物质。而后由于社会战乱动荡,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东汉,青瓷才完成从原始到成熟(符合现代瓷器物化标准)的蜕变。青瓷的成熟生产是世界陶瓷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代表着当时原料选取、成型技艺、胎釉配比、窑炉结构等方面的提高,由此开启了“瓷器世界”的新天地。
1.3陶、瓷之关系
和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一样,陶器和瓷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从共性方面认识:我们通常将陶器和瓷器称作“陶瓷”。可以说它们是人们利用自然界中的黏土及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选料、粉碎、练泥、成型、装饰、焙烧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当代还有使用化工原料、合成矿物原料制作的陶瓷制品,如高铝质瓷、镁质瓷、压电陶瓷、结构陶瓷等特种陶瓷,它们被称作“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原子能、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
从个性方面认识:一是产生时间不同,陶器已有上万年历史,而瓷器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二是两者原料(陶土、瓷石、高岭土)中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晶相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别;三是烧成温度差别,陶器一般在1 200 ℃左右(少数陶土其烧结温度达1 300 ℃以上),而瓷器通常在1 300 ℃左右;四是瓷器通常要上釉水,而陶器有无釉陶和釉陶二类;五是烧成后,两者在抗冲击性、吸水率、声响度等方面都表现不同。然而区分两者最本质的关键点还是原料,即坯体的制成材质。
1.4陶瓷之发展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需经历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陶瓷也不例外。人类曾历经上百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才创造出“陶器”这一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新器物;再又通过1万多年时间,在时代发展、材质丰富、工艺改良等的演变下,才实现不同地区先后打造出一个个充满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世界陶瓷新天地。
中国作为一个陶瓷古国、陶瓷大国,早于新石器早期(距今约10 000~8 000年左右)至新石器晚期(距今约5 000~4 000年左右),便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先后创造出以制陶工艺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骆驼墩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文明之地。近6 000多年的时光,这些文化表现基本是以夹砂红陶、灰陶、彩陶、黑陶以及少量的白陶为代表;其成型手法是从最初的泥条盘筑转变为后来的慢轮修整及快轮成型;其烧制手法是从平地堆烧转变至窑内烧制(竖穴窑、横穴窑),此阶段窑内温度可达850 ℃至1 000 ℃,陶窑的发明及改良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石器时期这些原始陶器的生产与发展,为后来我国大江南北出现的各地“窑口”留下了早期的文化基因,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
夏商朝,是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阶段,春秋战国开启相对文明的封建社会阶段,直到二十世纪初,封建社会结束,中国陶瓷生产在这三千多年的各个历史时期绽放出了多样风采。从商周的白陶、原始青瓷、印纹硬陶到秦汉的釉陶、成熟的青瓷;从晋唐的黑瓷、白瓷、三彩陶到宋元的“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瓷、龙泉青瓷、建阳黑瓷、天目釉瓷、德化白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从明代到清代的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绛彩瓷以及“宜均”、“廣均”、“紫砂陶”等新品陶瓷。这些地域不同、材质各异、功能互补的陶瓷门类,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陶瓷世界,同时也成就了中国陶瓷古国、陶瓷大国的地位。
常言说:国运兴、百业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我国多地相继恢复发展各具特色的传统陶瓷工艺。在江西景德镇、河北邯郸、山东淄博、湖南醴陵、浙江龙泉、福建德化等几大瓷产区中,尤以景德镇影响最大,从而成为“中国瓷都”。在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广西钦州陶、云南建水陶以及重庆荣昌陶等几大陶产区中,尤以宜兴陶以其历史久、传承好、品种多、特色明、工艺精、规模大、影响广而最为出名,并被公认为“中国陶都”。
1.5陶瓷之艺术
何谓“艺术”?西方学者弗兰西斯·培根为艺术下过一个定义: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该定义被后来许多艺术家所认同并称为“一个不朽的培根公式”,但对“自然与艺术之关系”、“人对艺术之创造”这些问题,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本人对此也有以下一些认识:
