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我国老年人照护问题研究

2021-06-19 11:19黎明奇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非对称空巢密钥

文/黎明奇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要面临的重要议题。我国自1990年左右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程度在逐步加深。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8.1%。专家预测,我国将在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老龄化推进速度过快、城乡与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大等特点,加上家庭结构的转变、人口流动、历史政策影响等原因,我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格外突出。

一、我国老年人照护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与之相伴的是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劳动人口的下降,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影响是社会经济成本的增加。为了给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国家在养老、医疗照护、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将大幅度增长。据预计,从2015年到2050年,全社会用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投入所占GDP比例,将由7.33%增长到26.24%,增长18.91个百分点。同时,老龄化意味着劳动人口较少,劳动力供给格局的改变将带来劳动力紧缺、技术人才减少等问题,制约经济增长[1]。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照护面临以下几大问题。

(一)空巢老人比例高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的空巢老人占比由42%上升到54%,农村则由37.9%上升到45.6%。2016年,我国空巢老人数量为1.2亿。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将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老年人走失现象增多等。另据统计,全国每年走失的老人约50万人,平均每天约1370个老年人走失。失智和缺乏照料是老人走失的主要原因。

(二)护理要求高

就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本身特点而言,护理具有长期性。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所需的时间跨度大,护理期限长。据推算,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时间为7.3年。其中,男性平均为6.4年,女性平均为8.2年。护理的长期性考验着家庭陪护人的耐心,也需要陪护人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趋势成为必然,将进一步拉长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时间[2]。另外,护理服务的差异化也给护理增加了难度,老年人的性格特征、人生轨迹、生活环境、文化水平不同,相应的护理需要也会存在差异[3]。老年人长期照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由于老年病人的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康复速度及愈后等方面均呈现各自的特殊性,因而在对老年人进行长期照护时需要区别对待[4]。

(三)专业护理人员缺乏

我国目前共有2.49亿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其中96%患病,需要长期照护。按国际普遍要求,失能老人与护理人员比例是2:1,但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只有30多万,照护比例严重失衡,养老护理人员的缺口很大。由于护工行业劳动强度大,薪资较低,职业成长空间小,对耐心、责任心等专业素养要求高,并且社会偏见仍普遍存在等原因,一般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或者难以胜任。另外,护理人员队伍文化程度、专业程度整体不高,年龄普遍偏大,人员流动性大,加大了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难度。

(四)家庭照护人手不足

受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家庭结构大多数为“421”的家庭结构形式,即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且养育一个孩子,负担非常重。加上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年轻人能够照料老年人的时间越来越少,面对父母生病的情况,往往有心无力。目前,抚养老年人的主力军主要是“60后”“70后”,他们大多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互分担。待到10年后,当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80后”“90后”挑起养老担子时,护理人手不足的压力会更大。届时,道德困境、家庭矛盾也将加倍突显。

二、区块链相关概念及特点

2009年1月9日,一个网民叫“中本聪”的人通过邮件,发布了比特币0.1版本。比特币涉及了多种技术,包括了密码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算法等,区块链只是其交易数据的构造结构,而并非核心,但由于用区块链这个词可以形象地指代物体的形状,有很强的画面感,所以也就流行开来了[5]。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包括公共服务、医疗、食品、金融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关键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

1.去中心化。传统的信息技术系统是中心化结构,以中央处理节点为中心,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存储。区块链运用分布式储存与算力,通过全网节点共同维护数据,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记录与更新。去中心化提高了系统的抗攻击性,由于没有中心节点,其任何一个节点遭受攻击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因而增加了恶意者的攻击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

2.去信任。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了传统网络的信任问题。由于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无法篡改,也不能伪造,因此陌生的节点之间无需信任机制,也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就能完成交易。区块链上的所有规则都以算法的形式表达出来,基于共同算法的前提,就可以建立互信。

3.信息不可篡改。区块链的链式结构和新区块的生成规则(密码学、哈希函数等)决定了信息不能被随便更改。区块是区块链上的基本单元,区块与链共同构成了可验证、可追溯的时间戳。每个区块、每笔交易都会加盖时间戳,从而形成不可篡改、伪造的数据。如果要修改数据,就必须重新生成它之后的所有区块,因此修改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4.非对称加密。对信息传输进行加密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对称加密”的加密和解密是用同一个密钥,而区块链采用的是“非对称加密”,即使用一对密钥(如甲和乙),使用者将其中一个当作公匙,另一个当作私匙。当进行信息传输时,公钥加密,私钥解密。这两个密钥具有非对称的特点。其中的公匙甲加密后,只有用私钥乙才能解开;其中一个密钥甲公开后,其他人无法根据公开的密钥甲而算出密钥乙。区块链的这种非对称加密的机制,解决了密钥传输的难题。非对称加密使得参与者之间形成共识更为便利,极大地减少了交换当中产生摩擦的可能。

三、区块链技术在照护老年人方面的运用

(一)互助养老

国外发达国家运用“时间银行”等养老模式,有效缓解了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不足的矛盾。通过“时间银行”,志愿者可以在自己身体状况较好时,去养老服务机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存储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等自己需要接受护理服务时,再兑换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或兑换实物和货币。这种互助养老模式也已经在我国多地进行尝试,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信用问题就是“时间银行”绕不开的一大难题。区块链能够保证“时间银行”数据的存储安全,且不被篡改,能够追溯志愿者的服务历程,有效地解决信用问题,推动“时间银行”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调动起志愿者从事互助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时间银行”的另一难题是数据如何在多地流转、通兑。在应用区块链技术后,可确保“时间”的存储和兑换公开透明、永久在链,避免丢失或者被篡改,并可以跨机构、跨区域通兑。

(二)远程监测

当前,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或异地相隔的情况越来越多,子女很难时刻或长期陪护在老年人身边。区块链技术通过运用于健康检测信息服务平台而发挥作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服务平台,能够对家中老人进行远程监测,及时获取老年人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海量数据;陪护机器人等语音交互设备能够有效获取老人的需求信息。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了解老人的需求,定制相应的服务。

再如,可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对老人的居家环境进行全面监测。一旦出现水、电、气或是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相关感应设备通过区块链的数据触发报警装置给相关人员或者机构并及时感知。在此过程中,区块链技术能够提高数据获取、传递的可靠性,并且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可确保老年人个人隐私信息不对外泄露。

未来10年后的退休人群,基本属于“70后”,他们作为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对互联网技术有着较好的掌握,并且积累了充裕的物质财富,这些将为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于老年人照护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猜你喜欢
非对称空巢密钥
探索企业创新密钥
密码系统中密钥的状态与保护*
非对称Orlicz差体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一种对称密钥的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
基于ECC的智能家居密钥管理机制的实现
点数不超过20的旗传递非对称2-设计
非对称负载下矩阵变换器改进型PI重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