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国脱贫议程助推中国倡议成为全球共识

2021-06-20 14:44乔丽娟吴瑛
对外传播 2021年4期
关键词:议程设置国际传播

乔丽娟 吴瑛

【内容提要】进入后扶贫时代,如何将“中国脱贫方案”上升为“国际脱贫议程”,这是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环节。在脱贫方案的国际传播中,议题内容的选择、议题属性的诠释都将影响国际舆论的接受度,要突出对中国多维贫困治理理念和特色减贫模式的传播。针对国际舆论有关扶贫目的、扶贫标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可持续性这四方面的质疑,要精准回应舆论焦点和风险点,打通国内外舆论场,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互动,在构建国际减贫合作新机制的基础上,助力解决“第四世界”的脱贫问题。

【关键词】脱贫议程 国际传播 议程设置

当前中国已进入了后扶贫时代。在取得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之后,中国进入了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等为治理重点的阶段。贫困不仅指物质上的贫乏窘困,还包括教育和健康水平低、社会关系被边缘化、安全感缺失等特點,摆脱“贫”及其带来的“困”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未来中国要把国内脱贫同参与全球贫困治理相结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有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已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①但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仍存在“硬参与大于软参与”的问题,即硬性的物质投入大,软性的理念、规则和感召力仍显不足。助推“中国脱贫方案”成为“国际脱贫议程”,是后扶贫时代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

一、传播中国贫困治理的理念和模式

从提出议题到进入国际议程,国家在进行议程设置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要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密切相关,在相互依赖的国际体系中具有议题“黏性”;二是具有价值中立性、制度可行性和实践可操作性。满足这两个条件,一国的议题才有可能进入国际公共空间,获得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度性的认可,进而上升为国际议程。在中国脱贫方案的国际传播中,对议题内容的选择和议题属性的诠释,将直接影响国际舆论对这一议程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阐释多维贫困治理理念。经济学界对贫困问题有多种理解:一是“收入致贫说”,西方最初将贫困问题归结于收入低下,该学说关注个体自身能力,排除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二是“分配说”,从经济制度角度提出贫困是收入不公平分配的结果;三是“生存空间说”,认为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导致贫困。这些学说有各自产生的历史和制度背景。时至今日,事实证明,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多层面的,除了个人能力和经济制度,还有政策、福利制度、社会风险等因素,要采取综合视角、针对不同阶段的贫困特点实施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同阶段及时调整扶贫政策。在以输血为主的救济式扶贫期(1978年至1985年),政府通过提供物资和优抚等方式直接救济贫困家庭;在以造血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期(1986年至2000年),推行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等多样化扶贫策略;在综合扶贫开发期(2001年至2013年),对贫困治理做全面计划部署,重视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期(2014年至今),“对农村地区的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扶贫”。②长期以来,中国采取综合视角和多维治理理念,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涌现出了一系列鲜活的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系列扶贫讲话,这些重要讲话受到新加坡《联合早报》、德国之声等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与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及实践共同构成中国扶贫话语体系。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舆论对此给予高度肯定。2021年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报告《中国消灭贫困之路》称,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值得世界赞扬,这一点毋庸置疑,这是8000亿美元的实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宣传口号。

长久以来,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拥有话语霸权,非西方国家制度和发展模式往往受到质疑。但是一国的综合实力并不能保证该国在所有议题上都具有议程设置能力,某国可以通过在某一议题的出色表现和优势地位取得该议题的国际议程设置权力。北欧小国挪威重视北极开发,倡导北极油气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在北极全球治理规则的制订中发挥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太平洋岛国是向联合国提交气候议案最多的国家,在气候问题的国际道义上赢得了国际话语权。实践证明,中国的脱贫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治理方案,成为中国设置国际脱贫议程的有力出发点,丰富了世界贫困治理理论,有利于改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被动局面。

传播特色减贫模式和实践。国外传统的扶贫模式包括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强调政府主导、经济拉动的“发展极”模式;以印度为代表的,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务措施的“满足基本需求”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对贫困群体发放社会补助的“社会保障方案”模式等。然而这些扶贫模式都面临治理情况复杂、“难以一刀切”的局限性。只有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实,把握贫穷的本质,才能对症下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扶贫脱贫。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在精准扶贫战略指导下,脱贫实践中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减贫模式和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丰富并发展了全球贫困治理模式。很多贫困区也是生态脆弱区,“温饱”和“环保”很难平衡。而生态扶贫将生态治理和扶贫工作相结合,打造特色生态产业扶贫、乡村生态旅游扶贫、生态补偿等多种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国际知名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从小镇看中国政府的治理》称,娘子关镇是中国乡镇平衡农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美通社发表报道《中国灵丘县为脱贫发展有机农业》称,自2013年以来,山西省灵丘县将有机农业发展和生态旅游作为促进生态扶贫的有效方法,使得14547人脱贫。

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是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曾对美国城市的贫民窟穷人阶层进行调查,发现穷人阶层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他称之为“贫穷文化”(poverty culture)。“贫穷文化”会通过代际传承而延续,导致贫穷的延续和穷人的再生产,③致使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主观能动性。我国通过教育培训、建立乡村少年宫以及实施服务农民工子女的“圆梦工程”等项目,力图多维度、深层次地了解贫困群体的社会心态结构,解决贫困群体的心理贫困问题,从而形成积极的脱贫文化。