关于“自然”:自然是宇宙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时空形态,它包括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已知和未知的太空及外太空;自然的特征是它的多样化表现和具体化存在(宏观、微观);自然的本质体现在规律(自然法则)和变化(绝对运动)两方面;自然是艺术的丰富源泉,自然本身就是一种杰出的“艺术作品”。
关于“艺术”:艺术是人类在主观学习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早期文明成果之一,它包括绘画、陶艺、铁艺、雕塑、书法、音乐等。艺术的特征是它的多样性表现和抽象性思维,艺术的本质体现在创造和发展两方面,艺术是自然的另一种表现,艺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和最佳存在方式。
关于“陶艺”:“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妆;陶人与土配成双。”生于土、成于火的“陶艺”应该说是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早期艺术形态之一,但这里所讲的“陶艺”和当代流行的“现代陶艺”是两个不同概念。陶瓷艺术是与陶器、瓷器的产生、发展相生相伴的,早在距今约7 000年的新石器中期产生的原始彩陶,那时先民们已经在陶器上用红、黑、白、黄多种颜色泥料进行装饰,绘制出人物、动物、工具以及各种几何图案,这些陶器类型有盆、尖底瓶、罐、釜、碗等。毫不夸张地讲,这些几千年前的东西在现代人看来仍然充满视觉冲击,让人心动,它们不愧是中国早期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而后,勤劳智慧的历代陶工和文人雅士,它们先后创造出印纹陶、釉陶、三彩陶、均陶、紫砂陶等赏用兼优的陶器门类,它们是我们人类“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生动具体的社会体现。
陶瓷的艺术主要表现在它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两个方面。所谓自然属性:首先陶瓷的产生以及其早期的艺术表达是来源于自然生活的启示;其次这种原始艺术是古人情感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再次这种情感表达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自然流露。所谓人文属性:真正的艺术应该具备形的协调、工的精美、色的舒适、神的意境、骨的力度,艺术代表了最高水平的人类智慧和精神力量,它使我们有别于世界上的其它生命。具体讲艺术是运用材质、线条、形状、色彩以及功能等,一起来表达最基本、最深层和最美好的感觉,它超脱于语言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构造。从这个层面分析:首先从原始陶瓷艺术逐步发展起来的陶瓷艺术,它已经是人们思想表达和展现的一个载体;其次一件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更属于一种高级的创造,它除了灵光闪现、一气呵成外,更多的是精心的构思、反复的打磨;再次陶瓷艺术它是“和谐力量”的具体表现。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不要陶醉于对自然取得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的确,我们人类许多文明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而生成的,但陶瓷的主要原料是来自大地的一抔土,不管经历多少岁月,最终它的物质形态是以土的形式回归大地。
可见,陶瓷艺术是一种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存在方式,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
1.6陶瓷之文化
何谓“文化”?人们对文化的概念有多种解读: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即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以上说法我们认为不够全面,或者说它们过分偏于精神层面来概述其表现。
我们认为:文化是文明与教化相乘。《易经》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既有物质属性也有精神属性,是人类创造的产品和成果;“文明”从词语来讲是一个名词,“文明”从语法来讲是一个过去式。“教化”是帮教、传授之意,是人类传承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式;“教化”从词语来讲是一个动词,“教化”从语法来讲是一个进行式。所以,“文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既是过去式也是现在式,“文化”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它一直在实践的道路上与人类发展同行。
中国陶瓷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更是博大精深,长期以来由于地域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陶瓷门类及其文化类型。当代业内专家学者将其中影响较大的陶瓷产区以“窑系”这一文化概念来命名其文化类型。“窑系”是建立在“窑址”、“窑场”、“窑器”基础上的一个地域性陶瓷文化概念,是“土、水、火、人”和谐发展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一个地方“窑口”、“窑场”能称之为“窑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当地要有明晰的制陶历史发展轨迹;二是制陶产业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三是制陶工艺对外地产区有较大影响;四是具有较为完善的陶艺实践理论体系(材质、工艺、人文)。“窑系学”最初是以唐宋时期各大瓷业为对象划分而成——北方有以烧造白瓷为主的定窑系、烧造白瓷和釉下彩瓷的磁州窑系、烧造乳浊窑变釉瓷器的钧窑系、烧造青瓷的耀州窑系;南方地区有烧造青瓷的越窑系和龙泉窑系、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窑系以及烧造黑瓷及各种天目窑变釉的建窑系,这就是有名的“八大窑系”理论。
