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秀霞
摘 要:习惯在学生的整个成长生涯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学生都需要有好的习惯作为必要支持与保障。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够成就学生的一生,但是不良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要体现出自身的教书育人作用,就需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入手,精心选择有效的习惯培养与塑造方法,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打好根基,在让学生一生受益的同时,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学习;生活;习惯;培养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持续提升,而真正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品质,就是在学习与生活层面上养成良好习惯。好的习惯并非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养成的,需要教师与家长的耐心指导,同时也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需要持续纠正不良习惯,促进良好习惯素质的塑造。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受益一生的习惯就是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学生成长发展当中两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将着重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进行探究,以便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提供必要保障。
一、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习惯养成
对于学习这一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来说,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也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增值。良好的学习习惯涉及不同的层次,比如预习习惯、听讲习惯、思考习惯、合作习惯等。而这些习惯的养成都有一个基础与前提条件,那就是学习兴趣。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关注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教师不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想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无从谈起,更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首先需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综合剖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运用多样化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始终保持热情,为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创造良好条件。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法宝,于是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当中穿插应用教学游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品质。比如借助合作性游戏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塑造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借助竞赛游戏强化学生良性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兴趣的支持之下,学生会在学习习惯塑造方面事半功倍,并最终推动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以身作则,指导养成生活习惯
在生活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需要破除以往机械灌输和反复强调的教学方式,避免运用耳提面命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而是运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在学生的一生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生时代,教师是他们成长的榜样和前进的灯塔。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时,学生同样也深受教师影响。教师的言谈举止和生活做法,会给学生掌握生活技能以及養成生活习惯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教师在学生习惯养成当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学生在成长当中存在的欠缺与不足,教师需要积极改变思路,革新教学理念,发挥自身榜样作用,在生活当中给学生树立正确榜样,积极遵守学校生活中的规章制度,恰当运用多样化的生活技能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通过教师榜样作用的发挥,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积极熏陶,促进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并将其迁移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当然在学生的家庭当中,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于是需要将教师和家长的榜样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当中建立良好习惯。
三、科学制订计划,培养自我管理习惯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学习与生活的主人。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时,除了要注意外部作用之外,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主动自觉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当中的干扰与困难,专心投入学习生活当中,督促自己养成良好习惯。大量专家研究证明,超过21天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超过90天的重复会塑造稳定性习惯。所以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习惯保障,就需要引导学生制订自身的学习与生活计划,鼓励学生自我管理,促使学生主动探寻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战胜学习与生活当中的重重困难,并通过严格的自我管理抓好计划在学习生活当中的落实。例如,学生可以为自己制订21天读书计划,坚持课内阅读以及课外阅读,并在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及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放在重要地位,才能够在助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教育的功能,并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引领方向。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时代,习惯培养应该贯穿全过程,而且要把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放在重要地位,让学生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配合度,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还需要在教师支持与家长配合方面不断强化。
注:本论文为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及和谐师生关系的综合构建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