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孕周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2021-06-16 07:14:12石晓红鲁山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鲁山4673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7期

石晓红(鲁山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 鲁山46730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血清胆汁酸升高等,如不及时诊断并对症治疗,极易引发胎儿窘迫、早产、死产等不良围生结局[1]。目前临床尚无预防和治疗ICP的有效方式,主要通过产前检查筛查高危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干预治疗或终止妊娠。而ICP的诊断依据主要来自实验室结果和临床检查,通常患者的空腹血总胆汁酸水平增高超过10μmol/L即可确诊为ICP[2]。经临床观察和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孕妇发生ICP的孕周与妊娠结局有一定联系,基于此,本研究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孕周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3]中诊断标准,经生化检查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根据疾病发生孕周不同分为A组(24~28周)10例、B组(29~36周)10例和C组(37~42周)10例。A组年龄24~43(32.65±2.48)岁。B组年龄23~43(33.04±3.12)岁。C组年龄24~44(32.51±3.22)岁。三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ICP诊断标准 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空腹总胆汁水平≥10μmol/L可确诊;空腹总胆汁酸水平正常,但肝功能出现不明原因异常: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轻度或中度升高可确诊,或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伴有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肝功能异常、皮肤瘙痒于产后自行恢复:肝功能在产后4~6周恢复,皮肤瘙痒在产后1~2天消失。

1.3 ICP分级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两个级别[4],(1)轻度:除皮肤瘙痒外未出现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在10~40μmol/L之间;(2)重度:出现严重的瘙痒症状,同时伴有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ICP反复发作、ICP致围生儿死亡等并发症或不良事件;TBA水平>40μmol/L;虽然国际上尚无根据ICP发病时间分级,但ICP早期 发病者通常围生儿结局较差,因此应将早发型ICP归为重度级别。

1.4 胎儿宫内窘迫 符合以下任一条标准均为胎儿宫内窘迫:(1)胎心监护无反应;(2)胎动减少>50%或消失;(3)基线变异频率每分钟低于5次;(4)无宫缩或胎动时胎心率每分钟>180次或<110次,并且持续时间≥10min;(5)羊水Ⅲ度粪染。

1.5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入组患者ICP发生孕周和围生儿结局,围生儿结局包括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胎儿体质量过低,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P发生孕周与围生结局 A组不良围生儿结局发生率略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经一般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ICP发生孕周与围生儿结局呈正相关(r=0.980,P=0.000);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22.671+6.377X;非标准回归系数(B)=6.377(95%CI:6.026-6.728),标准误差=0.171,标准系数=0.990,t=37.251,P=0.000。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患者发病孕周对围生儿结局会产生一定影响。ROC曲线结果见附图。

附表 两组发生孕周与围生结局比较[n(%)]

附图 ICP发生孕周与围生儿结局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ICP发生机制与与胆汁酸生成、调节和转运机制有密切关联[5]。具相关统计,妊娠28-38周是ICP的高发期,该时期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处于高峰期,提示ICP的发生可能与孕激素水平有关[6]。

本研究结果显示,孕24~28周发生ICP的10例孕妇不良围生儿结局发生率略高于其他两组,经一般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ICP发生孕周与围生儿结局呈正相关,表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孕周对围生儿结局会产生一定影响。ICP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均无统一标准,若提前终止妊娠或长时间治疗对胎儿均具有较大风险性,因此找出ICP发生风险因素并提前预防,对改善围生儿结局有重要意义。ICP发生孕周一般在妊娠27~37周,由于该时期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呈峰值状态,提示孕期发生ICP可能与孕激素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同时ICP患者血清中孕酮代谢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孕妇,而孕酮代谢产物对ABCBl-1基因表达会产生抑制作用,造成胆盐输出泵功能异常引发ICP。世界卫生组织(WHO)多国分娩孕周调查显示,孕妇平均分娩孕周为38.5~39周,其中妊娠39~45周分娩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要低于妊娠37~38周产妇[7]。最近一项研究表明,足月妊娠5个孕周跨度呈“U”型特征,妊娠结局存在一定质异性,妊娠39~40周是不良结局最低点,妊娠37~38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是妊娠40~41周的7.5~22倍[8]。本研究结果显示,孕24~28周发生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要高于孕37~42周。因此足月妊娠发生ICP的患者不良围生儿结局风险明显降低,但足月妊娠并不能作为ICP患者不良围生儿结局的界定,还应重新考量细分问题。同时,ICP产妇体内胆盐大量聚集可对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肠蠕动增加和肛门括约肌排便反射,加重羊水污染程度[9];部分ICP孕妇胎死宫内前存在胎动消失或减少,因此及时掌握胎动情况对改善卫生而结局有重要价值[10]。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较少具有一定局限性,研究观点尚需扩充样本验证。

综上所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孕周与围生儿结局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重要观察指标。