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慧萍
王某,男,高二学生,17岁,学习成绩良好。妈妈陪他一起来做心理咨询。
案主自诉说,最近,他不想在原来的学校上学了,想要转学到另外一所重点高中读书。如果不转学,自己就无法上课。而且,最近两个星期以来,恐惧、担心和焦虑越来越严重。妈妈是现在学校的英语老师,他希望妈妈能够帮助他转学另一所高中,可结果不尽如人意。所以,他感觉很无助。在妈妈的建议下,王某主动前来咨询,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他走出痛苦。
我观察到这个男生很紧张,也有些胆小。他的脸部表情很不自在,手紧握着,说话时紧张得有些结巴,眼神里透着很多害怕和不安。和我说话时,他的声音很低、很弱,毫无自信。从他的言行神态中,我能感受到他正承受着极大的恐惧和痛苦。
(一)了解情况:因对异性产生好感,引发周遭人误解
首先,我专注地聆听他和我叙述,并不时地对他表示理解,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和理解的。随着我和他咨访关系和安全感的建立,他开始更信任我,愿意吐露更多心事。
原来,一个月前,发生了一件令他后悔且丢人的事情。他喜欢班里的一位女同学,经常偷偷关注她。当她需要帮助时,他总是第一个去帮她。这个女同学也自然地接受了他的帮助。因此,王某以为女同学对自己也有好感。有一天晚上放学,他偷偷跟在女同学身后,直到她家楼下。这一幕恰好被女孩的妈妈看到,问他为什么跟在自己女儿的后面,他一紧张不知道说什么。这时,女同学也发现王某一直跟着自己,于是也开始责怪他。女同学的妈妈很凶地骂他,说他“不务正业,小小年纪就想做坏事”,而且不容他解释就在楼底下大喊大叫,引来众人围观。第二天,女同学的妈妈还找到学校领导和老师,言谈中提及王某没有教养,要求学校处分他。一时间,学校很多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王某觉得没了颜面,很丢人。他不明白那个女同学为什么不和她妈妈解释一下,而是与她妈妈一起误会他。他觉得很委屈,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只是想多看看这个女同学,并护送她回家。可是,现在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且,王某的妈妈也在这个学校教书,他担心自己的妈妈会因为这件事也失了面子。所以,他不想待在这所学校。甚至,他认为转学失败,也是因为这件事。所以,他想在家通过自学上大学。但是,父母并不同意他的做法,认为他这样很没出息,自找麻烦。王某觉得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痛苦。
(二)分析问题:不恰当交往方式引发的上学恐惧
这个案例是一般心理障碍,也是中学生经常发生的异性交往问题。王某正值青春期,对某个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只是王某的交往行为不太得当——偷偷跟在女同学的身后,而且一厢情愿地认为女同学对自己有好感。其实,他并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行为。可是却被女同学的妈妈误会并夸大了事实。尤其是女同学的妈妈在楼下的大吵大骂,还闹到学校,让王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他觉得无地自容。同时,他认为学校所有的老师、同学都会认为他是个道德败坏的学生。他害怕同学不再和他玩,老师不再信任他,让妈妈也失了颜面。因此,王某想借转学逃避这件事,并以此来保护自己。当得知对方学校不接收他时,他再次感到了失望和无助,恐惧感也愈发强烈,自责和内疚油然而生。
(一)利用倾听、共情和接纳,与来访者建立关系
咨询师:王某,我感受到了你的委屈和无助,同时很想改变现状,所以才主动来到咨询室寻求老师的帮助,是吗?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王某:我想转学,换个学校上学。如果转不了,我就不想上学了。
咨询师:放松下来,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这样做一定有你的道理。
王某:我真的没做什么,可是被所有人误会,没有人相信我。(王某显得很委屈、伤心,眼里有泪)
咨询师:是的,我能感受到你的委屈和无助,不被别人相信是非常难过的。
王某:嗯。很难过!(王某低下了头,更加难过的样子)
(二)利用感知位置法,帮助来访者理性看待事件
(咨询师让王某站起来看着前面1米远的地方,脑海中想象一个画面:王某放学后,跟在女同学的后面走,然后到了女同学家的楼下)
咨询师:你看到画面中的那个自己,你觉得做这个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王某:我看到他就是想保护那个自己喜欢的女同学,心里很快乐。
咨询师:哦,他就是想保护那个女同学而已。他很有爱心,这是好的品质。同时,他的这个行为你觉得别人愿意接受吗?
王某:(沉默一会儿)是呀,本来是好事,可是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好事也不见得好,反而会被误解。
咨询师:你的觉察力真好。是的,我也这么认为。帮助别人时,如果是别人需要的,就会做到雪中送炭。就像父母经常用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关心和爱,可有时候却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彼此都不开心。
王某:其实,通过这件事,我才知道那个女同学根本不喜欢我。平时她接受我的帮助,也许只是同学之间的帮助。可是,我却以为她也喜欢我。我真傻……
咨询师:我并没有觉得你傻,而是很真实的感情。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也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能从这件事情当中学到什么?