应该说“窑系学”对中国陶瓷史的梳理是有重大贡献的,但它们仍然存在其历史局限性。当今,江苏“宜兴窑系”积极打造以及山东“淄博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等相继提出,这些必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陶瓷“窑系学”这一宏大文化理论体系。
1.7陶瓷之贡献
纵观陶瓷几千年发展历史,我们认为它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贡献:首先“陶瓷”是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早期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的最初表现形式之一。特别是陶器,它与磨制石器、水稻种植三者成为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标志;二是陶瓷的出现改变和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及生活环境,从而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人类的“进化”;三是陶器为中国早期文字的创造提供了表现和保存的载体。关于中国文字的产生有多种传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仓颉作书”:仓颉者,相传为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黄帝的左史官,他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发,以此造出各种形象,遂称为文字。仓颉造字成功之日举国欢庆,感动上苍,天上像下雨一样落下谷子,同时也让鬼怪在夜里哭出声来,这就是《淮南子》中记载的“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泣”。当然,以上只是关于文字的一个传说而已。上世纪中叶,考古发现,在中国南方(江苏宜兴、浙江良渚等地)距今4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晚期,在这一时期出土的一些陶器(主要是黑皮陶)器皿上留有人為的划印符号。经专家考证,这些人为符号(还不够称为文字)就是后来中国甲骨文字的雏形,郭沫若先生因此而得出了“甲骨文是上承陶符,下启金文”以及“华夏文化陶为最”这样的结论;四是陶器的生产与交流开启了社会市场经济的萌芽以及手工业化的开端。随着工具的改良、工艺的提高,人类制作陶瓷的规模也逐渐增大,过剩产品也成为人们交流互换的商品;五是由于陶瓷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探寻新陶瓷材料过程中,从一个方面催生了人类“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到来,这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向前发展;六是陶瓷是中国装饰工艺最为集中的一个载体,诗、书、画、印、描金、包漆、镶玉等都有表现,可谓装饰工艺集大成者;七是陶器是新石器以来人类文明史完整性发展过程中唯一的全程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八是陶瓷在遥远的将来会成为地球文明终结时的守护者和承载者。
当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不断在改变,有些是人力不可为之因素在左右这一改变。人类也十分清楚总有一天我们将离开这一星球,奔向目前还未知的星空,而运载人类的太空工具设备主要依靠许多先进的复合陶瓷材料,这也许是陶瓷因我们人类创造陶瓷而做出的最好回报。
2 认识陶都宜兴
宜兴位于江苏南大门,沪宁杭城市群几何中心,地处长三角腹地、太湖西岸,这里生态秀美、人文璀璨,制陶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素有“中国陶都、东方明珠”之美称。距今7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中期,当地先民开始制陶,数千年生生不息的薪火相传,炼成了一个具有地理优度、人文厚度、艺术高度、影响广度且独特而充满活力的千年陶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1江南山水秀阳羡
打开中国地图,我们清楚地看到宜兴处于苏南山区与杭嘉湖平原,太湖西岸与天目山余脉的交汇处,在这里形成了“山脉与湖泊共存、平原与丘陵共生”的特殊地质地貌。主要山脉有太华山脉、南山山脉、铜官山山脉;主要河流有厔溪河、桃溪河、南溪河、画溪河等;湖泊有“西氿、团氿、东氿”。宜兴拥有苏南第一峰、太湖第一源,更有环太湖地区第一窑(骆驼墩遗址)。丰富且优质的陶土资源、燃料资源以及水利资源为当地陶业发展提供了物资保障,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人文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知名度的提高。距今两千多年前,秦始皇设制了当地历史上第一个县制——阳羡县。
2.2人文荟萃富宜兴
“三山二水五分田”是宜兴这座城市的自然生態禀赋,而“崇文厚德、躬耕树人、招贤纳士”则是这座城市绵延发展的人文资源优势。
在比秦始皇封城建县更久远的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辞官后曾经携西施泛舟到此,见当地有陶业,但生产规模和对外影响不大,他便带领人们对制陶工艺及烧制窑炉进行改良,特别是花工夫开凿出一条能便捷通往太湖的人工运河(后人将这条河成为蠡河),极大地促使当地陶瓷产品远销各地,同时也提高了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目前宜兴陶人还把范蠡称为“陶祖先师”来进行祭拜。
