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焕青 颜婷婷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 272001
脑卒中是由于机体脑部血管发生堵塞或突然破裂致使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损伤脑组织的一种急性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脑卒中多发于老年群体中,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迈进,其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1]。胞磷胆碱为脑代谢的激活剂,能够通过促进卵磷脂的合成对神经元进行修复,进而改善机体脑组织;还可使锥体系统兴奋,脑血流量增加,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进而减低致残风险。虚拟现实训练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的训练方法,可提供更加适合患者的训练模式、场景以及任务。胞磷胆碱和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3],但目前国内关于两者联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是探究胞磷胆碱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在脑卒中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旨在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科住院的115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胞磷胆碱组57例和联合组58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脑卒中;②病情稳定、存在明确功能障碍;③临床配合度较高;④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接受过相关治疗;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③合并精神疾病、癫痫发作;④肝、肾等功能不全。
1.3 方法 首先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控制并行常规康复治疗项目。胞磷胆碱组在其基础上口服0.2 g胞磷胆碱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20),每日3次。联合组在胞磷胆碱组基础上实施虚拟现实训练技术:采用模拟康复系统(意大利AnoKan-VR)中“海底淘宝”“城市驾车”“小径遭遇”模式,使患者面对屏幕1.5~2.0 m处,立于测力板的中间,并使双脚分开至与肩同宽。海底淘宝:双手放松,自然下垂至身体两侧,场景是在群山围绕的大海中有无数个宝物,患者通过控制人体压力中心(centre of pressure,COP)根据宝物的箭头在海上抓取,COP前后为加减速,左右为转弯,患者按路线行驶,并避让海上的障碍物,训练患者最短达到终点时间。城市驾车:双手放松,自然下垂至身体两侧,场景是城市马路、高楼、基础设施以及其他车辆,患者同样是通过控制COP进行加减速和左右转弯,在行驶过程中注意避让来往车辆,一旦发生碰撞,则速度立即减为0,训练患者于规定时间内行驶的最远距离。小径遭遇:双臂升至与肩同高,并Bobath握手,在两手背上戴上球形的标记物作为摄像机的捕捉物体,场景是行走在蜿蜒曲折、高低起伏森林小径,用手击落迎面而来的鸟、虫子,在训练中可通过减小球大小和增加视觉干扰使难度增大,患者脚可移动,手也可扶悬吊架,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应站在一只手能够到患者的地方。1天1次,每次60 min左右。干预4周,观察两组康复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指 数 评 分 量 表(Barthel Index,BI)分别评价干预前后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分数越高,患者状况越佳[4-5];②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干预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6];③不良反应:观察干预期间胃肠道反应、感觉异常、睡眠障碍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FMA、B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FMA、BI评分显著升高,联合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胞磷胆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后FMA、BI评分比较(分,-x±s)
2.3 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显著升高,联合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胞磷胆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x±s)
2.4 干预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期间两组总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1,P=0.728),见表4。
表4 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病症,其虽好发于老年群体中,但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已达240/10万,而致残是其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结局,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康复手段,其效果显著。胞磷胆碱是内生化合物,能够促进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恢复;虚拟现实训练技术是临床肢体功能康复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但目前很少有研究两者联合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对脑卒中患者行胞磷胆碱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干预,观察其康复效果,旨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机体发生脑卒中后可出现姿势控制、肌张力、肌力、感觉等方面的不良,导致运动功能下降,进而使机体手脚无法灵活活动以及活动的范围受限,从而影响了机体正常的日常生活。FMA是评价肢体运动功能的较为常用的一种临床方法,且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其评分越高,机体运动功能越佳;BI是评价机体日常生活能力的权威量表之一,评价内容包括大小便控制、穿脱衣、上下楼梯、行走、洗澡、如厕、进食等方面,BI分数越高,机体日常生活能力越佳。曾志琴等[8]研究显示,患者服用胞磷胆碱4周后,其FMA评分明显升高;张明等[9]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在本研究中,经干预两组FMA、BI评分得到显著升高,而相较于胞磷胆碱组,联合组升高幅度更大,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表明胞磷胆碱和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而两者联合干预的效果更为显著。胞磷胆碱不仅具有修复损害神经元、改善脑组织缺损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加脑血流量,恢复脑组织功能;虚拟现实训练技术为机体营造了一个虚拟活动场景,使其沉浸其中掌握训练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而改善机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功能严重程度能够反映脑卒中患者康复效益,MMSE是临床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的常用量表,其评分越高,患者认知功能越好。杨秀生[10]研究表明,患者服用胞磷胆碱后,其MMSE评分明显升高;宋金花等[11]研究显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本研究发现,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升高,联合组升高更为显著,符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胞磷胆碱、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且联合干预效果更好。胞磷胆碱能够通过促进机体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刺激核苷酸的代谢,提高认知功能;虚拟现实训练技术中沉浸这一特征,能够使机体沉浸其中,训练了记忆、学习、注意力等认知方面功能。
另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胞磷胆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胞磷胆碱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技术不会增加脑卒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胞磷胆碱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一方面有效恢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参考。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