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华
(河南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 河南新乡 45300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近年来,广大热爱教研的一线教师紧跟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在自己的城市、在自己的学校、在自己的身边与同行、同事们成立课堂改革小组,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探索,已形成了具备各地特色的教学模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大家一致认为的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线教师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抓手,深入推进“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行改革的班级,教师往往都是打破传统的“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一律按四人(或六人)一组的形式摆放座位,首先从形式上创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形式都是轻而易举、不费力气的。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际效果如何?这是关系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一线教师在改革中要下真功夫去研究并实践的内容。
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后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5W1H分析法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它包括:Why——为什么要做,是原因;What——做什么,做成什么,是目标;Where——在哪儿做,是地点;When——什么时候做,是时间;Who——谁来做,是执行主体;How——怎么做,是方法。这种分析法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首要问题是弄清楚“Why”,即“为什么要做”,也就是做一件事的意义何在。只有认清做一件事的意义,弄明白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那么,制定目标、时间、地点、方法等这些后续的具体工作才能够在“意义”的指引下,有序开展,从而使得我们的工作取得实效,获得成功。
组长培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何在?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大放异彩,就必须先解决这个“Why”。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粗浅看法:
“自主能力”是多年来教育领域热度不减的关键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每一位教师关注和培养的重点。而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组长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水平等都直接关系影响到小组的学习成果。因此,对组长进行培训不仅是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培养组长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精心挑选组长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管理的一般方法、与人沟通交往的小技巧、数学学科的语言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经过培训后的组长,他们的自主能力、管理水平、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毋庸置疑,组长培训是保证我们教师能够大胆在课堂上开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推动落实课改、带动全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一起成长、成功的有效途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生发展层面被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自主发展” 和“社会参与”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体现。因为小组虽小,却也如同一个“小社会”——组员的性别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但组内纪律要遵守,同伴意见要倾听,自己的观点要表达,小组学习任务要合作完成,这就需要组内同学具有“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意识。因此,小组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功能。每位学生在小组内的参与经验都将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同样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逐步的提升,最终潜移默化为学生面向未来的财富。
任何一位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除了科学合理的分组、认真细致地备课之外,对组长同学进行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小组合作”的研究内容如下表:
研究内容 人员配置 小组建设 小组考核核心 组长 分工 课堂一般 组员 纪律 课下
其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人员配置”,教师要做到“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人尽其才”,真正落实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进步、有发展的课改目标,从而取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优效果。在“人员配置”里面通常又可分为“组长的确定”和“组员的挑选”两个步骤。在组员的挑选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性将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力求各小组之间力量均衡、氛围和谐,这样更能体现小组之间的公平、公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显然,“组长的确定”才是关键环节。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人物,领军人物。如果组长形同虚设或者人选不合适,那么势必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
比如,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宣布为“小组讨论”,实则是前后4个同学在“随便议论”。这样的小组学习的真实情况就是:群龙无首。同学们只是围在一起说话,你一言我一语,毫无次序,感觉就是乱糟糟。此种情形既浪费时间又不能把小组的集体智慧汇聚起来,是非常低效的小组合作。再比如,有的小组虽然有组长,但是组长和组员都是自顾自地一个人思考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就大功告成,然后“抱臂坐端”了。组长完全不理睬其他组员的学习,组员也不交流。显然,这种情况属于组长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组织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导致小组内“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组员无交流、发言不积极、氛围不活跃,小组学习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多数教师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对组长的培训。因此,组长培训对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实效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组长培训不仅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精神、责任担当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一群高素质的组长必然能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他们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长远来看,组长培训也将为他们的精彩人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学校鼓励教师根据班级教学实际,结合学科特点,灵活地进行改革,积极探索“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方法和途径,遵循“关注每一个、成功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的教学理念,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学期初,学校召开了“狠抓小组建设,打造高效课堂”的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又多次召开课改小组会议,从“小组建设”“集体备课”“课堂展示”“形成课例”几个步骤进行推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学会了表达,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敢于表达,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学会了合作,每个组员有不同的分工,小组长整体组织本小组的学习活动。老师要定时给小组长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学生学会了倾听,老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还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集思广益,从中学习好的方法。
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一名组织者和指导者。每次合作学习前任课老师会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基础,设计好有价值的问题,有明确要求,要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继续开展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对合作学习环节做适当的总结,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全校教师的努力,学校打造出了“教师教学生动、学生学习主动、课堂过程互动、学生全员能动”的动态课堂,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达到了“学情诊断、以学定教、小组合作”的课改效果,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