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呈现
霍山红岩松记
梁衡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名著《红岩》,以其塑造的英雄形象及传达的浩然正气影响了几代人。特别是它的封面,红色背景,一崖突起,青松挺立,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许多年来我一直感叹这艺术的创造力。但是,当六年前我在山西霍山脚下见到这块红色的岩石和石上的青松时,竟惊得合不上嘴。同行的人也都禁不住大喊:原来红岩松在这里!
这棵树与小说《红岩》的封面如出一模,几无两异,在当地也一直被称为红岩松。松下无一把黄土,树根就直接扎在悬崖的石缝里。崖高百丈,通体透红,如铁锈,如古铜。这是一处进山的路口,群峰让路为壑,水流奔腾成谷,经年的冲刷洗磨竟在谷口切割出这样一座孤峰绝壁,壁上长松。我们在崖下仰望,白云来去,一柱接天,劲松凌空。待爬到半山,才发现这座红色岩崖三面皆空,只留了一条窄窄的石壁与身后的群峰相连,孤岩青松,如天王托塔镇守着霍山之门。我们小心地沿着壁上的小路,摆渡到红岩之顶,顶不平,错石斜出,如船头昂起,仅可容数人。身后万山如海,绿波滚滚,云雾蒸腾。松立船头,枝穗招展,如巨帆,如大纛,破浪前行。是时夕阳晚照,清风入袖,以手抚松顿生独立天地、视接千载之豪情。
霍山,古人封之为镇山。当年大禹治水之后莽荒初定,洪流甫退,遍野狼藉,逐封山为镇,以定天下。据《禹贡》注,霍山时为冀州之镇。历代沿革,皇帝祭东、西、南、北、中五镇之山,霍山为中镇。朱元璋称帝后,又统一钦定五岳、五镇之神共享祭祀。现在这块圣旨碑还立于霍山之门。
霍山又名太岳山。山西多山,为一南北狭长地形。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如两道闪电倏然南下,相遇为峰,是为太岳。这三道屏障围成表里河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不知演出了多少威武雄壮的活剧。往远处说,最著名的当数李世民从太原起兵,问鼎长安。行至霍州,久雨粮尽,李渊决定退军。李世民大呼:“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李渊父子整军再战,大破隋军,西渡黄河,奠定大唐,史称霍邑之战。至今晋祠还存有李世民手书的《记功铭》碑。
从近处看,抗日战争中太岳山左挽吕梁、右挽太行,巍然抗敌,也是立了大功的。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过太岳,1937年八路军又在山西建立指挥部,创建抗日根据地。毛泽东运筹帷幄于延安,朱德、彭德怀立马太行,陈赓将军则带领子弟兵与敌鏖战于太岳。山西是全国八年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与敌后抗日的主战场。八年间,军民的热血洒遍河川,浸透了黄土,染红了山崖。这红岩处众山脚下,正当大谷之口,为万川汇注之地,其鲜红的颜色正是烈士的鲜血经千渗百滤后凝染在石上;而守霍山之门的岩上青松,被历史的穿堂风塑造出遒劲的腰身,风雨写就了它满脸的沧桑,洗净了每一根松针。
好一个霍山,好一方红岩,好一株红岩上的青松,自大禹治水,到抗日大功告成,穿越历史的烟雨,矗立于苍茫大地之上。
自从第一次见到红岩松,我就想探究它与小说《红岩》的关系。当地人坚信那书的封面就是参照了这株红岩古松。我回京后即到出版社去打听,但时日太久,已找不到原书的设计档案。之后又辗转托问多人,还是杳无音讯。但这毫不影响红岩松在我心中的魅力,又两次专门带京城的朋友去登山拜松,又托林业医生为它体检治病。我明白,凡天地间的感人之物,总是有一定的道理,何必去追问是人力所为还是浑然天成?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15日,有删改)
技法提炼
1.外与内浑然一体。
