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娜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整体思想文化、处世观念的总体表现。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有着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离不开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创新
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地传承下去,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新课标要求教育者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需要加强小学生语文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势在必行。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现如今,年轻一代人不懂得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上现代文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排挤,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始变得微弱。“头悬梁,锥刺股”变成了面对作业时的懒惰,闻鸡起舞换成了赖床的恶习,“孔融让梨”变成了长辈无限的溺爱。这一切都在表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应加速提上日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百善孝为先,坚持不懈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品德。然而,当今利益至上的时代,学生也忽视了学习传统美德的重要性,这些良好的传统品德很难在现在的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严重阻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步伐。如今的教育者只有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从小学生抓起,才能彻底改变我国现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从根本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引入古人性格,帮助学生心智发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用“仁”来体现,对国家“仁”称为忠,对父母“仁”称为孝。教育者将忠孝这一概念传授给学生后,这些优良品质都将影响学生一辈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注重对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但直接传授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接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古诗词的方式将诗人的品行特性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在学习《江雪》时,虽然只是文字描述的场景,但我们却能真实感受到两鬓花白的老翁向我们走来。“绝”“灭”“孤”“独”四字表现出了作者被贬两次的磨砺。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表明了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1]。尽管天气恶劣,但一位老翁仍在寒江之上独自垂钓,困难险阻不能让他退却丝毫,让读者体会出诗人高傲的性格,这样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品德。
二是引入古人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培养道德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对道德的崇尚、对智能的重视、对文学艺术水平的强调,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文学素养水平。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人生价值观、知识底蕴积累的关键时期。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古人的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如,《离骚》中,屈原深处黑暗時代,被诬告却仍心念国事,直至死亡也未曾停止对百姓的牵挂。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将舍身为民的情怀彻底表现出来。将这样磅礴的气势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必然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最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
1.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提高重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形成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我们在学习其他文化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小学生经常会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教育者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学习《卖油翁》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当学生把握了人物语气和深情时,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学生就会对古人的文化产生兴趣,最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因此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是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必选之路。例如,中华传统节日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如中秋节,是对家人团圆的渴望;春节,是对新的一年的期望[2]。通过让学生查询有关节日的传统知识,讨论相应节日所对应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者有关的传说或诗词,让学生自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最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我们的理解、认知需融合传统与现代,并互通有无。教育者应引领教育的潮流,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代入感,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掌握,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境界,将优秀的文明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永梅.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名师在线,2020(14):52-53.
[2]宋晔.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中华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20(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