到秦朝时,当地有了第一个县名“阳羡”,东吴时期年轻的孙权在阳羡担任过阳羡长(相当于县令)。孙权之孙孙皓执政之初曾于阳羡张渚离山上封禅并设一刻文石碑,这一被后人称为“国山碑”的石碑以及置放地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晋以周处为代表的周氏家族成为江南一大名门望族,他们三兴义兵、保家卫国、贡献甚大,皇帝感念而在此地设制义兴郡管理阳羡县等周边地区。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周墓墩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足以说明当时这一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其中三件青瓷器以其精妙的设计、成熟的工艺、丰富的内涵而成为当今国家一级文物。唐朝经汉兴起的饮茶习俗渐成文人风尚,当年茶圣陆羽在今江苏宜兴及浙江长兴一带研究茶叶并著成一部《茶经》,经陆羽推荐,阳羡紫笋茶成为皇家贡茶。与陆羽同时代人,被称为“茶仙”的卢仝也曾到访此地,并留下“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佳句。宋朝文人更是把饮茶上升到“茶道”之高度,茶叶、茶器、茶水均十分讲究。由于此时的饮茶方式从煮茶道到点茶道转变,人们对茶器和茶水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当年文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义兴为避讳赵匡义之名而改称),他被这里山川风貌、人文风俗所吸引,在此购置田地并在《买田阳羡帖》中慨叹“誓将归老,殆是前缘”。他称:“宜兴陶壶、唐贡山茶、金砂泉水”是饮茶三绝。试想当年,东坡先生用当地陶土亲手做成的陶壶,放入唐贡山上的阳羡茶,注入一瓢金砂泉中的山水,再用柴火慢炖出一碗香气四溢的茶汤,一身的疲倦在一口清茗中化作缕缕氲烟,此刻他在神游,在与先贤们对话,“山川子、玉川子,君子之交淡如此”。(山川子、玉川子分别是苏东坡和卢仝)一语道出唐宋文人们心境和处世之道。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宜兴作为东坡先生心驰神往的理想家园,但他最终因病客逝于常州,他是倒在了来宜兴的路上(当时宜兴归属常州府),虽然没在宜兴终老,但当年东坡手植的西府海棠依然盛开,宜兴人永远怀念这位外乡游子。
元朝虽然历史短暂,但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大,由于战乱北方许多能工巧匠来到南方,加之当时社会倡导简约之风尚,在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民间工艺的多元发展,宜兴的陶业也不例外。明朝开一派“民艺派”之风,民间文艺、民间工艺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文人参与民间活动日渐兴盛。宜兴陶业在这一时期也迎来三大利好:一是社会对日用陶器(大缸、罐、坛等)大量需求,让宜兴陶业生产发生根本性转变,生活日用陶得到较大发展;二是工艺的需求带来新材质的挖掘与利用,本地优质的夹泥(甲泥)矿土被广泛使用,紫砂泥也在这一时期被人们有意识地用于制陶;三是项元汴、陈继儒、王士贞、周高起、谷泰、林古渡等文人雅士关心并参与宜兴陶器制作与收藏,对“宜均”和“紫砂”这二个新陶种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清代以陈维松、汪文柏、陈曼生、瞿子冶、梅调鼎等为代表的诗家、书家、画家,他们以不同方式积极参与宜兴陶器的设计与生产,开创了宜兴陶器与文化相融合的新境界、新高度,宜兴陶人与文人相合作的新模式、新风尚。这种风尚又从民国时期的蔡元培、徐悲鸿、唐云、江寒汀、吴湖帆到当代的高庄、张守智、陈若菊、杨永善、匡亚民、冯其庸、范曾、韩美林、贺云翱、邱春林等名人名家,他们从设计、工艺、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深度参与其中,这为我们宜兴陶业当下乃至今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3薪火相传成陶都
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脉源长,明清以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陶都。“陶都”它不仅是一个称谓,它还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历史符号、艺术符号和文化符号。
(1)“陶都宜兴”是时间与空间构成的历史符号
讲到陶都宜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历史厚重感,这种历史的厚度是由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广度构成的。七千三百多年制陶史、两千两百多年建城史、一千多年贡茶史以及六百多年紫砂发展史是这座城市的时间隧道。新石器中期的骆驼墩遗址、新石器晚期的下湾遗址与西溪遗址、晋代的小窑墩窑址、唐代的涧众龙窑窑址、宋代的真武殿古窑群与筱王村古窑群和凤凰村古窑群、明清时期的蜀山古窑群与前墅龙窑等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是这座城市发展进步和空间转换的历史见证。这种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广度,表明宜兴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陶都。
(2)“陶都宜兴”是自然与人文创造的艺术符号