除此之外,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也取得了良好成效,而大数据驱动下的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成为近几年的热点扶贫模式。中国通过对脱贫规律的把握,以及在实践中的探索,逐步建构了中国特色减贫模式和实践。对此进行国际传播,可以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生动的样板。

二、传播中国脱贫议题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区脱贫成果脆弱,有些人群仍有返贫风险,一些扶贫产业仍靠外力帮扶等。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扶贫目的、扶贫标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可持续性这四个方面。

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目的的质疑。西方媒体抛出了一系列论调,比如称中国扶贫的主要出发点是实现政治目的,称共产党因害怕贫困群体造成不稳定而威胁其统治,认为中国出于维护政权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进行扶贫,这些都是西方媒体主观先行、立场狭隘的解读。比如《纽约时报》发表《经济下滑和腐败使中国忧虑》称,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6倍以上,使6亿多人摆脱贫困,实现了巩固共产党威权统治的目的。个别美国媒体还借涉疆、涉藏问题炒作,忽视扶贫措施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中国的扶贫战略政治化、阴谋化,影响了中国扶贫经验向世界传播。

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标准的质疑。结合具体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国执行的是多维的脱贫标准,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人均收入,还将“两不愁、三保障”纳入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目前全国脱贫标准为人均每年纯收入4000元左右,④这一标准既高于世界银行制定的极端贫困标准,也高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绝对贫困线。但在国际舆论场中,国际媒体频频提出质疑,认为中国的贫困标准设定不合理,其与世界银行制定的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贫困线(每人每天3.2美元),以及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贫困线(每人每天5.5美元)都有差距。比如英国广播公司发表题为《中国脱贫创造“人间奇迹”三个关键数据透露的玄机》的报道称,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9月的数据,约有3.73亿中国人仍生活在每天5.5美元生活费的贫困线以下。面向国际受众,应该如何准确解读中国贫困线标准,尤其是多维脱贫保障,除了新闻发言人的官方回应之外,还可以加入更为充分、生动、活泼的多主体传播,增强说服力,缓解国际舆论中的被动局面。

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政策的质疑。在扶贫政策层面,有国际舆论认为中国的扶贫政策没有根本解决结构性问题,一些贫困人群存在被漏评等问题。从全球趋势来看,城市贫困问题也尤为突出。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发现,未来乡村贫困会持续下降,而城市贫困却有可能持续存在。非政府组织世界数据实验室(World Data Lab)数据显示,乡村贫困人口在未来十年将会从3.95万降到2.93万人,而城市贫困的降幅却不大(从2.03万到2万人)。城乡之间贫困标准的不对接,大量流动贫困人口没有被纳入扶贫范围,流动人口的救助帮扶存在真空地带,导致城市贫困治理存在难点。英国《每日电讯报》称,目前中国的扶贫政策对城市的穷人没有任何帮助。在后扶贫时代,中国需要统筹城乡的贫困问题,重视相对贫困问题,施行城乡并重的脱贫治理策略。

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可持续性的质疑。有西方媒体指出,中国贫困现象的减少主要得益于投入大规模的资金和资源,但稳定性和持续性不佳。路透社发表《中国希望达到减贫目标,而持续性是考验》一文称,中国的扶贫项目严重依赖财政资金,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一旦断绝,很多地区会重新返贫。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在致力于提高贫困者收入的同时,还要关注脱贫持续性,如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工作权利和医疗保障等。

针对国际社会的质疑,我们要及时有效地回应,利用脱贫攻坚的真实数据和生动案例增信释疑,提升中国脱贫方案的国际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助推中国脱贫倡议成为全球共识

中国的脱贫议程是一个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理念。助推中国脱贫倡议成为全球共识,就是要分享脱贫经验,促进全球减贫,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精准回应国际舆论的焦点和风险点。中国媒体在传播脱贫攻坚故事时,常常侧重已取得的成就,而在答疑解惑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及时监测舆论风险,准确回应国际争议,增进与国际政要、智库、媒体、民间人士等多层面的对话。如针对贫困标准的质疑,中国可以解释贫困线设立的合理性,以及多维举措的配套保障;针对中国在2020年是否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疑虑,应及时向外界公布扶贫脱贫新进展和数据;针对贫困人口易地搬迁的后续安置与保障,可以组织地方扶贫主体介绍易地搬迁后民众安置的具体举措。总之,回应国际社会质疑的过程也是我国完善扶贫举措、提升脱贫效果的过程。

打通国内外舆论场,积极利用新媒体。要创造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沟通平台,比如组织境外媒体记者赴中国脱贫地区调研,采访鲜活案例和脱贫故事,打通国内国际舆论场。要发挥新媒体在传播中国脱贫故事中的作用,让更多脱贫工作的参与者、受益者成为国际舆论的信息源。自媒体的崛起让农民成为内容生产用户和传播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等方式,把内容生产和脱贫国际传播相结合,让农民成为中国脱贫故事的主讲人。

加强与国际组织交流,构建国际减贫合作新机制。要与国际组织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和发挥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组织的角色。目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对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出资最大、派出专家最多、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受到国际主流媒体高度关注。比如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全球治理的有效模式》称,无论在金融还是發展合作领域,中国在南南合作中都非常活跃,有效参与国际治理。

猜你喜欢
议程设置国际传播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