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罡 孙 亮 高鹤林 杨丽花
(1.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31;2.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服务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061;3.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1)
保定市全胜峡景区处于贫困县山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近几年来全胜峡景区作为该地扶贫项目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旅游扶贫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了解该地区内旅游对当地发展的各方面影响程度,找到提高该地区及其他类似贫困农村山区旅游扶贫效果的有效途径。
表2.1 旅游扶贫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得的指标权重,对评价区域的旅游扶贫效果指标是各指标权重及其得分乘积之和,建立旅游扶贫效果评价模型:
为了进一步区分扶贫效果,根据均等化原则划分等级,如表3.1所示。
表3.1 旅游扶贫效果划分标准
表3.2 保定市全胜峡景区旅游扶贫效果评价指标调查结果平均得分
在旅游扶贫绩效方面。当地有关企业以及政府应转化思想,不应只注重经济效果,应注重传统文化、扶贫主体、生态环境的发展改变,追求幸福指数,致力于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1]。
在经济方面。首先,加强产业合作,实现互融互通。促进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实现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与互动。其次,创新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发展和社区居民参与的发展方式,提高旅游开发实力和社区人口参与能力。再有,加强信息公开,开放监督渠道。政府与企业加强合作,避免政企分离、景区企业私有化等现象。最后,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农民参与能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鼓励技术人才发挥主导作用。
在社会方面。首先,建立信息分享平台,扩大信息宣传能力。利用“互联网+旅游”建设智能农村平台,指导社会准确配置贫困和贫困村庄的资源,还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在线预订和在线销售。其次,完善部门设立,保证权责到位。不同类型、不同方面的事务需要不同部门的有效管理。
在环境方面。首先,合理开展旅游活动,保护生态环境。时刻关注生态环境,做到责任的落实,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扶贫的良性互动。其次,针对性规划开发,提高城镇化水平。可根据当地特色合理规划,创新开发方式,制定相关的帮扶政策,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
在文化方面。首先,深入文化认识,开发文化产业。结合当地风俗习惯、文化底蕴等来发展文化旅游、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同时通过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来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其次,加强校区建设,提高科教水平。相关政府应鼓励各类旅游院校、规划机构、酒店、风景名胜区、旅行社、行业协会等组织在这一领域进行成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