讲到陶都宜兴,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均陶和紫砂陶卓尔不群的艺术表现,这种艺术的高度是由资源的优度和艺人的巧度创造的。成矿年代达三亿年左右的甲泥、白泥、紫砂泥为宜兴均陶、紫砂陶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料。这些宜兴地区所出陶土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一是具有绿色环保的矿物及化学成份,含铁量高且几乎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二是在同一地区能共生出多个品种陶土,这为产品多样性创造先天条件;三是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可塑性。当地陶人凭借这些优点创造出单矿成器、泥片拍打成型、镶接成型、独特的工具、丰富的装饰以及多样的烧制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制作工艺,明清以来宜兴陶人毕智穷工,制作出许多精彩之作、传世之作,如明代“龙头荷花缸”、“欧窑器”、“供春壶”、“大彬壶”;清代“鸣远壶”、“葛窑器”、“曼生壶”、“大亨壶”、“大生壶”等精品名作,它们代表宜兴日用艺术陶瓷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是中华名族的艺术瑰宝。徐悲鸿先生在海外留学期间,曾对国外艺术家们讲到:我家乡的紫砂壶造型极美,置之世界艺坛也有地位。
(3)“陶都宜兴”是实践与理论形成的文化符号
讲到陶都宜兴,能让人们长久体会的是其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以及其所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文化力量,这是由实践的深度以及理論的维度形成的。这种带着水的隽永、土的芬芳和火的热情的实践理论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最终成为了今天的紫砂、均陶、釉陶和青瓷等颇具特色的宜兴陶瓷文化类型。
2.4创新发展显作为
宜兴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制作工艺颇有建树,长期以来它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对环太湖地区史前及其以后文明的生成、传承和影响作出以下贡献:
(1)人类早期文明成果的创造者
七千三百多年前,宜兴先民利用夹砂陶土,用最原始的方法制作出以平底腰檐釜(古代较早的一种炊煮食物的陶制器皿)为代表的原始陶器。这种有别于同时期其它地区生产的陶釜,以它合理的设计、适用的功能、大气的造型,成就了环太湖西岸地区史前较早的文化类型——宜兴骆驼墩文化类型。
(2)民间传统制陶工艺的丰富者
明清以来,宜兴人致力发展陶业,并在材质、成型、装饰、烧制和功能发挥使用等方面创造出一系列极具地域特色的制陶工艺。泥条拍打成型、泥片镶接成型工艺、均釉与堆贴花装饰工艺、温度差别法与气氛转换法烧制工艺等,这些宜兴特色的制作工艺丰富了中国陶瓷工艺实践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中国陶器再次伟大的捍卫者
陶器的历史虽然比瓷器早得多,但瓷器从东汉成熟以来不断快速发展,特别是唐宋元时期“秘色瓷”、“汝定官哥钧”、“青白瓷”、“青花瓷”等名瓷光耀神州大地,而陶器则早已成为瓷器的附属品变得默默无闻。明代由于宜兴日用陶器的兴旺,尤其是“宜均”和“紫砂”的突出表现,逐渐重新找回了中国陶器在社会中的地位。到了清代,“宜均”、“紫砂”受到民间文人雅士的喜欢,不仅成为皇家用器,同时还在国际博览会上频频亮相、大放异彩、屡获奖项。民国后,宜兴日用陶器更加繁盛,它相比重庆荣昌窑、广东石湾窑、广西钦州窑、云南建水窑、山西平定窑、辽宁喀咗窑、四川荣经窑等几大中国陶产区,不仅制陶历史最早且规模及影响最大,在各陶产区特别是宜兴陶人几百年努力下,中国陶器再次得以兴盛。
(4)“运河·丝路”文化交流的参与者
宜兴地理优越、交通便捷,陶器产品主要经太湖、运河入长江运往全国及世界各地。历史资料证实,从明清开始,宜兴陶已经销往东南亚及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当代宜兴与外地文化交流更加紧密,我们不仅走出去推广宣传宜兴陶瓷文化,同时还积极吸引外地以及海外学者专家来宜交流学习,在更广范围、更高平台互鉴共赢。
(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宜兴制陶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特色明显、影响广泛,这在世界制陶产区中是少有的现象,这种特殊的现象形成了宜兴地区特别的文化类型及其理论体系——《宜兴窑系》。宜兴窑系和中国其它八大窑系一起构成中国陶瓷文化的核心体系,而这个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宜兴窑系”是宜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6)乡村振兴、强国富民的实践者
宜兴是陶都,陶业在丁蜀。目前拥有二十多万人口的丁蜀镇至明代起已成为江南地区制陶中心,“家家制陶忙,处处捶泥声,白天宛若都市,夜晚窑火通明”是当时的社会生活写照。踏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传统日用制陶业已不是宜兴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但它们依然是富民、形象产业,大部分丁蜀居民为此过着安逸富足的现代生活。当下丁蜀的陶瓷包括紫砂行业遇到不少困难,但我们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因为宜兴的陶瓷特别是紫砂、均陶的生命力还在,尤其是这种陶文化影响力是任何经济利益无法取代的,也取代不了。
(7)文旅融合、陶式生活的探索者
文旅融合发展已然成为国家一项战略任务,几年前宜兴已经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过去的2020年宜兴又获得了“国家全域旅游优秀示范区”荣誉称号,文化与旅游是宜兴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如何做到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的相得益彰,“陶式生活”是近年来宜兴人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陶式生活”首先代表着一种能体现各种陶文化元素的物质生活方式,同时它还是一种“陶然”、“陶醉”、“陶冶”等以更深层面的文化精神来表现的生活状态,它应该是未来大多数宜兴人享有的也是宜兴吸引外来宾客的绿色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