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华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供用电分公司 山西 032000)
电力输送期间配电网运行情况关系到用户使用电能质量,所以需对配电网实行维护,以便使得配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安全,这就需要明确配电网电缆井标识设置相关注意事项,然后联系实际配电网故障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处理问题,比如:防范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定期检修/更新配电设备,以及提升配电网设计及施工质量、合理设置配电网设备标识、提高配电网防灾害水平等,进而使得配电网运行更加稳定。
为促使配电网供电良好,会应用较多分支电缆所形成的电网格,因电网格密集、覆盖范围非常广,所以施工的过程易于受到严重破坏,配电企业将电缆置于地下,若是工程施工的过程易于应用挖掘工程施工,这时电缆易于受到人为因素所影响。同时电力企业会于路边布置数量电杆,这时电杆设置不合理受到车辆撞击破坏的概率较高[1]。
因电力设备运行时间非常长,电压无法保持稳定的状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影响,而这也是造成设备老化的基本原因。当前,设备应用的时间不断增加,常见电、热、化学、机械以及湿度、老化、绝缘等因素所致老化问题,老化作为配电绝缘失效的基本原因,会导致电力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故而易于引发输送电力异常的现象。
配电网设计期间要求相关设计人员明确电能运输的主要特征,对电力设备属性加以全面了解,如果产生设计不足则不能达到配电设备运行要求,这时无法促使配电设备稳定、安全运行,比方说:挂网运行配电设备施工不合理,容易使得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此电力设备受损严重、运行不佳,究其原因和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合理有紧密关联,故而会产生配电网设备故障问题。
建设企业、大型工厂电力专变用户数量较多,不同专变用户运行水平薄弱、转供能力较低,因此无法提高对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视,引发内部线路短路、接地故障的概率较高,会直接威胁到用户用电状况[2]。
我国不同地区的跨度非常大,所以各个地区自然环境方面有较大差异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不断增长,比如:地震和泥石流自然灾害,均对配电网系统运行构成了一定的阻滞。通过对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配电网设备应用易受到不良天气影响,遇到天气因素影响致使配电网设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这时设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所以发生线路跳闸与停电方面的状况。
电缆井作为配电网中的主要部分,为更好的进行保护、为维修工作提供便捷,可通过标识对电缆井进行指示,这期间工作人员应该关注到细节问题,旨在确保标识电缆井工作得到保障,除了工作人员外的其他人员及时观察到相关电缆井保护标识外,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受损电缆井部位作以维修处理,确保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3]。在电缆井设置标识位置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供电企业需结合电力安全工程相关规定进行配电网设备标识,能达到电力运行方面的相关标准。针对完成安装电缆井来讲,需要供电企业方面安装相应标识、确定调度权限,由供电企业方面提供专业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等相关信息。供电企业方面应该遵循国家电网技术规范,实行规范标识,这个过程保证电缆井现场标识牌和警示牌的完整性、清晰性、规范性等,建议在显眼位置设置标识,如果为存在缺损的电缆井标识,建议维修人员及时作以补充、恢复处理。
①配电网地下10kV电缆路径探测、定位注意事项。电子标识安装、系统构建前,需明确地下电缆管线的基本情况,对电缆线路路径进行探测、定位处理。电缆探测应用地下管线定位设备,可通过电磁法探测基本原理使发射机交变低频一次场源信号于顶管沿线均匀分布,在四周空间形成交变电磁场,此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在地面借助探测仪的作用追踪信号,及时探测管线路径、管线深度。如此一来,能够确保信号的强度、定位准确性、定位深度进度等。待探测电缆路径后应用电缆相识别设备,进行同沟电缆线路回路识别,主要目的为识别电缆本体后粘贴电缆标识牌,合理设置电缆回路相关信息进行标识[4]。
②建立电子标识系统。电子标识系统EMS为基于无线设备RFID技术,通过一组接收/发射信号非接触读写装置、电子信息标识器构成的系统,电子信息标识器内部布设了无源电路,外科使用的为防腐蚀合成非导电材料,在防潮、防腐蚀、抗冲击等方面的效果均比较理想。电子标识器通过电子的标识球、标识桩、标签等构成,在电缆通道、电缆本体中应用效果较好。非接触式读写装置属于电磁波接收装置,在电子标识器中读写,工作原理为读写装置能够发出一定频率电磁波信号,如果和标识器距离较近,这时标识器内原电路能获取感应激励信号、发出感应电流,报时器电路工作后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及时反馈电子标签信息,利于读写装置及时接收回波信号。调制读写装置、电子标识的作用下会产生电磁波相关参数,比如:波长、频率及幅值等参数,电子标识读写器可以结合电子标识回波信号返回时间、返回方向,对读写器、电子标识的距离、角度加以准确计算,然后实行标识器定位处理[5]。因标识器顺着电缆方向安装、设置,故而使用跟踪标识器可获得电缆路径现场跟踪定位的最佳效果。
图1 构建电子标识系统
①防范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为避免/降低受到外界因素所影响,要求配电网管理部门以不同的路径完善工作,若是供电企业需重新铺设电缆需通过电缆管群、电缆专用沟道。如果为直埋电缆可转移至电缆管群,针对不能转移的情况来讲则应该合理布设电缆标桩,建议在路边电缆电塔位置设置防撞标识、突出标识的目的性,同时提高电感电塔自身的质量。
②定期检修/更新配电设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应对配电设备实行检查,认真做好配电网设备的维护工作,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关注到设备绝缘方面性能,经技改+大修方式对老朽设备进行改造,如果必要可作以更换配电设备处理,目的为确保配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6]。
图2 配电设备检修
③确保配电网设计质量、施工质量。配电网设计的过程,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考虑到配电网的集成化、网络化及安全性等。在此之后,结合以往典型项目设计实行配电网设计,这个过程要求相关设计人员考虑到地理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联系各地区配电网情况和需要进行科学设置,以此提高配电网设计及施工方面的质量。
④合理设置配电网设备标识。因配电网为不同设备所构成,因而对设备标识非常必要,不但能提高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的保护意识,而且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观察设备是否存在受损及时维修,进而使得配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⑤加强配电网防灾害水平。要求供电企业不断加强自身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能力,可经提升设计等级、安装避雷装置、整改接地网等不同的方式,使得线路防雷水平得以提高。配电线路需减少使用大档距,经增加间隔棒的方式对大档距加以完善。除此之外,应进行配电网维护处理,若是遇到恶劣的天气则要求相关维修人员及时做好配电网维护工作,进而秉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原则处理[7]。
配电网故障和多方面因素存在联系,比方说:人为因素、配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因素、配电网设备老化因素等。针对于此,需要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规范操作,加强配电网防灾害方面能力、配电网设计和施工质量、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检修或是更换处理等,进而使得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满足人们对于用电方面的需要,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