王某:我学到了帮助别人,要给予别人需要的。不然自己被人家误解,甚至受到伤害。
咨询师:哇,你的学习能力真强!你现在感觉怎样?
王某:我轻松了很多,似乎那种喜欢没那么强烈了。
咨询师:是的,我们总是在经历中学会长大,并慢慢成熟起来。
(三)应用改变次感元法,帮助来访者改变情绪、转化能量
咨询师:刚才谈及这件事对你的影响。我想知道,你如何看待女同学妈妈的行为?
王某:(表现得很紧张、害怕,说话的语调充满怒气)她就是个疯子,没给机会让我解释就误会我,让我非常尴尬和难堪。
咨询师:我能感受到你当时的委屈和愤怒,也许你也被吓到了……
王某:是的……我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后面走着。谁知道那么巧……当时我确实也被吓懵了,没有反应过来……
咨询师:你现在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你的身体,哪里有不舒服?
王某:我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厉害,头有些晕,胸口很紧,很难受……
咨询师:那是什么情绪?
王某:害怕、恐惧、委屈、愤怒。
咨询师:好,继续闭着眼睛,让这几种情绪慢慢混在一起,那是什么颜色?
王某:像一只褐色的球,就在我的胸口。
咨询师:很好,看着胸口那只褐色的球,然后让它慢慢变成你喜欢的颜色……这种颜色慢慢地在你的身体里扩散。你感觉很温暖……深呼吸,每次吸气时,就把宇宙中的氧气吸进身体;每次呼气时,就把身体里的压力和情绪呼出体外……好,继续多做几次深呼吸……当你觉得可以的时候,慢慢睁开眼睛回到这里……现在感觉怎样?
王某:好像再想到女同学的妈妈,没那么愤怒了,平静了很多,害怕也减轻了很多。
咨询师:非常好!很多时候,我们内在的感受和自己的想法有很大关系。情绪也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接纳它,并与它和解,情绪就会消失。
(四)利用认知疗法,帮助来访者澄清事实、重定意义
咨询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关于转学或者不想上学的问题?你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
王某:当我想起这件事时,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恐惧和害怕了。可是,我还是担心别人对我有看法。
咨询师:假如离开学校,你在家里自学,别人对你就没有看法了吗?
王某:他们会认为我做了丢人的事,不正大光明。
咨询师:那你觉得这件事本身是丢人的,还是你赋予了它一定的意义?如果你做这件事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同学,你会觉得很丢人吗?
王某:不会,和这个事没有关系,只是她妈妈误解并辱骂我的行为让我很生气和害怕。
咨询师:是的。我们的生气和害怕和这件事本身没有关系,只是我们如何看那件事情,会给我们带来情绪。因此,丢人的想法也是自己想出来的。就像你说的很多人知道这件事一样,到底有多少人呢?
王某:(沉默了一会儿)好像只有学校的两个领导,我的班主任和办公室的几个老师。
咨询师:是呀,我们因为担心就会扭曲事实。认为别人都知道了,其实没有多少人关注我们,每个人最关注的是自己。就像你和大家拍了一张集体照,当拿到照片时,你首先关注的是谁呢?
王某:是我自己,难道我自己想多了?
咨询师:你说呢?我相信即使女同学的妈妈来找也只是找领导,领导一定会听那个妈妈的一面之词吗?况且,你本来就没做伤害别人的事情。
王某:对呀……(他笑了,好像明白了什么)
咨询师:假如你转学了,那所学校接收你了,难道别人就不会问你为何转学了?假如你不去上学,就在家里,别人就对你没有看法了?
王某:其实还是会说的,但是我们管不了别人的嘴。
咨询师:你理解得很透,我们改变不了外部环境,关键要改变自己内在的想法。如果你重新定义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感受和情绪也就会变得不同。
王某:当我觉得那是保护那个女同学时,内心就会平静很多。当我认识到女同学的妈妈可能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我也理解了她的过激行为。
咨询师:所以,你觉得还有必要转学吗?你的学习一直不错,突然回家不上学了,同学会不会好奇地关心你?
王某:是呀,好像用逃避的方式保护自己也没有用,还不如面对呢。
咨询师:你能够主动选择面对,真了不起。你的父母、老师一定会很欣赏你!
王某:那我不要转学了,继续在这个学校上学,考个好的大学,向学校和父母证明我是个好学生。
咨询师:你本来就是一个善良、友爱的好学生,只是以后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
王某:谢谢老师,我会的。我现在心里舒服多了。(结束咨询)
本案例主要采用接纳、共情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关系,给予学生释放的机会。接着用抽离的方法,让学生与事件分开,理性地站在第三者的位置看事情的发生,避免学生继续结合其中,被情绪污染和困扰。随后用改变次感元的方法,帮助学生处理情绪,转化能量。最后用认知疗法纠正学生不合理的信念,重定意义。
作为家长和老师,教会孩子正确的异性交往非常有必要。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学会表达和发泄情绪,避免因误解和委屈产生身心健康问题。其实,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很多心理问题都与情绪有密切关系,懂得用恰当的方式照顾孩子的情绪,他们才会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