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法东
目前的中职生在校内能够接收到多元化的生涯信息,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必修或选修课程、生涯或升学相关的各式讲座或学术活动、书面资料、网络资源等。大多数中职学生均可通过校内教师的职业生涯辅导协助、自我思考,以及对未来升学信息的收集、参与社团活动、短期打工等方式,借助于实际的生活经验,探索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世界。通过开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地帮助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式的研究。虽然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按照要求开设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项目,但是职业生涯规划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体验式规划的兴起,给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改革带来了新的转机,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学会规划方法,在自己的亲身体验过程中,也更容易收获新的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也易于使学生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得到重视,达到职业生活规划的目的。
中职学校的授课形式一般都比较单一,而职业生涯规划更受其自身局限性的影响,通常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它作为非专业类,被设置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1]。考虑到大三学生要选修就业选择,通常在学生进入大三前结束职业生涯的规划方法,这样会在大一和大二每个学期安排内容,四个课程分别对应四次讲座(见表1)。
表1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安排
中职学校的课程规划多以讲授的形式进行,很难满足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性的需求,作为一种应该被应用于实践的课程,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才能端正发展目标,从而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而且学生通过讲授得到的理论知识,往往是流于形式。学生能记住的理论知识也不足,导致到了下一学期,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概念已经趋于模糊,无法自觉完成知识的接收和应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也淡薄,规划任务已完成,但规划目标却远远没有达到[2]。
教学目标和规划理念对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方向指引作用,规划目标应该包括核心目标、基本目标和总目标。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职业对于人生的规划至关重要,职业生涯规划主要针对这一点,对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整体性教育,力求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受益终身[3]。在新形势下也要抓住课程规划的重点,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也要把握住当前的形势,做到面向学生生活,针对每个学生个体,做到系统化教学。该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对职业生涯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生实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有效促进实践规划改革的有效途径;学生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理想的自身就业目标虽然很难实现,但是在规划过程中,可着重突出核心理念,为了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改革,从而可以得出职业生涯改革规划路径[4]。
想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应分别侧重规划的重点:对于新生来说,应当着重引导学生进入校生活;第二学期,可以从收集专业就业情况信息入手,带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第三学期应当是学生自我对职业的抉择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到下半学期,让学生对毕业后想要从事的职业进行选择,树立一个目标。为了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学到更多知识,可以通过与校外企业对接,把学生带到真实的工作岗位中去,让学生能够了解从事职业的实际状态,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得到实践的检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的学生活动,如组织模拟招聘大会,举办简历设计大赛和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创新型活动等。规划内容教学体系主体加强联动活动,为课程改革提供组织保障[5]。要明确职业规划课程的构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与主管部门协调,通过教务处完善课程规划的知识体系,由学校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安排。大力发展关于课程未来职业相关的活动平台,由学生处和团委负责人带领学生积极参加。
在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式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但这种教学方式效率较低,且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也十分枯燥。相比之下,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运用就十分亮眼,体验性通过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效果有很大提升,针对个性化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方案,重视实践职业任务中的地位,借助学习任务开展活动,从而达到引领学生自我思考的目的,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我管理学习进度、完成自我学习的目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6]。
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法,应遵循四项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规划设计要依据学生自身的想法与需求,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合理地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模块的设计,占有着基本理论的位置,每一个具体模块的方法,都应该设计出不同的职业内容。整理搜集到的毕业生就业案例,开展相关实践比赛。通过相关案例的分享,对规划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收集,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职业经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用知识。针对职业中所遇到的重点和难点,应运用理论知识,在学生的规划过程中,加入情景模拟等需要操作的课题,给予学生实践机会,同时对学生在规划中所产生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给出答案。在此期间,要对基本素材进行准备,如相关的职业案例、课程测验设计、师生互动所需要的材料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如下。
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课时:每课时60分钟,共四个课时。
教学方法:传统教授与多媒体结合、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对象:大一学生。
课程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学习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技能目标(确立职业方向)、情感目标(缓解就业压力)三类。其中该教学的重点是对职业规划有大致的了解,教学的难点是对职业规划目标的确立。教学方式主要为PPT课件、多媒体设备、A4纸打印、就业指导书籍等。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职业规划概述(理论);2.介绍职业规划的意义;3.职业规划的基本思想;4.制定职业规划的目标;5.讨论职业规划的决策。
通过对上述设计内容,可以总结出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流程,为下一步实际运用做好准备。
在学院内选择几个班级,要做到学生水平平衡,试运行体验式模式,通过这些方法,发展一些愿意与学校合作的一些企业,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内容,又对学校的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来看,学生对体验式内容的接受度,处于正常的接受程度的范围内,根据平台回馈数据显示,在学生的规划期间,许多学生都能自己主动进行预习和复习,能够充分利用学习平台,学习更多相关的教学知识。虽然学生对职业生涯的理解程度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体验式确实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引导作用。与此同时,针对假期不做学习要求,也有将近半数以上的学生通过在学习平台上了解到相关知识。
通过运用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方法,高校应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特点和学习特点,创造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条件,建立长效的教育教学机制,通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育教学实践等途径,系统地开展职业生涯课程开发,有效调动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积极性,极大程度上丰富学生对职业技能了解的内容。今后,为了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需要将国外高校的优秀理念和手段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思路和模式,为了获得更多的学术内容,可以考虑从更多角度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性与理论性,丰富对职业内容的认识,让更多优秀的学者参与到研究过程中,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来,使职业规划的过程更加丰富,对学科本土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