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平
1965年春天,T1次特快列车由北京开往长沙,车很快就要开动了。正是四月小阳春,经过了一场“倒春寒”的北京,天气刚刚转暖。
车过黄河,扑面而来的,是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无边无际返青的麦田。油菜花、苜蓿花交相辉映,如同织锦般明亮得耀眼。
“巡回医疗队”成员都在这趟列车上,这是一个“豪华”得令人炫目的专家团队。医疗队由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之强率领,成员有著名胸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外科主任曾宪九教授、儿科主任周华康教授等人,知名妇产科专家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林巧稚教授也在内。
他们前往的地方是湖南省湘阴县关公潭公社。那里不通火车,不通汽车,没有电灯,更没有电话,是位于洞庭湖畔、有着1000多家农户的围堰区。
这年,林巧稚已经64岁了。在此之前,她几乎从未有过农村生活的体验。小时候她生活在鼓浪屿,成年后一直生活在协和医院。被安排参加“巡回医疗队”,她内心有些忐忑。医疗队的成员中数她的岁数最大,每天人们只见她步履匆匆行走在协和,可只有她清楚,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的体力、精力明显一年不如一年。她做事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临行前,她还是认真做了些准备的。她找人了解湖南洞庭湖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当得知湘阴一带多发眼病时,她专门抽空到眼科去学习,了解了一些眼科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她还找中医学习针灸,学会了头痛、关节痛的针灸疗法。
尽管他们出发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乡村无可掩饰的贫穷和匮乏,让从大医院来的他们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
公社腾出一间简陋的房子,权且当作医疗队的诊疗室。屋里黑乎乎的,墙壁斑驳,苍蝇嗡嗡飞舞。他们的工作从刷墙、糊顶棚开始。待粉刷过的墙壁干了,他们又用纱布蒙上纱窗,门上挂了竹帘挡苍蝇。从供销点买来一只竹编的笼屉,权且作为消毒器具。这里没有电,手术照明就用煤油灯和手电筒。给妇女做检查时,就在两个药箱上架一块门板,当作检查床。
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八百里洞庭,本是鱼米之乡,农民应该有富庶的生活。可是,人民公社实行了多年“一大二公”“割资本主义尾巴”政策,社员们打的鱼不能买卖,稻谷的产量也不高。所以,农民仍非常贫穷。他们基本上没有条件看病,也没有看病的习惯。所以医疗队开会商量后决定,两人一组,到生产队去巡诊。
一次,林巧稚外出巡诊遇上了大雨。本想等雨小一点再回去,谁知天黑了雨也不停。与林巧稚同组的人一手撑着伞,一手挽着林巧稚,俩人趔趔趄趄、跌跌撞撞地走在雨夜里。雨水打在湖面上,四下里哗哗响成一片。手电筒上糊着泥巴,发出微弱的光。黑夜中的水面反射出亮光,人不知不觉会朝泛着光亮的湖水走去。
两个人互相拉扯着,好不容易上到堤堰上,早已浑身糊满泥巴,而且被雨水浇得湿透。她们的鞋上沾着泥团,几乎迈不动脚步。林巧稚的一只鞋掉在泥窝里,她索性把另一只也脱了,提着鞋光脚踩在泥泞里往前走。她们不是不知道,这里是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赤脚走在泥水里可能会被钉螺叮吸,可这时也顾不得了。
终于她们回到了医疗队。队里的人等得焦急,正准备分头去找她们。看见林巧稚成了“泥婆婆”,大家又是心疼又是笑,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农民最讲究实际,他们最相信亲眼看见的事情。
一天半夜,一个叫任福芝的难产产妇被送到医疗队。她临产已经30多个小时了,只能马上手术。检查消毒后,林巧稚拿出了中产钳。用中产钳接生,需要技术,更需要力气。在医院,这事有助理做,不用林巧稚上手。许久不握中产钳,林巧稚觉得有些手生。
乡村的夜,漆黑一片。远远近近,不时传来狗吠声。
凭借几盏煤油灯的灯光,林巧稚紧张地忙碌着。三个小时过去了,凌晨3点,孩子呱呱落地,是个胖胖的女娃。林巧稚抬起头来,背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又一天,一个患妊娠中毒症的产妇被抬了进来。她叫李玉从,刚20岁,这是她的头胎。她血压很高,全身水肿,呕吐抽搐,病情十分危急。送她来的亲友摇头叹息说:“病成这个样子,肯定是有去无回,没得救了。”
林巧稚沉着地开始了产程处理。医疗队的人都参加了抢救。终于,产妇娩出了胎儿,脱离了危险。接着她又开始抢救窒息的婴儿。妊娠中毒症的胎儿死亡率比正常胎儿死亡率高1~5倍。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中,新生儿终于恢复了心跳,哭出了声。
医疗队妙手回春的故事在乡村流传。
一个妇女队长找到林巧稚,当地人说她得了“干血痨”。來月经腹部剧痛,流血不止;平时腰痛、背痛、腹痛。十几年了,她被折磨得面黄肌瘦。
家人曾陪她到县里看病,带去200多块钱,这几乎是整个家庭的全部财产。病没见好,他们只能回家。
就在医疗队用药箱架起的木板上,林巧稚给她做了检查。她是因为多次分娩,造成韧带松弛,导致子宫重度后倾。林巧稚为她矫正了子宫位置,仅开了4毛钱的药,长期折磨她的病痛,很快好了。
这事一经传开,一些妇女开始找上门来。之前,她们无论如何也不肯脱了衣服躺在那里接受妇科检查。她们中许多人患有妇科疾病,其中最严重的,是过重的体力劳动或分娩后遗症造成的子宫阴道脱垂。疾病使她们不能控制自己,哪怕是咳嗽、打喷嚏都会渗出尿液。
林巧稚一一为她们施治。
羞于启齿的疾病让救命的“林婆婆”治好了她们这样称呼林巧稚。
一传十,十传百,许多村民带着自家的“堂客”来检查治疗。
只要有条件,谁不愿意健康地生活呢?
就在药箱架起的简陋门板上,林巧稚为1300多名乡下女人做了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