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林
(锦州市妇婴医院分娩室,辽宁 锦州 121000)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产后2 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400 mL,是经阴道分娩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为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可在产妇经阴道分娩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经临床实践发现,常规护理干预显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预见性护理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医院接诊的经阴道分娩产妇86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为(26.90±1.40)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20±0.60)周。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1~32岁,平均年龄为(28.10±1.50)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为(38.40±0.70)周。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选择经阴道分娩的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注意观察产妇宫口变化、血压、胎动,掌握产程进展,在做好助产护理等各项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产程监测护理,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监护。观察组产妇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产前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前应综合评估产妇的状况。于分娩前1周评估产妇的心理与生理情况,针对可能存在出血征兆的产妇进行预见性的备案。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产程和分娩过程中的配合事项,告知其分娩时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增强产妇的配合度。针对体质虚弱的产妇,护理人员还应嘱其加强营养,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运动,尽可能的缩短产程[3]。为产妇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多与产妇交流、沟通,及时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认真倾听产妇的诉求,同时予以产妇更多的人文关怀。利用宽慰、疏导性的语言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使产妇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等待新生命的到来。护理人员也可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采取适当的方式展开健康宣教,促使产妇能够了解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以及分娩注意事项等。在产妇对分娩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后,恐惧、紧张心理会逐渐缓解,有助于稳定产妇的心情。另外,护理人员还应结合产妇的饮食喜好合理搭配膳食,鼓励产妇多摄入高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②产时预见性护理。观察产妇情况,在恰当的时候,助产士需帮助产妇进入产房,做好一切准备工作[4]。首先使产妇能以正确的体位接受分娩,存在宫缩痛的产妇应指导其利用呼吸减痛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当产妇宫口近乎全开时,应告知产妇正确的用力和呼吸,进入产程应时刻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对分娩时出现难产的状况,要注意监测产妇是否出现剖宫产的指征,严重情况下为保证母婴安全,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因此,需提前做好手术器械和相关药品的准备工作,预见产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做好相关的抢救工作[5]。保证各项产程护理工作都能合理有序的开展,存在明显分娩困难的产妇要辅助性的使用助产药物并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的表现,并在分娩前要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在进入第二产程时要强化对会阴部的保护,尽可能防止出现软产道损伤。准确判断产妇是否出现胎盘剥离,协助产妇娩出胎盘,并检查胎盘的具体状况。综合性评估产妇的分娩是否完全是否存在软产道损伤,如需必要可进行缝合。③产后预见性护理。产妇分娩结束后的2 h是产后出血的高发阶段。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后2 h的监护工作,密切观察产妇的临床表现与生命体征变化。如产妇存在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无力、血压下降、晕眩等症状,护理人员须立即告知医师,并协助医师及时处理。如产妇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护理人员可帮助产妇按摩子宫或使用宫缩剂展开治疗[6]。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与产后出血发生率,详细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 h、产后1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观察两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开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与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35%vs.79.07%)(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2.2 两组产妇预后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泌乳开始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度组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预后效果比较()
表2 两组产妇预后效果比较()
据统计,经阴道分娩产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如不能有效控制产后出血,则可能引起产妇大出血、昏厥、休克等,甚至可能引起产妇死亡[7]。针对产后出血这一现象,不仅要及时采取防治性措施,还应辅助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8]。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与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相关,还与产妇的心理状态、环境、护理等因素有关。临床常规护理措施主要针对已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采取相应的止血策略,并不能达到预防性的效果。在护理模式不断发生转变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操作也已从传统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方式。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操作方法,能够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操作[9]。预见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产妇的病历资料实施全面收集、整理,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评估,予以合理、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主要依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展开,对产妇可能存在的产后出血问题展开预防。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与身体变化,为产妇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产妇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情,利于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总体而言,预见性护理对产妇自身而言,更有利于其预后,更能够加快产妇的恢复速度[10]。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产后2 h、产后12 h、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开始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其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改善产妇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