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相蕊
摘要:目的:探讨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为纳入分析对象的主要方向,主要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人数为55例。为了深入了解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运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排序,将单数分为参照组(n=28),双数分为研究组(n=27),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在此护理方案下给予研究组个性化护理,使用以上方法,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基本信息做详细了解,并将患者的情绪、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作为研究的主要数据进行记录,同时将上述数据对比后分析。结果:患者情绪状态(即SAS评分、SDS评分)统计后进行比较,研究组相对于参照组优势明显,(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护理质量相对于参照组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后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6.29%(26/27)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82.14%(23/28)比较,前者的优势十分显著,(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普外科;个性化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73-02
引言:本研究为了提高普外科护理效果,提出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中部分患者使用该方法护理,部分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获取以下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普外科收治的患者是本研究过程中纳入分析对象的主体,选取55例此类患者后,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以研究组和参照组来命名研究小组,分别将患者均分至2组,前者27例,后者28例,年龄区间在16岁至80岁之间包含这两个年龄段,平均48岁,资料的可比性符合研究需求。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进行病情评估和相关指标监测,同时给予饮食、用药指导。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如下:(1)入院宣教:护理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患者入科时,护理人员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接待患者,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1]。同时向患者详细的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在此过程中若患者有疑问,要耐心的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答;若患者为少数民族存在语言交流障碍时,不得歧视患者,请病区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患者家属帮忙翻译,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针对患者的具体疾病给予相关饮食指导和戒烟指导,为患者能早日手术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做好充分的准备。(2)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知识文化层次,针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术前指导,交代清楚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并确认患者完全掌握,向患者讲解该手术成功案例,从而减少患者对手术恐惧感。如需留置胃管的患者,要告知留置胃管的目的、意义和留置胃管的重要性,以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并指导患者开展相应的训练,如腹式呼吸,床上排便,有效咳嗽、咳痰等。(3)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定期进行病房的消毒、通风和清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并根据患者的喜好,装点病房,增加绿植,使环境更加温馨,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2]。(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手术方式和种类给予相应体位。采用NRS分级法为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估,并根据疼痛分级采取相应措施,如可为患者播放其喜爱的音频,从而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疼痛和遵医嘱给予止痛剂。给予管路护理措施的干预,防止管路滑脱,防止逆行感染。注重患者的心里疏导,特别是如肠造瘘术后患者的心里护理,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价,每个项目的分数为50分,得分情况与抑郁状态成反比。(2)采用百分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分数和质量成正比。(3)护理后临床效果是否非常满意、是否基础满意、是否不满意,需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90分符合非常满意标准,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低于90分但高于80分,说明符合有效标准,以上标准均为达到则说明患者对护理不满意。总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为:除了不满意人数外,其他人数总和÷本组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患者的情绪状态、护理质量评分为本次研究的计量数据,而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护理满意度则为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需采用计算机中的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前者数据检验时使用标准差(±)完成,后者数据检验时使用%(百分比)完成,其中数据比较后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方法护理下比较2组患者情绪状态
{研究组SAS评分:(35.12±3.58)分比参照组SAS评分:(44.79±5.21)分},{研究组SDS评分:(37.34±3.76)分比参照组SDS評分:(46.21±4.15)分};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后其护理质量高于参照组{(90.49±6.18)分比(80.15±5.76)分},以上数据比较,后者有明显的不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
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后,除了1例不满意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表示满意,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22例和4例,相加后总有效例数26例,该数据÷本组总人数(27),计算出总有效率为(96.29%);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除了5例患者不满意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表示满意,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18例和5例,相加后总有效例数23例,该数据÷本组总人数(28),计算出总有效率为(82.14%);前者数据统计后的优势明显高于后,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普外科涉及面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医院中大多数外科手术的职责,起到关键性作用。一般情况下,患者新入院存在于对医院环境陌生,对手术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等因素,所以心理压力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生,进而导致部分患者血压升高等不能如期手术,对疾病治疗和康复造成阻碍[3]。另外,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受到疾病的影响,不良情绪也会进一步加重,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医疗体系的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个性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且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实际护理中通过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患者顾虑,来提高临床配合度,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普外科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达不到理想目标,而使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后,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娟.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263-264.
[2]穆东英.实施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8):52.
[3]黄燕群,罗敏.人性化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在普外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6):2469-2471.
[4]房秀花.个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家庭生活指南,2020(08):161-162.
大理州人民医院 云南大理 6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