作者在叙写红岩青松时,由外而内,手法多样。一是侧面描写,先声夺人。一见面,同行的人便“禁不住大喊”“惊得合不上嘴”。二是描绘奇境,烘托奇松。从外表看,崖奇、谷奇、水奇,石缝亦奇。三是转换视角,移步换情。“仰望”时,顿生“接天”“凌空”之感;“爬到半山”时,用一个妙喻“如天王托塔镇守着霍山之门”,尽显惊愕崇敬之情;“摆渡”至岩顶,更见奇观——“错石斜出,如船头昂起”“松立船头,枝穗招展,如巨帆,如大纛,破浪前行”。这一系列动态描写与作者“独立天地、视接千载之豪情”交融,奇松遒劲挺拔的外表与不畏险恶、敢于斗争、坚毅顽强的内在品格浑然一体,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2.古与今接续明旨。
文章“穿越历史的烟雨”,把奇崖、奇岩、奇松现象置于由古今时空,由《禹贡》注、朱元璋统一钦定、李渊父子霍邑之战奠基大唐、李世民手书《记功铭》碑,写到抗日战争中太岳山巍然抗敌所立之“大功”,特别赞颂了山西军民以热血“洒遍河川,浸透黄土,染红山崖”的壮美篇章。这些看似“形散”的文字,却都有着隐喻或象征意义:“每一根松针”都被“洗净”的奇松文化是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刚强不屈的品质的体现,是永远“矗立于苍茫大地之上”供后代仰望、传承的精神标杆。
3.境与“我”和谐共生。
文中的“我”不仅是观赏者,更是进入奇境之“里”的共鸣者,精神命脉的传承者、护佑者。“我”“两次专门带京城的朋友去登山拜松”,又托林业医生为红岩松“体检治病”,是为了让奇松精神历久弥新,代代相继。在读者心中,“我”已经融入奇境,与奇松共长同荣。
佳作展示
千里海堤第一树
刘英华
我的家乡江苏省如东县是“绿色能源之都”。今天,我第一次站在离岸基10公里远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前,抑制不住心灵的震撼:97米高的机身,151米长的风叶直径,伟岸挺拔,像威武尽职的卫士矗立于海天之间!我忍不住向这“亚洲海上第一风电”致敬!
离开风力发电机,我站立于海堤边的“蓬蓬树”前,又心生涟漪:这“千里海堤第一树”是不是在接受“亚洲海上第一风电”的问候呢?
“蓬蓬树”矗立于范公堤这条绿色巨龙的南侧,学名叫朴树,树龄有300多年,长得十分高大,树身须4人才能合抱。远看蓬松如帳,近视枝叶参差,繁茂如盖,“蓬蓬树”之名由此而来。往下看,树根裸露,高高低低地突出地面,似老人青筋毕露的手臂,奋力抓住足下的土地。抬头看,疏朗又纯净的天空下,青绿色的椭圆叶片中夹杂着青绿色的小圆果实,随风起舞。
“蓬蓬树”的作用很神奇。相传300多年前,一位得道高僧云游至此,栽下此树作为“路引”。200多年后,这树高耸的身躯,几公里之外都能看到。家乡的渔民出海时若突遇怪潮,望着这棵树就能安全返回,故蓬蓬树又名“平安树”。
“蓬蓬树”的故事很美丽。老人们说,抗日期间,日本鬼子恼恨如东渔民为新四军提供支援,一直想砍了蓬蓬树,可就在砍刀接近树干时,雷声大作,吓得日本鬼子魂不附体,弃刀而逃,而蓬蓬树依旧傲然挺立。如此美丽的传说,自然寄寓了人们抗击外侮的精神。
当代诗人方述怀曾这样赞美蓬蓬树:“看遍云卷云舒,静守岁月/在范公堤畔,与清风明月做伴/在浪的后方,邀清流水波畅谈/在历史长河中,追古溯今/挺拔的躯干披满彩带和金帆/那是如东人美好的期盼/在辽阔的滩涂,在古老的村庄/一个个拔节生长。”我在心里吟诵着这首诗,蓬蓬树摇曳枝干,瑟瑟作响。我想,它一定在说:“‘亚洲海上第一风电你好!我厚植贫瘠之土,抗暴安村几百年;你崛起辽阔近海,造福富民新时代。咱们两个‘第一携手,奏响的是精神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交响乐!”
我站在范公堤上,仰视枝叶繁茂的蓬蓬树,远望浅海间高耸的风力发电机,忽觉“范公堤”恰如大鹏,奇树与风车如大鹏两翼,带我随风起飞。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点评
这篇状物抒情的佳作追求谋篇布局的多维境界,在描述主角“蓬蓬树”时,由外而内,使之与风力发电机的巨叶、民间传说、古今诗作等素材巧妙融合;文末诗意化的联想,又体现了境与“我”的和谐共生,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曹津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